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化学化工史/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 化工技术 周嘉华//李华隆|主编:郭书春
  • 大众化学化工史/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 化工技术 周嘉华//李华隆|主编:郭书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众化学化工史/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 化工技术 周嘉华//李华隆|主编:郭书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2.8 4.7折 27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嘉华//李华隆|主编:郭书春

出版社山东科技

ISBN9787533176570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28页

定价27元

货号704_9787533176570

上书时间2024-07-03

小矮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篇  古代化学知识的沉积
一、由火引发的早期化工实践
可怕而又神奇的火
泥沙烧出了陶瓷、玻璃
矿石炼出了金属
二、早期的化学探索
彩中的物料认知
治病救命的物料
古代的高分子材料
造纸术――的发明
三、食料加工中的化学机理
神奇的酒
调味的醋
似蜜的糖
不可或缺的食盐
四、对物质本原的猜想
中国古代物质观和阴阳五行说
印度、古埃及和巴比伦的物质观
古希腊的原子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元素说
五、为近代化学奠基的化学实验
中国的炼丹术
西方的炼金术
六、孕育近代化学的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
医药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兴起
冶金化学的结
中篇  近代化学体系的构建
一、勇于探索的先驱
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波义耳
燃素说和亲和力说的由来和发展
二氧化碳的发现和对空气的实验
把化学扶上正道的化学
二、无机化学的两个里程碑
为原子论铺垫的化学计量定律
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说和电化二元论
彷徨歧路的五十年
从三元素组到八音律
提出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和迈尔
元素周期律的验证和发展
三、有机化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活力论的破产
从基团论到类型论
化学结构理论的形成
有机立体化学的建立
四、近代分析化学的发展
定分析的系统化
定量分析的完善
光分析法的建立
谱分析和量电分析的萌芽
五、物理化学的形成
物理化学三剑客
热化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
化学热力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溶液理论的重大突破
六、近代化学的建立和发展
“三酸二碱”的无机化工的建立
有机合成的兴起
合成药物和合成
合成氨的故事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
下篇  20世纪化学的新貌
一、物理学与化学
物理学的前奏
启动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放物质的研究和居里夫妇
元素衰变理论的提出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进
量子力学描述下的原子结构
二、元素世界的新认知
探索元素的征途
认真、、耐心的收获
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实质
同位素的发现和研究
人造元素与核化学的发展
三、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
化学键理论的由来
化学键的电子理论
量子化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键、氢键、金属键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了
四、晶体和分子结构的研究
晶体规律的早期认识
x线晶体学的建立
x线晶体学的发展和成
结构测试和分析方法的发展
核磁共振技术的创立和发展
五、化学反应理论的研究
化学衡的热力学基础
化学动力学的发展
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的发展
六、焕然一新的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的新面貌
光学分析法的新进展
质谱分析和放化学分析法
谱分析法的崛起
电化学分析法的演进
七、碳氢一族面面观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元素有机化学
生命科学中的化学研究
八、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合成
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改
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建立
高分子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高分子化学的蓬勃发展
高分子合成发展的新亮点
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读史使人明智,科学使人深刻。科学技术史既蕴含着科技知识,又充满了人的故事。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由科技史专家撰写,面向大众读者;兼顾知识与方法,融汇科技与人文;再现发现发明,倡导求真务实;推动文明进步,助力民族复兴。周嘉华、李华隆编著的大众化学化工史为其中一册。

精彩内容:

