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说中国五千年.民国卷 中国历史 孟庆奇
  • 诗说中国五千年.民国卷 中国历史 孟庆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说中国五千年.民国卷 中国历史 孟庆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3.9 2.8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庆奇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911474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49元

货号719_9787810911474

上书时间2024-06-26

小恒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一 风云多变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历史简介
  (二)变化无常的政局
    1 “二次”及其失败
    2 袁世凯与“护国战争”
    3 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的成立
    4 军阀混战及其暴行
    5 的北伐护国战争与挫折
  (三)社会经济生活
    1 农村经济的破败
    2 的苦难生活
二 第二次战争(即十年内战)
  (一)历史简介
  (二)的统治
    1 对人的
    2 黑暗的统治
  (三)人的军事反抗
    1 人下的武装
    2 开辟红根据地
    3 反击军队的大“围剿”
    4 二万五千里长征
    5 赣南游击队
  (四)九一八事变与救亡运动
    1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抗救亡
    2 一·二八事变与关内抗救亡
    3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4 全民族抗救亡运动的发展
  (五)社会经济与生活
    1 城乡的苦难生活
    2 水旱灾害下的底层民众
    3 匪患与社会动荡
    4 东北同胞的苦难岁月
    5 社会风俗与生活
三 八年的争
  (一)历史简介
  (二)众志成城的军事抗争
    1 七七事变与津陷落
    2 上海与失守
    3 的游击战争
    4 徐州会战与长沙大火
    5 襄阳战役与中国远征军
    6 豫湘桂大溃败
    7 争的后胜利
  (三)的腐朽统治
    1 腐败的吏治
    2 汪伪政权的建立
    3 国共合作与摩擦
  (四)国统区的社会经济生活
    1 经济改革与财富集中 
    2 的苦难生活
  (五)解放区的政治与经济
    1 整风运动与七大
    2 和寇对解放区的围困和进攻
    3 大生产运动
    4 解放区的快乐生活
四 短暂的和时期
  (一)历史简介
  (二)人们对和的期待和努力
    1 人们对和的期待
    2 重庆谈判
  (三)破坏和与的反抗
    1 破坏和
    2 反对破坏和
    3 物价飞涨的国统区
五 第三次战争(即三年内战)
  (一)历史简介
  (二)的黑暗统治
    1 腐败的吏治与统治
    2 中关商约与国统区经济
    3 国统区的悲惨生活
  (三)蒸蒸上的解放区
    1 解放区的生活
    2 解放区对解放战争的无私奉献
  (四)和的军事斗争
    1 的进攻及其失败
    2 的战略反攻
    3 战略决战
    4 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与蒋家王朝的覆灭
作者作品索引

内容简介:

在中国绵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文学艺术的主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寓意含蓄、便于吟诵,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诗经三百篇,语言质朴优美,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状物纪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从孔子编定之后,一直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儒家学派把它看成是经典,反复进行研读,得其一奥,即足成名家。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楚辞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到近代白话自由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很好的作品极为丰富。古典诗歌创作由很初的抒情言志和状物纪事逐渐发展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个流向,其中纪事诗以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感染力,备受社会重视。如汉魏乐屙中的陌上桑、羽林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情韵悠长,脍炙人;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更是千古绝唱;明清以来李东阳的花将军歌,李梦阳的玄明宫行,魏源的江南吟和都中吟,黄遵宪的聂将军歌和哀旅顺等,诗歌艺术直追前人,均为不朽之作。
    编辑纪事诗集是我国学术的很好传统。南宋计有功广罗唐代诗歌资料,勒成巨帙,优选编成唐诗纪事,继有厉鹗的宋诗纪事,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陈田的明诗纪事,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等。这些纪事作品的时间前后衔接,体例相近,而目的却不尽一致:有的旨在钩沉发微,“以诗证史”;有的意在品藻得失,“以史证诗”;有的只是为了保存一代诗人逸闻趣事和作品。唐诗纪事是计有功有感于一代作者事迹泯灭而作,共搜罗了1150位诗人的主要作品和本事,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缺点在于不注资料出处,且选录标准不够严格,无本事的诗篇占有很大数量;宋诗纪事是厉鹗有见于后人忽视宋词的艺术价值,为扭转文风而作,他所谓的“事”仍然不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事件,而是专指作者创作诗歌的佚事,兼及诗家,近似于一代诗歌集;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体例师承厉氏,惟辑录标准掌握得比较严格,非纪事诗不入选;陈田的明诗纪事亦宗法厉氏,重点仍是搜罗一代诗人故事,间也收录部分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长诗,而“无事可纪” 的作品仍占有较大篇幅;邓之诚以史家治诗,对于收入清史纪事初编的六百家诗人生经历均有准确订,采录两千余首诗,取舍标准颇为谨严,无事可纪的作品概不收录。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所选录的作品不限于名家, “但取其事”,可惜只收录了顺治、康熙两朝纪事诗;钱仲联教授主编清诗纪事,于体例则兼取各家之长,引用各种书籍一千余种,收录作者五千余人,编成巨著,一代诗人逸事与重要纪事作品网罗殆尽。以上这些诗集在体例上均系因人系诗,吟诵同一事件的作品散编在各卷之中,由于卷帙浩繁,检索起来很不便利。 
    “以史证诗”是我国的优良学术传统。清初有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尝谓:“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黄宗羲:万履安先生诗序,载南雷文定前集卷一)有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历代正史大都经过统治者的周密涂改和粉饰,以乱真,故布疑阵,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使人能够接近。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精选了各种题材的纪事诗,采取“因事系诗”体例,编著了这部书,试图从文史的切合点上寻找真实历史,欣赏诗歌艺术,传播知识,使广大文学爱好者通过系统阅读史诗认识一部中华五千年兴亡史,使广大史学爱好者从中领受诗歌艺术的社会感染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 
    是书编撰,发凡起例,力求各卷统一,而由于多人分工负责进行,在细节上很难接近划一,敬请读者原谅。另外,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敬祈高明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