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版) 博雅大学堂文学系列 洪子诚教授作品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版) 博雅大学堂文学系列 洪子诚教授作品

29.18 4.2折 69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子诚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Z

上书时间2024-12-19

四文书铺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洪子诚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1
  • 版次 3
  • ISBN 9787301348437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页
  • 字数 433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时间跨度1949—2000年,系统阐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分期和时期特征,文学体制和文产方式,文学思潮的演化等重要问题,描述了各时期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类的状况,并评述了当代文学的主要作品。上编一至十五章,通过对左翼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文学资源、文学刊物、文学批评等方面的逐步变化,有说服力地展现了50—70年代文学“一体化”的趋势。下编十六至二十七章,呈现80年代起在政策变化、新的思想资源等因素影响下,文学体制和文学创作的新面貌。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辅助内容,包括翔实的注解和“中国当代文学年表(1949—2000)”。本书已输出英、、俄、韩、吉尔吉斯、哈萨克、阿拉伯、越南、意大利、西班牙10种外文版版权(7种已出版),在外都有很大影响力。本书初版于1999年,2007年出修订版,第三版对若干章节的文字表述有所调整,并核订征引文献。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生。1961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研究工作, 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材料与注释我的阅读史读作品记访谈与对话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等。
【目录】


第三版序 

修订版序 

前 言 

上 编 50—70年代的文学 

章 文学的“转折” 

一 40年代的文学界 

二 左翼文学界的“选择” 

三 的文学思想 

四 “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二章 文学环境与文学规范

一 “遗产”的审定和重评 

二 刊物和文学团体 

三 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 

四 作家的整体更迭 

五 “中心作家”的格

第三章 盾和 

一 频繁的批判运动 

二 左翼文学盾的延续 

三 对规范的质疑 

四 分歧的质 

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 

一 诗歌道路的选择 

二 普遍的艺术困境 

三 穆旦等诗人的命运 

四 “七月派”诗人的遭遇 

第五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 

一 “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二 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 

三 50年代的诗歌事件 

四 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一 “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 

二 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三 当代的小说样式 

四 类型单一化趋向 

第七章 农村题材小说 

一 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 

二 赵树理和山西作家 

三 赵树理的“评价史” 

四 柳青的《创业史》 

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 

一 历史小说 

二 “史诗”的追求 

三 《》的写作方式

四 的“另类”记忆 

五 《青春之歌》及其讨论 

第九章 当代的“通俗小说” 

一 被压抑的小说 

二 寻求新的替代 

三 “都市小说”与题材小说 

四 《三家巷》及其评价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一 “非主流文学” 

二 初的“异端”

三 “百花文学” 

四 象征的叙述 

五 位置的置换 

第十一章 散 文 

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 

二 散文的“复兴” 

三 主要散文作家 

四 杂文的命运 

五 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第十二章 话 剧 

一 话剧创作概况 

二 老舍的《茶馆》 

三 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 

四 话剧的“” 

第十三章 走向“文学” 

一 1958年的文艺运动 

二 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 

三 文学的存在方式 

四 “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重新构造“经典” 

一 创造“样板”的实验 

二 “样板戏” 

三 小说“样板”的难题 

四 “经典”重构的宿命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 

一 公开的诗界 

二 小说创作情况

三 “地下”的文学创作 

四 “天安门诗歌” 

下 编 80—90年代的文学 

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一 “转折”与文学“新时期” 

二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三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四 80年代的作家构成 

五 文学著译的出版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