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外国哲学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译者:倪梁康 新华正版
  •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外国哲学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译者:倪梁康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外国哲学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译者:倪梁康 新华正版

29.3 6.8折 43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译者:倪梁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69311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537页

定价43元

货号709_9787100069311

上书时间2024-06-28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编者引论
a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
部分 1905年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
引论 
节 对客观时间的排斥 
第2节 关于“时间起源”的问题 
章 布伦塔诺的时间起源学说
第3节 原初的联想 
第4节 将来的获得与无限的时间 
第5节 由于时间特征而产生的表象变化 
第6节 批判 
第二章 时间意识分析
第7节 解释:对时间客体的把握是瞬间的把握和延续的行为
第8节 内在时间客体以及它们的显现方式 
第9节 关于内在客体之显现的意识 
0节 流逝现象的各个连续统。时间图式 
1节 原印象与滞留的变异 
2节 滞留作为特殊的意向 
b 表明此问题发展的增补文字(一 引入对“清新”回忆和“再”回忆的本质区别以及关于时间意识中的内容变化与立义区别)(从大约1893至大约1901年)
号 对一个持续较长的变化进程之统一的表象是如何成立的?(直观与再现)(约1893年) 
第2号 时间感知的明见、回忆等等。
第3号 (相即的期待。)
第4号 沉思。(感知、回忆与期待。)
第5号 (作为简单行为的持续感知。)(1898~1900年)
第6号 (布伦塔诺与记忆的明见问题。)
第7号 直观、过去存在的明见――对过去存在的单纯表
象。(对在原生回忆中的内容变动之设的虚必然。)
第8号 通过相似而完成的相即。――对一个对象的表象与对此对象之感知的表象。(以“逐渐淡化”的方式还被意识到的东西作为此前被感知之物的图像类
似代表。)
第9号 争论。(回忆的当下,被回忆之物的过去存在。)
o号 在原初的过去意识与再回忆之间有一个本质区别,对此问题的老的和初的观察。
1号 时间客体的流逝部分而言,感知的瞬间相位具有想象的特征吗? 
2号 (时间意识的明见。)
3号 对一个时间的东西的感知与对时间的感知。
4号 直接回忆是借助于直观变异而从感知中生成的,是否可以将直观变异理解为体现内容的一种单纯变动。(布伦塔诺在这里只能当做例子。)
5号 时间与回忆。(现在感知、回忆感知和想象式的回忆。将这些区别移置到统觉方式之中。)(1901年12月20)
6号 (能够作为当下的而在感知中被给予的东西。)
7号 (变异意识的问题。)
8号 回忆的特征。――通过同一完成的再现:这应当指什么?
二 对客观时间的排除,时间课题,客体化的现象学及其窘境)(1904和1905年初)
9号 (接近排除与客观时间相关的所有预设。)(1904年)
第20号 (对演替的感知是以感知的演替为前提的。)(1904年期)
第21号 (根据对同一个演替的重复当下化而做出的认识。)(1904年)
第22号 相即回忆是否可能(或如何可能)?(1904年长期)
第23号 时间的统一与时间的无限。
第24号 对一个个体(时间)客体的感知。(在对时间之物感知的一个相位中,我们会找到先前相位的感知显现吗?)(1904年9月)
第25号 相即回忆。先前的感知。――对过去的感知,尝试(窘境)。(为什么清新回忆不简单地是持续的原初感知?)
第26号 论主要命题:感知包括了作为各自的、但不断变化的现在的“时间确定”,而原生回忆具有这个感知之持留的含义。
第27号 (一个纵观的尝试:基本的时间区别。自身在此与客体化。)
第28号 声音、时问客体和在时间意识流中时间客体的每个相位的同一。 
第29号 迈农对被分配的和不被分配的对象的区分。(1905年1月7)
第30号(三重相位。)
第31号 图式。(现在立义与延展感知。)
第32号 连续统。
第33号 斯特恩·迈农讨论的结果
第34号 (关于一个相互接续序列的意识的问题。)(1905年2月)(三关于个体化的西费尔德文稿)1905(直至大约1907年)
第35号 时间事物作为变化或不变的同一之物所具有的统一。(1905年暑)
第36号 (关于)西费尔德反思。(时间对象的典型、数学和统一。)
第37号 时间客体。
第38号 对整个西费尔德察方式的异议。(四论立义内容一立义范式的消融)(从1907至1909年)
第39号 感知中的时间(1907年(初))
第40号 客体的各个阶段。
第41号 显现与时间。体验活动与体验。意识作为复数的意识体验在其中被体验到的体验活动。
第42号 明见。
第43号 难题。
第44号 意识的时间形式。
第45号 (意识流的双重意向。)
第46号 (将所有区别都归结为立义方式之做法的可疑。)
第47号 (“内容因素”和“立义因素”与清新回忆的明见。)
第48号 原初的时间回移。
第49号 (我们在现在点上同时地具有一个原生内容的连续统并且还同时地具有一个“立义”连续统吗?) 
第50号 原生的回忆变异。(五这项研究的结束)1909年(初)至1911年末
第51号 (在现象学的基本察中的时间问题)(1909年5月~6月)
第52号 对各个进程或对各个个体(延续)对象的单纯表象。记忆感知的明见。对被当下拥有之物的感知的明见。(1909年8月底)
第53号 内意识的意向。(1911年11月10~13)
第54号 (意识(流)、显现(内在客体)与对象。)
附录
引用文献索引
概念译名索引
译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德文版胡塞尔全集0卷译出,且附有极其详尽的文本据复原材料,有助于了解胡塞尔思的原始进路和关联。在问题发生方面或者逻辑展开方面,在对时间意识的意向特征的析出和对意向一般的不断增强的根本澄清方面,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可以看作是逻辑研究的续编。两者一同构成了胡塞尔的哲学意识种的存在意识与时间意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