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之道
  •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之道
  •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之道

没拆封

8 1.4折 58 全新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宏春 主编;庄贵阳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c旁

上书时间2024-05-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宏春 主编;庄贵阳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2
  • 版次 1
  • ISBN 978752230916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十四五”时期以及2025年、2030年、2060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项要求,以十二章内容阐述了国际视野下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之道,并从概念内涵、实践路径、能源基础、投资需求、科技创新、消费变革、综合应对、碳定价机制、城市引领、目标协同、碳汇作用、全球合作十二个方面全方位阐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知识,回答了碳达峰碳中和有什么深刻含义、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出于什么样的战略考量、中国又该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行动又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等问题。内容宽而精,行文流畅、简洁、客观、规范,深入浅出,既可作为增强党员干部抓好绿色低碳发展本领的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一般读者的碳达峰碳中和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庄贵阳,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多项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是我国社科界较早从事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并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气候变化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对策信息奖。2019年荣获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产业和政策研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2年获博士学位。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八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循环经济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专家等。出版了《循环经济学》《低碳经济学》等著作。获中国发展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章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及概念内涵

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 

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科学基础

三、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四、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意义 

第二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路径

一、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推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能源革命 

三、降低工业“过程”排放的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其他重要领域的碳达峰行动及其方向

五、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六、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基础

一、以能源转型为核心的“双碳”目标 

二、中国能源转型现状 

三、“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方向

第四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投资需求

一、“双碳”目标带来的投资机遇 

二、碳达峰碳中和新增投资需求重点领域 

三、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投融资机制

第五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

一、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发将掀起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

二、 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是覆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系统性技术体系 

三、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四、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成效与挑战并存 

五、典型技术的发展路径给予未来碳中和科技创新重要启示 

六、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 

七、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的推广体系

第六章 碳达峰碳中和下的消费变革

一、把握全球低碳消费变革趋势

二、深入认识低碳消费 

三、低碳消费实践——衣食住行用 

四、培育低碳消费模式中国在行动

五、多策并举点燃低碳消费引擎

第七章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社会综合应对

一、研究制定规划,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二、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体系 

三、完善技术政策,支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四、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五、加大与碳减排相关的绿色低碳发展资金投入 

六、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相关技术和产业提供支持 

七、完善碳市场发展的制度安排 

八、 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依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九、 创建生态社会文化氛围,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能力

第八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碳定价机制

一、碳定价机制 

二、碳市场定价机制的经典案例 

三、碳税定价机制的经典案例

四、中国走向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碳定价机制展望

第九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城市引领

一、城市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二、低碳城市试点的经验与启示 

三、城市引领全国碳达峰目标实现 

四、打造城市零碳发展新引擎

第十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协同

一、碳达峰碳中和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碳达峰碳中和与社会公平的协同

四、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 

五、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安全目标的协同 

六、碳达峰碳中和与保留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协同

第十一章 碳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

一、碳汇常识及其重要意义 

二、林业碳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

三、林业碳汇产品生产与交易流程 

四、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进展和项目案例 

五、其他碳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

第十二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合作

一、碳达峰碳中和全球合作背景 

二、碳达峰碳中和全球承诺 

三、碳达峰碳中和全球合作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