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重点难点解析与应用分析(第二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重点难点解析与应用分析(第二版)

全新正版未拆封

50.64 5.7折 89 全新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生根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2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2-02-21

A小二郎书舍A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生根
  •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2
  • ISBN 9787565437724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7页
  • 字数 976千字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大家更快、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的审计准则,保持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并尽早应用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实践和新兴的审计实务领域中,编者结合多年审计实务操作与审计理论教学研究经验,按照理论性、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和可读性等要求,修订出版了本书。本次修订,旨在满足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规范和指导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环境变化和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财务报表披露审计等三个方面审计实务的新发展,并保持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另外,新审计报告准则主要适用于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而对于其他一些审计业务,如对特殊目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业务、对单一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特定要素进行审计的业务、对简要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业务,也需要按照审计报告改革的理念对相关审计准则作出修订,以提高此类业务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决策相关性。本书尽可能体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等3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的通知精神来修订相关内容。
  本书既和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紧密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秉承“深入浅出、联系实际”的编写思想,在对2019年版审计准则及相关准则指南研究的基础上,将财会〔2019〕5号、财会〔2016〕24号、财会〔2010〕21号和财会〔2006〕4号文
  发布和修订的52项执业准则按准则体系编号顺序排列,对其中一些概括性较强、较难以
  实务操作和理解的概念及规范进行重点难点解析;联系实战运用介绍审计准则修订的主要
  内容,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对新旧准则修订作简明扼要的对比,让读者
  把握新准则修订的核心内容,更好、更快地完成知识体系的更新。
  本书既可以作为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后续教育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
  注册会计师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参考业务手册,还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学生、非执业会员和注
  册会计师考生的自学参考用书。
【目录】
第 一篇执业准则体系

第 一章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3

第 一节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概述/3

第二节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特点/9

第二篇鉴证业务准则

第二章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7

第 一节概述/17

第二节框架结构简介/18

第三节重点难点解析/20

第三章审计准则——一般原则与责任/39

第 一节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1101号) /39

第二节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第1111号) /58

第三节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第1121号) /67

第四节审计工作底稿(第1131号) /80

第五节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第1141号) /98

第六节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第1142号) /119

第七节与治理层的沟通(第1151号) /128

第八节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第1152号) /140

第九节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第1153号) /149

第四章审计准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160

第 一节计划审计工作(第1201号) /160

第二节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1211号) /169

第三节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1221号) /203

第四节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第1231号) /219

2 ·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重点难点解析与应用分析

第五节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第1241号) /238

第六节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第1251号) /244

第五章审计准则——审计证据/259

第 一节审计证据(第1301号) /259

第二节对存货、诉讼和索赔、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

(第1311号) /267

第三节函证(第1312号) /280

第四节分析程序(第1313号) /298

第五节审计抽样(第1314号) /308

第六节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 和相关披露(第1321号) /321

第七节关联方(第1323号) /332

第八节持续经营(第1324号) /342

第九节首次审计业务涉及的期初余额(第1331号) /358

第十节期后事项(第1332号) /363

第十一节书面声明(第1341号) /371

第六章审计准则——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378

第 一节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第1401号) /378

第二节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第1411号) /395

第三节利用专家的工作(第1421号) /408

第七章审计准则——审计结论与报告/416

第一节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第1501号) /416

第二节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第1502号) /429

第三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第1503号) /443

第四节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第1504号) /454

第五节比较信息:对应数据和比较财务报表(第1511号) /471

第六节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第1521号) /477

第八章审计准则——特殊领域/491

第 一节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第1601号) /491

第二节验资(第1602号) /500

第三节对单一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特定要素审计的特殊考虑(第1603号) /509

第四节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报告的业务(第1604号) /516

第五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第1611号) /523

第六节银行间函证程序(第1612号) /543

第七节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第1613号) /548

第八节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第1631号) /554

目 录 · 3

第九节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第1632号) /562

第十节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第1633号) /573

第九章审阅准则——财务报表审阅(第2101 号) /588

第 一节概述/588

第二节框架结构简介/589

第三节重点难点解析/589

第十章其他鉴证业务准则/595

第一节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第3101号) /595

第二节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第3111号) /603

第三篇相关服务准则

第十一章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第4101 号) /619

第 一节概述/619

第二节框架结构简介/620

第三节重点难点解析/620

第十二章代编财务信息(第4111 号) /627

第一节概述/627

第二节框架结构简介/628

第三节重点难点解析/628

第四篇质量控制准则

第十三章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

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第5101 号) /637

第 一节概述/637

第二节框架结构简介/639

第三节重点难点解析/639

主要参考文献及网站/64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