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俗体诗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代俗体诗研究

唐代俗体诗研究

61.2 9.0折 68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海燕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3092

上书时间2024-06-11

风度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海燕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6530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365千字
  • 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新锐丛书
【内容简介】

  梁海燕编著的《唐代俗体诗研究》关注唐诗中的 俗体诗,运用诗歌学、社会学、文化学、文献学的方 法,对这类诗歌的写作、流传、诗学特点、艺术特色 及与整个唐代文坛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作者首先对 现存唐代俗体诗的文献资料做了调研,归纳出长沙窑 瓷器题诗、敦煌学郎俗体诗、墓志盖俗体挽诗、《全 唐诗》“谐谑卷”俗体诗四种唐代俗体诗的重要体类 。俗体诗的流行,既与唐代民间重学风气有关,也是 文人诗艺的高度繁荣及向民间普及的结果。唐代文人 也参与俗体诗创作,所作有“戏俗诗”“谣俗诗”“ 通俗训化诗”等。本书还从俗体诗学的角度,重新审 视中晚唐文人诗的通俗化倾向,涉及中唐诗人的通俗 诗学思潮、晚唐寒士的俚俗诗风、唐末五代苦吟诗人 的诗歌创作三个论题。

【作者简介】

梁海燕,1980年10月生,河北邯郸人。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乐府诗学。出版过专著《舞曲歌辞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03BJBWY033)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ZH081)主持人。

【目录】
绪论一 俗体诗界说二 前人研究及本书主要内容第一章 唐代俗体诗的文献研究第一节 长沙窑瓷器题诗一 与别种文献互见关系考二 长沙窑瓷器题诗中的俗体诗第二节 敦煌学郎诗第三节 唐人墓志盖题诗第四节《全唐诗》“谐谑卷”与唐人俗体诗一 《全唐诗》对《唐音统签》“谐谑”类之继承二 胡震亨对待俗体诗的态度三 几点补充说明第二章 唐代民问社会与俗体诗的产生第一节 俗体诗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一 城市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意识凸显二 教育、科举与民间的重文学风尚第二节 俗体诗产生的诗学背景一 民间诗的独立性与包容性二 文人诗艺向民间的回馈第三章 俗体诗的诗学特征及艺术特色研究第一节 俗体诗的群体性诗学特征一 著作权意识淡薄二 体现公众意识与大众情感三 传播及消费过程中的群体参与第二节 俗体诗的功能性诗学特征一 教育功能二 实用功能第三节 俗体诗的艺术特色研究一 情志率真平俗二 语言直质自然三 诗律自由灵活四 构思机巧谐趣第四章 文人写作俗体诗的情况分析第一节 足为谈笑之资——戏俗诗一 “戏俗”的含义二 戏俗诗的题材类型三 文人戏俗心态之流变第二节 诗谣以托讽——谣俗诗一 “谣俗”释义二 唐人谣俗诗创作举隅第三节 语平易而教化寓焉——通俗训化诗第四节 权龙褒及其“趁韵诗”第五章 俗体诗与中唐通俗诗学思潮第一节 白侍郎诗与白居易通俗诗风的民间影响一 白侍郎诗之托伪性质二 托伪背景考察三 “白侍郎”著称于民间的原因第二节 中唐乐府诗人尚俗思想再思考一 张王乐府之“俗化”二 《新乐府》与歌谣俗曲之关系三 复古一通俗:中唐乐府俗化之诗法第六章 俗体诗与晚唐五代文人诗的俗化第一节 俗体诗与晚唐寒士的俚俗诗风一 化个体为群体的情感表达二 尚质、尚理三 与俗体诗的关系第二节 俗体诗与唐末五代苦吟诗人的诗歌创作一 “容易格”内涵分析二 “卢诗三遇”背景解析结论附录一 唐五代长沙窑瓷器题诗校录附录二 敦煌学郎题记俗体诗校录附录三 唐人墓志盖题刻俗体挽诗校录附录四 《全唐诗》中的俗体诗附录五 《全唐诗·谐谑卷》与《唐音统签·谐谑卷》比勘参考文献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