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思录 正版无删减朱熹吕祖谦编著原文 注释 译文儒家思想传播 宋明理学研究 国学经典读本中州古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思录 正版无删减朱熹吕祖谦编著原文 注释 译文儒家思想传播 宋明理学研究 国学经典读本中州古籍

9787534828393

46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查洪德注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2839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607159389018

上书时间2022-07-01

瑞升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参数

 1111111111

 内容介绍

 《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此本共623条,多出的一条,乃前人录白杨伯岩本,即第五卷*后一条。 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此本共623条,多出的一条,乃前人录自杨伯岩本,即第五卷*后一条。卷六原有“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一条,清代张伯行删去,换成了“今人多不知父母之爱”一条,今从张伯行本,为保持旧貌,将“饿死事极小”一条录入注文。每条都查出具体出处注于条下,前人注错出处的则改正,今本不见的则于注中指明。为读者阅读和研究方便,书后附录了有关研究资料。所有这些工作,有谬误或不当处,幸望读者教正。 

 目录

 前言 卷一 道体 卷二 为学大要 卷三 格物穷理 卷四 存养 卷五 改过迁善 克己复礼 卷六 齐家之道 卷七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卷八 治国平天下之道 卷九 制度 卷十 处事之方 卷十一 教学之道 卷十二 改过及人心疵病 卷十三 异端之学 
 前言
卷一 道体
卷二 为学大要
卷三 格物穷理
卷四 存养
卷五 改过迁善 克己复礼
卷六 齐家之道
卷七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卷八 治国平天下之道
卷九 制度
卷十 处事之方
卷十一 教学之道
卷十二 改过及人心疵病
卷十三 异端之学
卷十四 圣贤气象
附录 
   
   

  

  显示全部信息 

 关联推荐

  购买国学经典**辑、*二辑、第三辑请点击: 

   

   

  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看《近思录》,若于**卷未晓得,且从*二、第三卷看起。久久后看**卷,则渐晓得。  
   
   
   
 ——朱熹《朱子语类》 

 中国人所人人毕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钱穆一九八七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讲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在线试读

 卷二 为学大要   2.1 濂溪先生曰: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①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②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③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④            ——周敦颐《通书·志学》   [注释]   ①天:指天人,即能顺天道,宗法于天的人。希:仰慕,由仰慕而效法、追求。②事见《尚书说命下》,记伊尹云:“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意思是说:我不能使我的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圣君,心中感到惭愧羞耻,感到像在闹市被鞭挞一样。天下有一个男人没有得到合适的安置,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伊尹:商汤时贤臣。③《论语雍也》载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不迁怒,不把对甲的怒气迁移(发泄)到乙(别的人和事)上。颜渊:名颜回,孔子弟子。④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伊尹和颜回是周敦颐在儒家先贤中标举出的两种类型的人格榜样,即伊尹是儒家致君泽民的榜样,颜回是人格修养的典范。   [译文]   周敦颐说:圣明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天人,贤能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圣人,普通的士人希望自己成为贤人。伊尹,颜回,是大贤人呀。伊尹以不能使自己的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圣君为耻,天下有一个男人没有得到合适的安置,他就感到像在闹市被鞭挞一样耻辱;颜回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同一过错不会犯*二次,他的心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如果一个人把伊尹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使其君为尧舜),学习颜回所学的东西(在体圣人之道中追求圣人的精神境界),若超过他们就成为圣人,赶上了他们就成了贤人,即使赶不上也能得到美名。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