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文学名著金库(名师精评版) 少儿中外名著 闫仲渝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文学名著金库(名师精评版) 少儿中外名著 闫仲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文学名著金库(名师精评版) 少儿中外名著 闫仲渝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 2.5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仲渝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13097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6

页数243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19.8元

货号130_9787545513097

上书时间2024-07-05

小矮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远古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
  燧人氏钻木取火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战蚩尤
  仓颉造字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第二章?灿烂的青铜时代
  夏启夺天下
  商汤灭夏
  盘庚迁都
  纣王杀比干
  姜太公钓鱼
  武王伐纣
  周公辅政
  国人
  烽火戏诸侯
?第三章?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
  周王迁都
  曹刿论战
  齐桓公驱除山戎
  晋献公途灭虢
  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一鸣惊人
  晏子使楚
  孙武演兵
  老子出关
  孔子周游列国
  勾践卧薪尝胆
  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
  田忌赛马
  围魏救赵
  苏秦合纵
  张仪连横
  胡服骑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屈原投江
  赵括兵败长
  信陵君符救赵
  荆轲刺秦王
?第四章?大一统的秦汉王朝
  秦灭六国
  焚书坑儒
  秦筑长城
  陈胜、吴广
  巨鹿之战
  刘邦约法三章
  鸿门宴
  萧何月下追韩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四面楚歌
  白登之围
  吕后临朝
  七国之乱
  张骞出使西域
  飞将军李广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苏武牧羊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昭君出塞
  王莽改制
  绿林、赤眉
  刘秀建汉
  班固与《汉书》
  班超出使西域
  蔡伦造纸
  张衡发明地动仪
  医圣张仲景
  黄巾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董卓专权
  王允巧施连环计
  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氏兄弟割据江东
  官渡之战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张辽威震逍遥津
  曹植七步成诗
  曹丕废汉称帝
  七擒孟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司马懿装病夺兵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乐不思蜀
  王漕楼船破东吴
  八王之乱
  刘渊称汉
  祖逖北伐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迁都
  陈后主
?第六章?繁盛的隋唐
  杨坚建隋
  杨广夺嫡
  隋炀帝游江都
  瓦岗军开仓放粮
  李渊太原起兵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魏征直谏
  玄奘西行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女皇武则天
  来俊臣请君入瓮
  开元盛世
  李白斗酒诗百篇
  鉴真东渡
  安史之乱
  郭子义单骑退回纥
  杜甫写“诗史”
  朋
  黄巢
?第七章?五代十国宋辽夏金
  朱温建后梁
  耶律阿保机称帝
  李存勖建后唐
  “儿皇帝”石敬瑭
  一代英主周世宗
  赵匡胤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风流才子李后主
  宋太宗亲征北汉
  萧太后执掌辽国
  王小波、李顺
  澶渊之盟
  元昊建西夏
  宋夏之战
  毕舁与活字印刷术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一代才子苏轼
  阿骨打建立金国
  宋金联兵灭辽
  靖康之变
  一代才女李清照
  韩世忠黄天荡大败金军
  岳飞精忠报国
  爱国诗人陆游
  文天祥誓死抗元
  陆秀夫负帝投海
?第八章?幅员辽阔的元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蒙古灭金
  忽必烈建立元朝
  元世祖重开大运河
  马可?波罗东游
  关汉卿与《窦娥冤》
  纺织家黄道婆
  成宗守成
  海山即位
  大画家王冕
  脱脱更化
  红巾军
?第九章?明清王朝的兴衰
  布衣皇帝朱元璋
  靖难之役
  郑和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于谦保卫北京城
  张居正改革
  戚继光抗倭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徐霞客游天下
  努尔哈赤建后金
  萨尔浒之战
  魏忠贤专权
  李闯王进京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史可法血战扬州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定三藩之乱
  雅克萨之战
  清初文字狱
  曹雪芹与《红楼梦》
  清修《四库全书》
  林则徐虎门销烟
  次战争
  太天国运动
  第二次战争
  洋务运动
  中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进北京
  黄花岗
  辛亥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穿越历史的时空
知识点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蛮荒的远古时代到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发生过一场场悲壮的战争,涌现出一位位英雄人物,产生了一项项的发明闫仲渝主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名师精评版)以史料为依据,讲述了近两百个脍炙人的历史故事,清晰呈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描画出中华文明发展的痕迹。丰富生动的文字,附以历史常识、事件背景等资料,使本书兼具故事和知识,令人手不释卷。

