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走过3-7岁成长关键期 素质教育 涵涵妈
  • 陪孩子走过3-7岁成长关键期 素质教育 涵涵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陪孩子走过3-7岁成长关键期 素质教育 涵涵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6.8 3.4折 49.8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涵涵妈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21128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56页

字数171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313_9787512721128

上书时间2024-06-28

小矮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50万信赖的涵涵妈,二级心理咨询师,结合专业知识分享可靠实用的育儿经验。2、3大主题,8个模块,44个具体问题!教养孩子的问题,涵涵妈都有办法解决!①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底气!②惯培养:自律、独立、专注、细心、思辨培养好惯胜过学知识!③幼小衔接:家庭教育让孩子提前适应系统教育!

目录:

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是不是一位好母亲,与学历和地位无关

家长会“偷懒”,孩子更独立

愤怒妈妈的情绪管理

别让你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大到你难以想象

父母是对的,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仪式感

有个玩伴,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七八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微妙关系

为什么你越说不要,孩子越偏偏要

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执拗敏感期”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正向语言沟通

……





内容简介:

37岁是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孩子的格、智力、行为惯、学能力将在这一阶段逐步成型。短短5年,对孩子的发展有决定的影响。本书从亲子关系对孩子格形成的影响、格惯对孩子行为发展的影响、正式接受系统教育的小学前三年对孩子学模式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探讨父母要如何陪孩子走过关键的5年。

作者简介:

涵涵妈,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育儿作家,一个懂得妈妈困惑的妈妈,著有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步。50万的公众号“涵涵妈聊”创始人,陪孩子读了10年,育儿知识均来自专业所学和生活实践。

精彩内容:

    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下面这些情景,相信你很熟悉:
    我家孩子特别爱吃糖,她会不会有龋齿啊?
    我儿子不爱写作业,爱看动画片、打游戏,这可怎么办啊?他的人生还有前途吗?
    咦,你看别人家的小孩都会爬了,会说话了,我家宝宝咋还不会呢?
    妈妈每为孩子的各种事情焦虑、担心,孩子则在妈妈的担忧和焦虑中成长。
    下面我们按焦虑妈妈的类型来分析,看看妈妈的焦虑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可怕的影响。
    01严重洁癖“照顾狂”
    这种过度担心式的焦虑如同诅咒,它会让孩子变得身心脆弱。
    我一个朋友上大学时不怎么爱收拾宿舍,可有了孩子之后,你一进她的家门,会闻到浓浓的消毒剂的味道。她甚至会一边跟我聊天,一边不停地从孩子手里过玩具,用蘸了的抹布擦拭。
    陪她一起做饭,打开她家的冰箱,有机食品琳琅满目,还有进的脱脂奶酪、核桃油、浓缩果汁等。做辅食的工具更是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淘不来的。除此之外,她还让朋友从各地来各种营养素补充剂,恨不得把有营养的东西都塞进孩子嘴里。
    这是典型的过度担心式焦虑。做妈妈的恨不得把全世界优选的都拿来给孩子,却又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整天在“我是不是个好母亲”的问题上纠结。
    这种妈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如果一个妈妈整天想的是“你不要生病”“你不要不”“你不要”,会接近觉察不到孩子真实的感受,因为她被担心和焦虑的情绪缠绕,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为孩子扫除阻碍的目标上,而孩子是要追求跟父母的感受连接的,于是,孩子很容易便会创造出妈妈担心的那个结果,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妈妈的照料,才会感受到妈妈的爱。
    这是为何你担心的越多,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变成真的。
    而且因为过度保护,再加上妈妈焦虑情绪的传染,孩子容易得“脆弱综合征”。家长的焦虑会使孩子的疫力和耐受力下降,从而影响身心发展,让孩子变成一个身体和心理都脆弱的人。
    02苛求,着眼于孩子的缺点
    这种焦虑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或特别叛逆。
    有名亲子教育专家海文颖曾说:“父母没有接纳力,孩子没有力。”换句话说,父母拥有接纳力,才能成孩子一生的。因为孩子被心中重要的人接纳,才能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足够好,这样才有充足的空间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去获取人生的。
    经常遇到一些咨询者——大多是妈妈,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是不停地强调孩子的缺点,甚至会不自觉地将缺点放大数倍。从她们的讲述中,我看到的是过度焦虑的妈妈和疲惫无力的孩子。
    这些妈妈对孩子的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却用高倍数的放大镜去放大孩子有待成长的特点。而且她们喜欢用世俗的标准,比如、外向、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并由此觉得达不到自己要求的孩子问题多多,不够。结果,一部分孩子在力求的爸爸妈妈的指责中不断地接收负面的信息,渐渐把自己定格在不良的程序中:“我是不行的,我是不好的。”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变得过分叛逆:“我是不想成为你说的那个样子!”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一面变得更加不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格特征和人生之路,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外向的人难道比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爸爸妈妈们的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孩子无尽的爱,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却因过度而产生了攻击,让孩子只能感受到压力,感受不到爱。
    所以,请试着接纳你的孩子,学会共情,学会倾听,学会赞扬孩子的优点,弱化孩子的缺点。这样,你会变得更加快乐,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自信、。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