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艺术批评史
  • 中国艺术批评史
  • 中国艺术批评史
  • 中国艺术批评史
  • 中国艺术批评史
  • 中国艺术批评史
  • 中国艺术批评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艺术批评史

188.88 八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凌继尧 著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凌继尧 著
  • 出版社 辽宁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1455523
  • 定价 1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0页
  • 字数 53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批评史》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国艺术批评,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寻绎其总体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论述音乐批评、绘画批评和书法批评等发展过程,指出艺术批评文本所使用的批评标准、批评概念、批评方式和批评手段,并在各门类艺术批评之间以及文学批评与艺术批评之间展开比较,对中国艺术批评的价值和意义给予总体上的评价。
【目录】
绪论: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方法
第一编 先秦汉代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章 孔子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节 礼和乐
第二节 “成于乐”与“游于艺”
第三节 “尽美矣,又尽善也”
第四节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第二章 老子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节 “道”、“气”、“虚”、“实”、“妙”、“美”
第二节 “涤除玄览”
第三节 “大音希声”和“大巧若拙”
第三章 庄子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节 “朴素而天下莫与之争美”
第二节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第三节 “心斋”和“坐忘”
第四节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第四章 《周易》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节 “观物取象”和“观象制器”
第二节 “立象以尽意”
第三节 “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五章 《乐记》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节 《非乐》、《乐论》和《乐记》
第二节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第三节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第四节 “倡和有应”, “以类相动”
第六章 两汉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节 《淮南子》的艺术批评思想
一 “礼乐未始有常”
二 “君形者”
三 “师旷之耳”
第二节 《论衡》的艺术批评思想
一 “疾虚妄”
二 “为世用”
第三节 东汉书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
一 “书肇于自然”
二 “欲书先散怀抱”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艺术批评思想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艺术批评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会心林水
第二节 人物品藻
第三节 谈玄析理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乐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一节 “自然之道,乐之所始”
一 阮籍其人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画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三编 唐宋艺术批评思想
第十一章 艺术批评思想的“唐宋变革”
第十二章 主体的关切:唐前期艺术批评思想中”人”的向度
第十三章 个体的人:唐前期艺术批评思想的感性维度
第十四章 禅心体悟:唐后期艺术批评思想中的反观自省
第十五章 唐宋转型:唐后期艺术批评史的现实转向
第十六章 世俗倾向:北宋雅俗并举下的艺术通俗论
第十七章 经世致用:南宋艺术批评思想的价值尺度
第四编 元明清艺术批评思想
第十八章 元代艺术批评思想
第十九章 明代复古思潮笼罩下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二十章 明代浪漫主义艺术批评思想
第二十一章 《溪山琴况》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二十二章 清代艺术批评思想诞生的背景:守成与变革
第二十三章 古典规式的认同
第二十四章 主体反叛的彰显
第二十五章 刘熙载与晚清两股艺术批评势力的融通
第五编 近代艺术批评思想
第二十六章 审美、启蒙之争与艺术批评思想
第二十七章 启蒙对审美的超越与艺术批评思想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