一、由火引发的早期化工实践可怕而又神奇的火在远古时期,雷电或自燃山火引发的森林大火,顷刻间吞没了,树木草场被烧焦,来不及逃脱的动物被烧死。目睹这一凄惨景象的原始人也像其他动物一样感受到了火的可怕,他们猜测这准是天神地魔在作祟。但他们又发现,火是可以利用的,它可用来御伤人的猛兽,还可以照明取暖、烧烤食物,而且烧烤后的兽肉或植物根茎更可(图1―1)。此后,人们主动地把火种引进山洞,并设专人来维持火种的延续,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伙伴。火不仅为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让熟食逐渐取代了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熟食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增强了体质,减少了疾病发生,对于人类自身的进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发现,中国古元谋人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古蓝田人在80万―100万年前,都利用过火。距今40万―50万年前的北京人已有较多的用火经验,在房山周店他们居住过的山洞里不仅发现了厚达2米的火烬层,还有被熏黑烧裂的石头和动物骨头。世界其他民族的祖先大多都经历了这段利用火的岁月。学会利用火这种自然力是人类智慧的一个重要表现。人类早利用的都是自然界的野火,从野火中取得火种。但引进火种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火种难会遇到难以抗拒的因素而熄灭,因此人们必须找到较易取得火种的方法。在制作石器工具时,人们发现某些石块相击能产生火花,但是产生的火星一闪即灭,难以引燃起火。倒是在加工木制工具时,发现枯木间猛力相摩擦不仅会发热,而且摩擦出来的木屑热到程度也会自燃,若预先准备好干草之类的易燃物,可以借此取得火种。原始人是这样发明了钻木取火,循此道理还发明了锯法取火、弓钻取火、犁法取火等方法(图1―2)。进入青铜时代后,人们曾利用青铜铸的凹镜,聚光而生火,这铜镜被称作“阳燧”。后来当人们炼得钢铁后,又发明了用高碳钢制成的火镰击石生火的方法。这一方法在中国直到宋元时期才被推广采用,取代流传甚久的锯法取火。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汉代淮南王招养的方士发明了“法烛”(后世称“发烛”),它是在一根松木条上涂上硫黄,实际上是用于快速引火,现在人们把它看作原始的“火柴”。大约到了18世纪,人们利用易燃的白制得了真正的火柴,但由于白有剧毒,生产的风险太大,难以推广。直到1纪,化学家才用红取代白生产出相对安全的火柴,火柴逐渐成为火种之源。当今使用燃气的电子打火机又淘汰了火柴,取得火种成为轻而易举之事。有意识地控制火、利用火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开端。人们用火将泥土烧成陶器,由矿石冶炼出金属,用火所产生的高温实现了众多物质的化学改造,这引伸出了原始的化工生产。许多物质的燃烧都会释放出热和光,热和光给人视觉的直接印象即是火。燃烧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化学现象,其实质是某些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用火的过程,即实践高温下物质变化的过程,是化学知识积累的过程。泥沙烧出了陶瓷、玻璃人们天天与地球表面的岩石、泥土打交道,因此岩石、泥沙成为人们早察和利用的物质之一。除去采用合适的岩石作工具之外,人们还发现许多柔软可塑的泥土经高温烧烤后会变得坚硬。根据对这一现象的试验,人们终于学会了制陶。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l.h.morgan,1818―1881)在1纪察美洲的制陶术后,在其著写的古代社会中写道:“在没有陶器以前,人们烹煮食物的方法很笨拙,其方法是:把食物放在涂着黏土的筐子里,或放在铺着兽皮的土坑里,然后再用投入烧热的石头,把食物弄熟。”在该书的注释中,他还指出:“戈盖于17世纪先提醒大家注意陶器发明的过程。他(指戈盖)说:‘人们先将黏土涂在这样一些容易着火的容器之上以被烧毁,以至后来他们发现单用黏土本身即可达到这种目的。于是世界上便出现了制陶术了。’”戈盖的说法是可信的,但是制陶术的发明绝不会只有这一种途径。人类掌握了制陶术,标志着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生活对存储器、饮食器、烹饪器的需求,使能满足这一系列需求的陶器大受欢迎。制陶的原料丰富,取之方便,制作简单,因而制陶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古资料表明,世界各个文明发源地大致都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出现了陶器。陶器的品种和生产工艺的发展几乎都经历了相同的历程。陶制的生活用具和工具的使用对于原始人从以采集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向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过渡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陶器逐渐成为人们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具。制陶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陶土的选择和加工,二是成型工艺,三是烧成技术。尽管制陶所需的黏土大多是地取材,但并不是所有的黏土都适宜制陶。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好是选择那些杂质少、黏大的易熔黏土为原料,因为这种黏土经加工后的泥料具备相当的可塑和凝胶。所谓的可塑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显著形变而不断裂的质;所谓的凝胶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或干燥过程中,坯体不易开裂的质。泥条的这两种质都取决于黏土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某些盐类胶体及铁、镁、钠、钾等氧化物所生成的电解质盐类间的合理配比,即与黏土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有关。具体的加工方法是对陶土进行淘洗和陈放。淘洗能去除杂质和粗大的沙砾,陈放则能使黏土中一些固态成分吸水后变成饱含结晶水的凝胶体。成型工艺主要是物理过程,可以充分展示陶工的构思和手艺。高温烧成则是实现化学变化的关键过程。通过高温的化学反应,黏土中由岩石风化而来的云母、石英、长石等会发生失去结晶水、晶型转变、固相反应及共熔玻璃相产生等化学变化。这不仅改变了黏土的形态,也改变了它的化学内涵。陶器是人类获得的种人工材料,制陶可以认为是一项早的化工生产活动。通过1978年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留存的传统制陶工艺的调查,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烧陶技术大约经历了从地堆烧到一次薄壳封烧、竖穴窑、横穴窑的演进。从无窑到有窑烧陶,使陶器的烧成温度由700~900℃提高到950~1100℃。在当时,高温技术是实现物质化学转化的主要手段,高温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人们利用自然力水的提高。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