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5 2.2折 22.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树森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N11

上书时间2024-06-21

优兮书苑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树森 编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42327
  • 定价 2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9页
  • 字数 201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华语电影的论文集。汇集了大陆、港台及海外华裔知名学者以及著名美国理论家詹明信和毕克伟的精彩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发掘电影影像背后蕴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同时,对当代华语电影与中国传统对曲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对若干有影响的电影作品,如《霸王别姬》、《孩子王》、《秋菊打官局》等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
郑树林,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组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行委员、母校比较文学组主任及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近年中文论著有《文学因缘》、《与世界文坛对话》、《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从
【目录】
导论: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

黄土地上的文化苦旅——1989年后大陆艺术电影中的多重认同

《秋菊打官司》的中国图像——东方主义与“中国”的符号意义

男性自恋与国家民族文化——陈凯歌《孩子王》中的主体性

《霸王别姬》——红剧与电影艺术的结合

民族电影与香港文化身份——从《霸王别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

功夫喜剧——传统·结构·人物

跨越边界——香港电影中的大陆显影

香港一九八九——移民论述/爱情絮语

重绘台北新图像

赖皮的国旗神话(学)——《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观看、认同、模拟——从《香蕉天堂》看电影机器

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