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风暴:快速提高智商与情商 伦理学、逻辑学 作者 新华正版
  • 思维风暴:快速提高智商与情商 伦理学、逻辑学 作者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思维风暴:快速提高智商与情商 伦理学、逻辑学 作者 新华正版

6.2 1.6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ISBN9787555512325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33页

字数155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304_9787555512325

上书时间2024-06-26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在人工智能时代,制胜的利器是什么?思维风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人只有接受更多、更好的思维训练,才能拥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和更高的思维效率。

目录:

章 智商与情商的

一、智商与情商的概念与本质

二、全脑开发提升智商

三、情商的基础训练

第二章 对智商的再认识

一、天赋、智力与学力

二、思维的过程即处理信息的过程

三、重构思维模式

四、大脑的缺陷

第三章 情商决定你未来人生的高度

一、透视情绪

二、让光明思维指引成长之路

三、价值思维帮你赢在未来

四、认识自己的重要

第四章 提升智商的思维方法

一、逻辑推理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结构化思维

四、创造思维

五、批判思维

第五章 快速提升情商的具体方法

一、自控力

二、焦虑和害羞是高情商的敌人

三、维护好人际关系

第六章 做一个双商俱佳的人

一、养成高效的思维惯

二、拥有让自己持续成长的能力

第七章 思维分类实战特训

一、逻辑推理思维题

二、创新思维题

三、发散思维题

四、设思维题

五、排除法题

六、分析法题

七、数学思维题

八、观察思维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从思维突破入手,简要阐述了智商和情商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训练提高的方法以及实践运用,同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配以丰富详细的插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简单可行的训练方法,旨在帮助青有效提升智商和情商,调整学策略和方法,从“知识层”深入到“思维层”,以实现很优化学。

作者简介:

李华伟,思维导图、潜能培训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曾任职于三星、诺基亚、西门子等公司。在进行过多场思维导图课程培训,上万名学员在他的指导下,工作效率与学得到了显著提升。

精彩内容:

    一、智商与情商的概念与本质
    1.智商与智力
    智商,系个人智力测验和同年龄组被试相比(相对)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简称iq。更简洁地说,是用以量化智力的测验分数。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了一套心理学的“智力经验”编制量表法的问卷式测试,这是世界上套智力量表,称为“比内测量”。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先发售提出“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的重要概念,称为“比率智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编制的“斯坦福-比内量表”中正式引用了“智商”这一概念,并将施太伦的测算法加以改进。iq是用智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乘以100,即比率智商。其计算公式为:iq=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100。
    这个公式建立的前提是定智龄随实际年龄增长,但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并非随年龄增长而呈直线上升,一般16岁后,智力基本停止发展了。显然,比率智商也有很大的局限。
    随后,美国人韦克斯勒研制了“韦氏测量”,称为“离差智商”。这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偏离他本人这个年龄组均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1938年,英国人瑞文研制出了“瑞文测量”,称为“渐进矩阵”法。现在世界各国所用的智商测试,都是在推孟、韦克斯勒和瑞文三者基础上修订、增补、改进发展而来的。评定的标准:
    智商测试使人类的智力次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成为探索人类智力历目前的一个光辉的里程碑。但是由于智商测试是问卷答题式的,所以测试出的不是人真正的智力,而在意义上可以说是知识的多少,或者说是知识与年龄的比值。它对人的天赋和智力测算得并不那么全面和准确,更不能等同于智力。因此,智商的测试只能是一个参值,是目前评估智力某些方面的一个较好的标准。令人庆幸的是,无论按照哪一种方法进行测试,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处于中等水,也是在90~109。
    随着科学的发展,智商测试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人是复杂的,用一个数字去代表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本身不尽合理,它只能区分普遍中的特殊,智商特别高和智商特别低的人,或许不会存在大的争议,但在智商85~115的人中,说某人比另一个人智力很好,可能有些偏颇。比如,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观察力强,有的人逻辑思维很好,有的人发散思维特别好、想象力丰富,那么究竟谁更强呢?因此,仅仅用智商来评判人的能力显然是有问题的。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对智力做出新的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人们称之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人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被称为“八大智能”。
    这“八大智能”看似相互独立,却又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错综复杂地组合在一起,因此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他还举例证明,同样具有较高的数理逻辑智能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可能是数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他有很好的心算能力。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好比把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柏拉图和马丁路德金放在一起,比较谁的智商更高,这有意义吗?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