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研究:一场思想与实践的对话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研究:一场思想与实践的对话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图片为标准图,仅供参考。以标题为准,不了解的可以询问客服。)

82.41 8.4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5-29

松竹轩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姜红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735416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9页
  • 字数 256.000千字
【内容简介】
当互联网成为“一种重新构造世界的结构性力量”时,原先建立在现代性背景之下和传统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学科概念体系已经很难对当下的经验和情境有充分的解释力,今天的“新新闻传播实践”呼唤新概念网络的出场。本书将研究重心放在新闻传播核心话语的范式重构上,重点研究传统的新闻学科核心概念,如媒介、新闻、舆论、文本、传者、受众等在新新闻传播实践中经历的“观念折变”,希望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再度探讨,回应当下非常急迫的学科范式转型问题。当然,在日渐“加速”的时代,这些对旧概念所谓的“新理解”很快也可能会被**。只有这样和实践连接的理论之树才可能长青,新的学科之网才可能生长。
【目录】
目录

绪论1

上篇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观念重构

第一章重构媒介:从“线”到“网”33

第一节媒介是什么?一两种媒介观33

第二节连接什么?---从媒介到中介39

第三节物质的媒介一多种分类43

第四节线与网:媒介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47

第五节结语53

第二章重构新闻:事件、实践与仪式55

第一节新闻学研究的两种范式与新闻观念55

第二节作为“事实”的新闻与作为“事件”的新闻58

第三节作为报道的新闻与作为实践的新闻63

第四节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仪式的新闻67

第五节结语71

第三章重构传者:从“组织化”到“个体化” 73

第一节个体化:第二现代性背景下的“社会操作系统”74

第二节“嵌入”:组织中的媒体人77

第三节脱嵌:“离职潮”中的媒体人80

第四节复嵌:“社会-技术系统”中的自媒体人84

第五节结语89

第四章重构受众:从“受”到“用”91

第一节作为“舶来品”的受众92

第二节受众议题的裂变与延展96

第三节多重维度中的用户100

第四节感性的狂欢:“粉丝”的崛起109

第五节结语112

第五章重构文本:行动与关系的叙事115

第一节作为话i吾实践的文本116

第二节“作者已死”一谁在生产文本?120

第三节液态化与多元互动一移动互联时代的文本实践123

第四节讲故事与非虚构写作一情感与文本的生成127

第六章重构舆论:从“可能”到“可见”134

第一节舆论如何可能?134

第二节“可见性”:一种媒介研究的新路径137

第三节“公众”:“每个人都有被看见的权利”139

第四节“公共事务”:“公”与“私”的领域重叠144

第五节“意见”:“不可控”的多元表达147

第六节结吾151

下篇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观念实践

第七章媒介中的技术逻辑:“算法”与行动者网络155

第一节引言155

第二节技术的意志与算法的价值观157

第三节“行动者网络”中的算法160

第四节算法与“内容生产者”162

第五节算法与“被推送者”164

第六节结吾166

第八章“反转新闻”:不确定时代的新闻观念调适—重思新闻的知识类型167

第一节引言167

第二节回到起点:“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类型” 169

第三节“反转新闻”:各类新闻要素的“再造”172

第四节“反转新闻”:一种不确定的知识174

第五节结语177

第九章新媒体内容生产者的“再组织化”:以梨视频为例179

第一节引言179

第二节外部扩张:梨视频拍客网络的组织建构180

第三节内部演化:个体的重塑与传播边界的凸显184

第四节机制转变:从去组织化到再组织化187

第十章超越“受众”: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及其三重身份190

第一节引言190

第二节“体验”:形式与内容的分庭抗礼192

第三节产消者:“话题”即规则194

第四节玩工:从“二次元”走出来的弹幕网站197

第五节超越受众,从自媒体流量造假说起201

第六节结语205

第十一章新时代政治传播中的“讲故事”:一种媒介化的叙事207

第一节引言207

第二节“讲故事”:从写作技巧到媒介语法208

第三节“讲好中国故事”:从传播理念到行业实践211

第四节结语214

第十二章公众舆论中的情感互通:以“辱母案”中“朴素正义感”

为中心的考察216

第一节“情感”的缺席:理性主义视野下的公众舆论216

第二节“情感”的实践:“辱母案”中法律与情感的“同频共振”218

第三节“情感”的回归:在多元理解中传递“共通感受”224

第四节结语227

后记22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