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侦查分流机制研究 法学理论 马啸 新华正版
  • 侦查分流机制研究 法学理论 马啸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侦查分流机制研究 法学理论 马啸 新华正版

48.3 6.2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啸

出版社法律

ISBN9787519768164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19页

定价78元

货号304_9787519768164

上书时间2024-06-28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境内外研究述评

一、境外研究动态

二、境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动态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章 从侦查分流到侦查分流机制

节 对侦查分流的三重解读

一、如何界定侦查分流:适用阶段、案件范围与后果

二、如何辨别侦查分流:关联概念的比较分析

三、如何划分侦查分流:多标下的多样

第二节 对侦查分流机制的三维分析

一、从语义维度分析侦查分流机制

二、从类型维度分析侦查分流机制

三、从要素维度分析侦查分流机制

第三节 对侦查分流机制的正反论证

一、渊源之梳理:侦查分流机制的正向支撑

二、诘问之解释:侦查分流机制的反向论证

第二章 侦查分流机制的根据证成

节 侦查分流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从传统到现代:侦查分流机制与和合一脉相承

二、从报应、功利到一体:侦查分流机制和一体论接近契合

三、从理想到务实:侦查分流机制受功利主义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 侦查分流机制的实践价值

一、公正与效率:刑事案件中的价值衡

二、打击与保障: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均衡量

三、规范与公信:侦查工作的全面改善

四、和谐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提档升级

第三章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状况分析

节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立法解读

一、侦查分流程序的制度状况

二、侦查分流程序结果的制度状况

第二节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实践描述

一、侦查分流程序的实践状况

二、侦查分流程序结果的实践状况

第三节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比较分析

一、不同侦查分流程序比较

二、不同侦查分流程序结果比较

第四章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问题检视

节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问题

一、分流主体之间互动不足

二、决定(建议)主体存在两类特别倾向

三、侦查分流程序及程序结果在实践中有所异化

四、侦查分流效果未达预期

第二节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分流主体存在理念偏差

二、分流规定留有模糊甚至空白之处

三、分流案件证明标准缺乏差异

四、分流程序间关系尚未理顺且缺乏健全的配套保障机制

五、分流程序结果偏少且缺乏评价机制

第五章 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完善

节 完善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整体虑

一、完善机制的导向:公正与效率的动态衡

二、完善机制的关键:侦查分流权的规范优化

三、完善机制的基础:当事人的深度参与

四、完善机制的思路:现有机制的“留”与“改”

第二节 强化分流主体之间的互动

一、增强决定(建议)主体分流意愿并确保其依法分流

二、提升参与主体参与度与话语权

三、加强监督主体监督权

第三节 改善分流案件的减负提速效果

一、实行法定证明标准的差异化安排

二、完善证明指引和方法

三、建构案件快速获处机制

四、被追诉人无正当理由反悔或者控方违反承诺

第四节 优化分流程序和程序结果

……

内容简介:

侦查分流机制在两大法系主要较为常见,在我国虽已确立,但缺乏体系化提炼与研究。本书对我国相关刑事制度设计和执法改革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出所有涉及“在刑事立案审查阶段和侦查阶段,根据条件对案件进行分类并将其纳入相应程序轨道、产生相应程序结果”的内容,纳入“侦查分流机制”这一概念体系进行认识和阐述。在具体研究层面,本书选取侦查分流机制的内涵外延、存在根据、具体状况、问题及成因、完善路径作为研究视角,并据此安排章节布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侦查分流的三重解读、对侦查分流机制的三维分析及正反论证,厘清了该机制的内涵外延;二是从理论基础、实践价值两方面对该机制存在和运行的根据进行了证成;三是通过立法解读与实践描述对我国侦查分流机制的制度状况与实践状况进行察,以及通过对我国各侦查分流程序及各侦查分流程序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如实反映了该机制在我国的具体状况;四是探究了我国侦查分流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完善该机制的整体虑和具体建议。

作者简介:

    马啸,男,1987年12月生,江苏靖江人,法学博士,现任职于江苏省厅。系反有组织犯罪法起草专班成员、江苏省厅公职律师、江苏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理事,曾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嘉奖3次、江苏省厅公务员2次、员1次。参与“昆山反杀案”等多起大要案件的处置,在江海学刊学海湖湘论坛等cci来源期刊发表数篇,参与江苏省法学会研究课题2项,主持市法学会研究课题1项,参与编写委会法工委刑法室、政法委综治督导局、部刑侦局联合出版的〈反有组织犯罪法〉释义与适用。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刑法、反有组织犯罪法、证据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