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金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技金融

35 2.7折 128 七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昌文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2-06-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昌文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57277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55页
  • 字数 115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科技金融》适合的读者包括高等院校经济、管理、金融、科技政策等专业研究生、MBA和高年级本科生;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创业企业家或有志创业的人士;创业风险投资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经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金融和科技政策部门工作人员等。
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更是面向未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当前,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这两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进入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这一趋势奠定了科技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虽然“科技金融”一词在实践中已开始应用,但在理论上仍未被科学地界定和研究。《科技金融》对科技金融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从财富创造的源泉出发讨论了科学、技术和金融的关系,科技金融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主要理论,中国科技金融发展30年的历史回顾与评价;分论从中国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别研究了以政府科技投入为主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每一部分都提供了相关的案例。
【作者简介】
赵昌文,甘肃环县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公司金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经济学会会员,美国金融学会会员,中国留关经济学会会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税务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成都市社科联副主席、科技顾问团顾问。
《中国金融学》杂志主编;中关合作“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中方秘书长;澳大利亚莫那士大学荣誉教授;2002-2003美国密歇根大学富布莱特(Fulbright)高级研究学者,多次在英国牛津大学、利物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作高级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和国际合作项目争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TheChineseEconomyafterWTOAccession、《共同基金与投资者行为研究前沿》、《投资学》、《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信用与融资》等专著和教材19部;在JournalofIndustrialandManagementOptimizationFixedPointTheoryandApplications等发表论文20余篇,并被SCI、EI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索引;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5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
陈春发,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于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副教授,同时在四川大学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投资。曾担任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为四川省政府提供政策研究报告,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培训和投融资对接服务工作。曾工作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参加与美、英、澳、加等十几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及其他教育和非教育机构开展的双边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在美国芝加哥L&DInternational公司任部门经理。
发表金融相关论文、出版译著等14篇(部),获得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多次参加国际金融学术会议并作演讲。
唐英凯,吉林长春人,管理学博士,曾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及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访问学习,现任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教师、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及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助理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融资、公司治理及法与金融,授课内容为投资银行学、资本运作及创业融资管理。
在实践工作方面,历任耐必格(中国)有限公司并购部经理、海通证券投资银行部西南区经理,现任北京华商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广东省广和律而事务所金融投资律师,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顾问,主持及参与多家公司的改制、重组、私募、辅导及上市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科研课题,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一项,学术文章发表在《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学术成果获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编总论
第1章科技金融的若干基本问题
1.1财富创造的源泉:科技与金融
1.2科学、技术和金融
1.3科技金融
1.4科技活动的三个阶段与金融资源配置
1.5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与金融资源配置
第2章科技金融:主要理论与文献综述
2.1关于金融与技术创新的经典理论
2.2关于金融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
第3章科技金融:体系、机制与模式
3.1科技金融体系
3.2科技金融机制
3.3科技金融模式
3.4中国的科技金融体系
第4章中国科技金融发展:30年历史回顾与评价
4.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回顾
4.2中国科技体制改革30年回顾
4.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回顾
4.4中国科技金融发展30年回顾
第5章科技金融指数
5.1科技金融指数系统概述
5.2科技金融指数
5.3科技金融专门指数
第2编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第6章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6.1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6.2RD的特点及政府的作用
6.3科技资源配置的意义及方式
第7章美国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7.1美国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7.2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
7.3美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7.4美国RD经费的配置
7.5美国产学研的结合
7.6科技投入与产出:论文与专利
7.7美国鼓励RD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8章欧盟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8.1欧盟的觉醒
8.2欧盟的行动
8.3欧盟重大科技发展计划
8.4欧盟RD经费的配置
8.5欧盟RD的产出
第9章日本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9.1日本科技发展的阶段及措施
9.2日本RD经费的配置
9.3日本产学官合作
9.4日本的科技产出
第10章中国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10.1中国科技RD的整体计划
10.2中国RD宏观政策的演变
10.3中国RD资源配置的演变及现状
10.4中国RD经费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0.5中国RD资源配置的改进:若干建议
第3编创业风险投资
第11章创业风险投资:若干基本问题
11.1创业风险投资的定义和特征
11.2创业风险投资与其他投资形式
11.3创业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
11.4私人创业风险投资与公共创业风险投资
11.5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第12章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12.1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2.2全球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
12.3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模式的比较
12.4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政策建议
第13章私人创业风险投资的价值取向、运行机制与博弈分析
13.1私人创业风险投资的价值取向
13.2私人创业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
13.3私人创业风险投资的管理阶段
第14章公共创业风险投资的价值取向、运行机制与委托一代理关系
14.1公共创业风险投资的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
14.2公共创业风险投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美国为例
14.3公共创业风险资本与创业投资经理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第15章私人与公共创业风险资本结合的投资分析
15.1私人与公共创业风险资本价值取向的协调
15.2私人与公共创业风险资本的投资条件
第16章创业风险投资的评价体系
16.1创业风险投资的效率
16.2私人创业风险资本的效率机制
16.3公共创业风险资本的效率机制
16.4私人与公共创业风险资本结合的效率机制——基于美国、德国的比较研究
16.5创业风险投资价值传递的效率机制
16.6创新行为聚合与创业风险投资效率机制
16.7创业风险投资的效率评价
第4编科技贷款
第17章科技贷款概论
17.1科技贷款:若干基本问题
17.2科技贷款市场
17.3科技贷款体系
17.4中国科技贷款现状与原因探析
17.5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创新
第18章商业银行科技贷款
18.1商业银行科技贷款概述
18.2商业银行科技贷款信用评价体系
18.3商业银行科技贷款定价方法
18.4商业银行科技贷款创新产品
18.5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第19章政策性银行科技贷款
19.1政策性银行贷款概述
19.2政策性银行科技贷款种类
19.3政策性银行科技贷款发展对策
第20章民间科技贷款与金融租赁
20.1民间金融与科技贷款
20.2金融租赁
第21章科技银行
21.1科技银行概述
21.2科技银行制度设计
21.3科技银行运作
21.4科技银行政策支持
第5编科技资本市场
第22章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企业
22.1科技资本市场的基本内涵
22.2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与资本市场的结合
22.3典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22.4建立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23章主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23.1中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历程
23.2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23.3主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分布特点
23.4主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特征分析
23.5主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
第24章创业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24.1创业板市场基本内涵
24.2世界上典型的创业板市场
24.3中国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关系
24.4高新技术企业登陆创业板市场的准备
24.5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筹备历史与情况
第25章三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企业
25.1从“老三板”市场到“新三板”市场
25.2“新三板”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25.3“新三板”的相关规则
25.4“新三板”的几个新问题
第26章产权交易市场与高新技术企业
26.1产权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
26.2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26.3产权交易市场的区域化整合
26.4产权交易市场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26.5发展前景:融入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27章中小企业集合债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27.1高新技术企业的普通债券融资
27.2中小企业集合债
27.3中小企业集合债的特定优势
27.4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实施要点
第6编科技保险
第28章科技风险分析
28.1风险基本知识
28.2风险管理
28.3科技风险的基本理论
第29章科技保险分析
29.1保险的基本理论
29.2科技保险:若干基本问题
第30章科技保险:国内外的实践
30.1国外科技保险的实践
30.2中国科技保险的实践
参考文献
彩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