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

全新正版未拆封

52.41 4.9折 108 全新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红岩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9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RT

上书时间2023-11-25

A小二郎书舍A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红岩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25710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稿立足于建构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的视角,作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内容集中于历史学与阐释学,采用跨界方法,追求古今中西的融通。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内容,主要探讨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阐释·诠释·解释·说明、 Hermeneutik的汉语译名、从语言起源到文本出现、阐释、“绝地天通”与人类传话活动的肇始、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关于“读书必先识字”、历史学的原生形态与质文递变等内容。
【作者简介】
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评选项目专家评委、政府出版奖评委、“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评审专家、图书审读专家委员会专家;《文艺评论》编委、《苏区研究》编委,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编委会主任、执行编委;中国社科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客座研究员,中国编辑学会学术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方志编辑学会副会长,福建省闽都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苏州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讲座教授。

 
【目录】
第一章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一  “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先导

  二  “解释世界”具有不同的“方式”

  三  结语

第二章  阐释·诠释·解释·说明

  一  关于“阐释”

  二  关于“诠释”

  三  关于“解释”

  四  关于“说明”

  五  关系与意义

  六  从赫耳墨斯到阐释学

  七  “阐释”概念的统摄性

  八  概念结构的下降与上升

第三章  Hermeneutik的汉语译名

  一  “学科”的涵义

  二  “阐释学”的词义变化

  三  “阐释学”与学术史的关系

  四  钱锺书论“阐释循环”

  五  张江的“阐诠学”概念

  六  伽达默尔论“再现”

第四章  闸释行为的生成

  一  关于“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

  二  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跳跃性

  三  神话的史学素地隐喻

  四  工具对人类精神的标识性

第五章  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

  一  由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行为

  二  “观看”的意义

  三  “观象于天”的意蕴

  四  “观看”的认识论意涵

  五  圆形思维与认知体系的编织

第六章  从语言起源到文本出现

  一  语言的起源

  二  从说话到命题陈述

  三  关于“鸣而施命谓之名”

  四  从文字发明到形成文本

第七章  巫师、巫术与居间说话

  一  巫师与巫术的性质

  二  诗性与符号的生命意义

  三  中华“学问宗教之根本”

  四  与人世相对的鬼神世界

  五  艺术与学术之祖

  六  结语

第八章  阐释的公共性与原初性

  一  对阐释公共性的基本理解

  二  阐释公共性的原初形态

  三  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奠基四结语

第儿章  “绝地天通”与人类传话活动的肇始

  一  从《吕刑》到观射父

  二  《吕刑》故事的完整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