精彩内容: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第二年,改元贞观,深刻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开创了比较清明的面。    太宗为后世称道的是任人唯贤,听政从谏如流。其用人不嫌出身贫寒,不计宿仇旧怨,终使贞观朝廷人才济济,天下英雄尽为所用。他以唯才是举的原则重建了权力中心,他手下的文武大臣有隋朝的旧将封德彝,有来自瓦岗军的秦琼,而有名的谏臣魏征甚至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太宗深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鼓励臣下犯直谏。他在位二十多年,常直言进谏的不下三十人。    同时,太宗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强调以民为本,他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即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太宗亦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到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大唐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太景象。    太宗很重视地方政治,抑制旧土族的势力,慎择刺史,吏治比较清明。他还曾依照大臣意见释放宫女,纵放鹰犬。    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他贯彻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招抚逃亡的农民,给他们土地,鼓励他们恢复农耕。为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他一再缩减皇家占地面积,以增加农民的耕地。每逢自然灾害严重的年景,他下令开仓赈济灾民,下令减租赋。这些举措使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在方面,唐太宗重视思想教化,积极提倡儒学,大力兴办学校,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和史籍。他还增加了科举试的科目,规定必须策论和经史,这非常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他还在长安设圈子监,允许周边的皇室子弟来唐留学。    此外,太宗又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降厥,薛延陀,征高丽,服吐蕃,回纥,使唐朝国威远播四方,确保了边疆的安定。他还提倡“胡汉一家”,并遣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为汉藏两族间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在少数民族中赢得了“天可汗”的美誉。    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称为“贞观之治”。    名师感悟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的一代英主,其政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他继承高祖制定的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其在位期间任人唯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民为本,大力发展农业,完善科举制度,坚决定外患,加强中原和其他民族的友好联系和交流,使得社会安定,兴盛。这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带向鼎盛时期。    魏征直谏    魏征,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他早年曾随李密。李密兵败后,魏征降唐,后为太子李建成幕僚。玄武门之变后,太宗李世民爱魏征才能,不计前嫌,任其为谏官,询问朝政得失。魏征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据说他一生中曾向唐太宗进谏两百多次。    有一次,唐太宗听信谗言,批评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经魏征解释,唐太宗知道是自己错怪了他。魏征趁机进言道:“我希望陛下让我成为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一个忠臣。”唐太宗惊讶地问:“难道良臣和忠臣有区别吗?”魏征说:“有很大区别。良臣拥有美名,也得到好名声,子孙相传,千古流芳;忠臣因得罪君王而被杀,君王得到的是一个昏庸的恶名,国破家亡,而忠臣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名。”唐太宗听后十分感动。    正是在魏征的辅佐和劝谏下,唐太宗避了一些劳民伤财之举,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十分怀念他,对左右大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世,朕失去了一面好镜子啊!”    名师感悟    魏征一生几易其主,但都忠心耿耿,直言敢谏,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魏征功不可没。他曾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话,被后世视为至理名言。    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盛唐威名远播四方,中外交流极为频繁。其中有一位高僧玄奘,其西行取经之举为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玄奘,本名陈神,洛州(今属河南偃师)人,幼年出家,法号玄奘,精通经藏、律藏和论藏,被尊称为“三藏”。他发现佛经残缺不全,且有纰漏讹误。为了解经典真义,他立志西行到天竺(今印度,的发源地)取经,寻求正解。627年,他由长安出发,前往天竺。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受尽苦难,终于在631年来到天竺中心摩揭陀古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境内)。之后,他入佛学圣地那烂陀寺,跟有名的戒贤大师研佛经。643年,他在辩论大会上讲解经论,驳倒佛学论敌,骑象游街,声名大振。会后,他即携佛经六百五十余部返回故国。    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在京师弘福寺专心研究从天竺带回的佛经。后来,他与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记录了沿途经过的一百多个和地区的山川地形、风土俗、物产气候、政治等,为后世研究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的古代历史和地理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名师感悟    玄奘不论是在求学还是到天竺取经,都是为了追求真理,弘扬佛法。他不仅为发展中国的做出了很好贡献,还促进了中国同中亚及印度等国的交流。他和弟子合著的大唐西域记是非常珍贵的遗产,也为文学名著西游记提供了写作素材。    p1321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