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
  •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
  •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
  •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
  •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

正版图书 品相如图 有笔记

22 3.8折 58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亚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M35

上书时间2024-05-23

瑞秋书社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亚华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2
  • 版次 1
  • ISBN 9787302596950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亚华教授编著。该书全面总结和系统推介公共事物(Commons)治理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动态:介绍了公共事物治理的有关概念,梳理了公共事物治理的主要分析框架及演变,概述了公共事物治理的经典理论及其发展脉络,阐释了公共事物治理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并展示了国内外公共事物治理的典型研究案例。该书着眼于将国际前沿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实践结合,可用作公共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的授课教材,也可供公共部门管理者和有志于公共治理研究的学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王亚华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跟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访学。兼任国际公共事物学会(IASC)中国区协调人,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利政策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学术期刊World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创刊主编,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Urban Governance、《中国农村观察》《公共管理评论》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研究领域包括:公共事物治理,城乡公共治理,资源环境管理与政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各类基金课题、国家部委委托和国际合作课题50余项,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水权市场制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励。出版学术专著与合著12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00多篇,其中SCI/SSCI/CS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作为主讲教师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国情概论》《制度分析与公共治理》《公共事物治理概论》等课程,教学成果曾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杰出博士后校友”、“学术新人奖”、“优秀博士后”、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研究生学术新秀”,入选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
【目录】
章公共事物的基本概念1

