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第二辑)
¥
150
5.0折
¥
2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庞国芳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39
上书时间2024-05-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庞国芳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8
-
版次
1
-
ISBN
9787030657275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3页
-
字数
870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第二辑)》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成果。《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第二辑)》由中国工程院庞国芳院士担任组长,30多家单位数百位专家持续研究,形成了这部专著。《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第二辑)》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综合报告,包括:①新形势下我国食品安全现状;②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剖析;③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策略与措施;④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战略构想;⑤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与建议。第二部分是各课题研究报告,包括:①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研究;②环境基准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研究;③食品风险评估诚信体系建设战略研究;④食品微生物/兽药安全风险控制发展战略研究;⑤食品安全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⑥经济新形势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研究。第三部分是各专题研究报告,包括:①开启食品精准营养与智能制造新时代战略发展研究;②“食药同源”食品改善国民营养健康战略发展研究;③我国“菜篮子”工程水果蔬菜残留农药治理战略发展研究;④加强食品营养健康产业创新,厚植“健康中国”根基战略发展研究。
- 【目录】
-
目录
第一部分 项目综合报告
名词解释 3
摘要 6
绪论 18
第1章 新形势下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6
1.1 食品数量安全现状 26
1.1.1 整体产能持续提升,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26
1.1.2 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食品工业跃入发展新阶段 27
1.1.3 政策红利持续发力,切实保障进口食品消费需求 30
1.1.4 食品数量安全面临新形势,新旧挑战接踵而至 33
1.2 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36
1.2.1 源头风险防控良好,主要食品原料安全性较高 36
1.2.2 市场流通环节监管有力,主要食品安全性良好 36
1.2.3 严把进口食品质量关,确保外来食品安全可靠 38
1.2.4 非传统食品经济日趋多样,滋生新型食品安全隐患 40
1.2.5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复杂多元化,主观安全难以重建 41
1.3 食品营养安全现状 42
1.3.1 健康意识显著提高,营养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42
1.3.2 营养不良成为常态危机,新型营养需求不断涌现 44
1.4 农业环境安全问题 46
1.4.1 环境污染由来已久,农业环境质量不佳 46
1.4.2 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开发利用形势严峻 47
1.5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49
1.5.1 持续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制度监管体系 49
1.5.2 坚持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系 53
1.5.3 逐步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管体系 54
1.6 食品安全综合评价 57
第2章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剖析 58
2.1 经济新常态下食品安全风险仍不容忽视 58
2.1.1 食品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58
2.1.2 环境污染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59
2.1.3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风险突出 64
2.1.4 粮油食品质量欠佳促生食品营养安全问题 66
2.1.5 食品欺诈依然是引发我国食品问题的因素 67
2.1.6 新产业新业态形成食品安全新风险 70
2.1.7 “一带一路”新通道增加进口食品风险 71
2.2 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特征与根源剖析 72
2.2.1 需求侧与供给侧发展失衡,食品产业发展整体滞后 72
2.2.2 环境基准体系不健全,难以保障食物原产地环境 76
2.2.3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控形势严峻,抗生素滥用加剧细菌耐药性 77
2.2.4 粮油食品加工不够精准,食品营养难以保障 79
2.2.5 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不足,难以揭露食品欺诈行为 80
2.2.6 新商业模式野蛮生长,食品监管存在漏洞和盲区 84
2.2.7 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支撑薄弱,进口食品风险治理体系仍待完善 85
第3章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策略与措施 89
3.1 透明开放的食品产业治理策略 89
3.1.1 健全法律法规,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89
3.1.2 透明、开放、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 89
3.1.3 鼓励企业重视基础研究和创新 90
3.1.4 强化食品企业和行业协会自律意识 90
3.1.5 普及健康消费理念,引导消费习惯 91
3.2 重视生态环境监管,落实环境修复措施 91
3.2.1 基于食品安全制定环境基准/标准 91
3.2.2 积极开展食品原产地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92
3.2.3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长期运行的监测网络 93
3.2.4 建立基于健康风险全程管控的环境与食品基准/标准体系 94
3.2.5 普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教育,树立全民健康风险防范意识 95
3.3 保障食品真实性,维护食品安全的信心 96
3.3.1 食品EMA概念及脆弱性评估 96
3.3.2 发达国家食品真实性保障措施 99
3.4 高度重视致病菌及其耐药性 100
3.4.1 完备的细菌耐药性监控系统 100
3.4.2 规范养殖用药,强化养殖用药风险评估 101
3.4.3 严格的兽药防控和管理体系 103
3.5 完善的食品安全科技信息化支撑体系 103
3.5.1 强制性的食品安全信息化法律法规 103
3.5.2 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化支撑平台 104
3.5.3 强大完备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 104
3.5.4 有效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和平台 104
3.5.5 多元化的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 105
3.5.6 食品安全信息化可信保障技术 105
3.5.7 充足的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 106
3.6 食品安全监管与科技支撑与时俱进 106
3.6.1 完备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06