节公共事物的概念及其特征1

一、 公共事物的基本概念1

二、 “Commons”的翻译刍议2

三、 “公共事物”还是“公共事务”?4

第二节“公地悲剧”与社会困境5

一、 社会困境5

二、 古代寓言故事中的“公地悲剧”6

三、 反公地悲剧与实践表现7

四、 公地喜剧与相关案例7

第三节社会困境与解决之道: 从哈丁到奥斯特罗姆8

一、 社会困境的经典命题8

二、 社会困境的理论问题9

三、 社会困境的解决之道10

关键术语11

思考题11第二章公共事物治理的学科发展与现状12

节公共事物治理的学科发展历史12

一、 萌芽阶段(1967年以前)12

二、 形成阶段(1968—1989年)13

三、 成熟阶段(1990—2009年)14

四、 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15

第二节公共事物治理的学科现状19

一、 知识体系19

二、 知识传承21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

目录

三、 学术共同体21

四、 学术平台23

第三节中国的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进展28

一、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28

二、 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29

三、 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31

四、 中国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现状33

关键术语34

思考题34第三章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35

节框架、理论与模型35

一、 框架36

二、 理论36

三、 模型36

第二节作为通用语言的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38

一、 IAD框架的历史渊源38

二、 IAD框架的结构39

三、 IAD框架的理论背景40

第三节行动舞台: 核心分析单元41

一、 作为核心分析单元的行动舞台41

二、 行动情景42

三、 行动者47

四、 多层嵌套的行动舞台49

五、 行动舞台与行动情景52

第四节外部变量与结果评估53

一、 外部变量53

二、 预测及评估结果55

第五节IAD框架的应用与评价58

一、 IAD框架的应用58

二、 IAD框架的优点64

三、 IAD框架的缺点66

四、 IAD框架的建议与展望68

关键术语71

思考题71第四章耦合基础设施系统(CIS)框架72

节基础设施: CIS框架的核心概念72

一、 CIS框架的历史渊源72

二、 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73

第二节CIS框架的基本结构及其演变76

一、 CIS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76

二、 CIS框架内四个要件的相互作用78

三、 从稳健性框架到CIS框架80

第三节CIS框架视角下的集体行动问题83

一、 供给问题83

二、 占用问题83

第四节CIS框架的应用与发展84

一、 CIS框架的应用85

二、 CIS框架的发展88

关键术语89

思考题89第五章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90

节作为复杂社会诊断工具的SES框架90

一、 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90

二、 作为诊断工具的SES框架92

三、 SES框架的诊断性思维94

第二节SES框架的多层次分析与关键变量96

一、 SES框架的多层结构96

二、 重新检视“公地悲剧”99

第三节SES框架的发展与演变101

一、 强调行动情景的动态结构101

二、 用行动者变量代替用户变量101

三、 多重层变量102

四、 区分变量间不同的关系102

第四节SES框架的应用与展望103

一、 SES框架的应用103

二、 SES框架的挑战与未来展望106

第五节分析框架的竞争性发展与反思108

一、 IAD框架与SES框架的比较108

二、 IAD框架与SES框架的结合109

三、 分析框架的发展与联系110

关键术语112

思考题112第六章集体行动与自主治理113

节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集体行动概念113

第二节公共事物的自主治理之道116

第三节集体行动的行为理论基础120

第四节影响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及机制122

一、 自然地理特征层面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122

二、 经济社会属性层面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123

三、 通用制度规则层面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128

第五节理解自主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130

关键术语134

思考题134第七章公共事物的多中心治理135

节多中心的概念及其理论渊源135

一、 多中心的起源135

二、 美国大城市治安服务研究136

三、 多中心的内涵137

第二节从单中心到多中心138

一、 单中心与多中心138

二、 多中心的分析框架139

三、 多中心理论的发展140

第三节作为分析视角的多中心哲学141

一、 多中心理论面临的挑战141

二、 多中心与区块链142

三、 中国发展的多中心视角审视143

关键术语146

思考题146第八章理解制度多样性147

节制度与制度语法学147

一、 制度语法学的五个要素147

二、 制度结构和制度层次150

三、 制度语法学的应用意义150

第二节制度演进与制度形塑151

一、 制度规则的演进151

二、 制度演进过程和路径152

三、 制度实现优化演进的条件153

第三节超越药与保护制度多样性154

一、 制度多样性154

二、 警惕“药陷阱”与超越药155

三、 超越药的现实意义157

关键术语157

思考题157第九章公共事物治理的实地研究方法 158

节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方法论特色158

一、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挑战158

二、 共同合作的方法论特色159

三、 多元方法的挑战和合作研究160

第二节案例分析161

一、 案例研究的特点162

二、 案例研究的优缺点163

三、 公共事物治理的案例研究164

第三节大样本研究166

一、 公共事物治理的大样本研究应用166

二、 大样本研究应用的限制因素168

三、 合作研究169

第四节荟萃分析171

一、 荟萃分析的特点171

二、 经典荟萃分析项目172

关键术语175

思考题175第十章公共事物治理的模型和实验研究方法176

节行为人模型研究176

第二节实验研究方法概述178

一、 实验方法的类型及发展178

二、 公共事物治理中的实验方法180

第三节公共池塘资源实验181

一、 公共池塘资源实验的发展181

二、 公共池塘资源实验的研究焦点182

第四节传统公共事物实验方法185

一、 公共事物实验的一般设计185

二、 传统实验室实验186

三、 传统实地实验187

第五节实验研究的发展与评价188

一、 新一代实验方法的特点188

二、 实验室实验的新发展189

三、 实地实验与在线实验的发展191

四、 实验研究方法的评价192

五、 多元方法的结合193

关键术语194

思考题194第十一章国际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经典案例195

节南加州地下水系统的研究195

一、 行动层次196

二、 操作层面的规则体系198

三、 操作层面的规则和博弈结构199

四、 规则、行动和结果: 来自案例的证据199

五、 南加州地下水系统的研究发现200

第二节尼泊尔灌溉系统的比较研究201

一、 尼泊尔的灌溉系统绩效202

二、 检查治理结构、制度规则和灌溉绩效202

三、 尼泊尔灌溉系统的研究结论206

第三节“国际森林资源和制度”(IFRI)项目206

一、 规则监督和执行的首要地位207

二、 国际森林资源和制度项目的研究208

三、 国际森林资源和制度项目的重要发现209

第四节对智利近海渔场的研究210

一、 智利大型海藻渔业组织能力衰败和恢复210

二、 不同的治理阶段210

三、 智利近海渔场的研究结果与讨论212

第五节社会生态系统荟萃分析数据库(SESMAD)项目214

一、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案例简介214

二、 对八项原则的检验215

三、 比较不同类型的案例220

四、 比较案例研究的主要结论220

关键术语221

思考题221第十二章国内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典型案例222

节中国灌溉集体行动与制度绩效222

一、 灌溉系统治理困境223

二、 影响灌溉集体行动的因素223

三、 灌溉系统治理的制度分析228

第二节森林“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30

一、 森林的“社会生态”系统审视230

二、 林业集体行动与自主治理232

第三节中国环境治理研究: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审视234

一、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环境治理经验234

二、 中国环境治理展望237

第四节中国乡村治理困境诊断和多元共治路径探索239

一、 中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面临的危机239

二、 影响农村集体行动的因素241

三、 探索中国乡村多元共治的实现路径245

关键术语247

思考题247第十三章总结与展望248

节回顾与总结248

一、 公共事物治理的学科发展248

二、 研究对象和问题内核249

三、 研究范式: 框架与理论251

四、 方法论与关键变量253

第二节公共事物治理的发展趋势254

一、 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学科发展现状254

二、 新兴公共事物研究255

第三节中国公共事物治理展望258

一、 引入“公共事物治理”的研究视角258

二、 中国公共事物治理与集体行动研究的进展与不足260

三、 中国特色的公共事物研究展望262

关键术语264

思考题264参考文献265公共事物治理领域重要学者索引285后记28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