3.6.2 强大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力量 109
3.6.3 全面、详尽的食物资源数据库 109
第4章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战略构想 111
4.1 未来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研判 111
4.1.1 食品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食品安全面临新问题 111
4.1.2 食品环境基准安全阈值不明,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112
4.1.3 致病微生物耐药性加强,食品微生物危害加大 112
4.1.4 动物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兽药安全治理难度大 113
4.1.5 食品产业国际竞争激烈,进口食品安全面临新挑战 113
4.2 总目标 114
4.3 战略重点 114
4.3.1 建立和完善经济新形势下食品安全主动保障体系 114
4.3.2 建立和完善新常态下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体系 117
4.4 战略措施 120
4.4.1 推进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 120
4.4.2 重视食品监管及预防 122
4.4.3 加强食品风险评估诚信建设 122
4.4.4 加大食品微生物/兽药安全风险防控力度 123
4.4.5 实施食品安全信息化战略 124
第5章 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26
5.1 关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建议 126
5.1.1 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规则 127
5.1.2 建立出口方责任落实机制 127
5.1.3 推进进出口方治理体系的等效互认 127
5.1.4 加强治理关键技术的协调一致 127
5.1.5 建立国际共治原则下的便利通关机制 127
5.1.6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国际共享机制 127
5.1.7 建立诚信体系与联合惩戒机制 128
5.1.8 共同开展新业态食品安全治理探索 128
5.2 关于“加强防范环境健康风险,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建议 128
5.2.1 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后果严重 128
5.2.2 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129
5.2.3 我国现行相关环境标准的协调性及健康保护能力 130
5.2.4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在保障居民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130
5.2.5 加强防范环境健康风险,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建议 131
5.3 关于“加强粮油食品精准加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132
5.3.1 精准加工的内涵 133
5.3.2 精准加工的意义 133
5.3.3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134
5.3.4 实现粮油食品精准加工的对策及建议 135
5.4 关于“促进营养与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136
5.4.1 问题与挑战 136
5.4.2 发达国家营养与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138
5.4.3 营养与健康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对策建议 139
5.5 建立“我国食品EMA脆弱性评估数据库”的建议 140
5.5.1 食品EMA 概念及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重要性 140
5.5.2 国内外食品EMA防控体系现状 140
5.5.3 建立我国食品EMA脆弱性评估数据库的建议 142
5.6 关于“加强电商(含跨境电商)食品安全保障与监管”的建议 143
5.6.1 食品电商的起源与发展 143
5.6.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43
5.6.3 电商食品安全保障与监管措施及建议 145
5.7 关于“构建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的建议 146
5.7.1 微生物安全是影响食品安全*主要的因素 146
5.7.2 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46
5.7.3 对策与建议 148
参考文献 149
第二部分 各课题研究报告
第1章 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研究 153
摘要 153
1.1 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意义 153
1.1.1 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153
1.1.2 战略意义 155
1.2 我国食品产业供给侧现状分析 157
1.2.1 产业发展现状 157
1.2.2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现状 159
1.2.3 需求侧现状(投资、消费、进出口等) 163
1.2.4 供给侧现状(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等) 181
1.2.5 营养与安全现状 189
1.3 问题与挑战 192
1.3.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92
1.3.2 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198
1.3.3 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202
1.3.4 营养与安全存在的问题 207
1.4 发达国家食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11
1.4.1 营养与健康食品产业 211
1.4.2 果蔬食品产业 213
1.4.3 食品添加剂产业 214
1.4.4 水产与肉类食品产业 214
1.4.5 粮油食品产业 217
1.5 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构想 218
1.5.1 未来发展趋势 218
1.5.2 总目标 218
1.5.3 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219
1.5.4 战略重点 219
1.6 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对策和建议 220
1.6.1 构建食品产业精准加工模式 220
1.6.2 建立食品绿色低碳加工体系 220
1.6.3 打造全信息交互平台 220
1.6.4 建立创新区域共享机制 221
1.6.5 开展智能化、信息化等前沿技术在食品产业的全面应用 221
1.6.6 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产品链和供应链四链融合的系统化产业体系 221
参考文献 221
第2章 环境基准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研究 224
摘要 224
2.1 研究背景和目的 224
2.1.1 研究背景 224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5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5
2.2.1 研究内容 225
2.2.2 研究方法 225
2.3 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 233
2.3.1 当前我国食品及环境污染现状 233
2.3.2 当前我国食品污染的来源 234
2.3.3 我国居民对食品污染物的暴露特征 234
2.3.4 我国居民经膳食途径暴露的健康风险 234
2.3.5 我国居民经膳食途径暴露风险的相对源贡献 234
2.3.6 我国现行相关环境标准和基准现状 234
2.3.7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之间的协调性 235
2.3.8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与健康基准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机制 235
2.3.9 发达国家环境基准与标准制修订的机制及经验分析 23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