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长庆传(精) 中国历史 高齐|责编:赵晓丽 新华正版
  • 齐长庆传(精) 中国历史 高齐|责编:赵晓丽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齐长庆传(精) 中国历史 高齐|责编:赵晓丽 新华正版

27.1 4.7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齐|责编:赵晓丽

出版社团结

ISBN9787512682078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48页

定价58元

货号701_9787512682078

上书时间2024-06-09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天花作为烈传染病曾肆虐人类数千年      在中国消灭天花的战斗中,齐长庆居功至伟。      他为中国和消灭天花做出了很好贡献;他是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央视4记忆之战“疫”节目给予齐长庆先生高度评价。

目录:

序言

章  求学之路

满族家庭

八旗没落

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

陆军兽医学校

家事变迁

第二章  职疫处

校长举荐

管理实验动物

第三科痘苗股

负责马匹疫

研制纯痘苗

痘苗股负责人

第三章  创建“天坛株”和“北京株”

东渡本

“天坛株”

“北京株”

“北京株”的发展

第四章  创办蒙绥疫处

筹建蒙

调研工作

代理处长

发现牛羊疫病原

署长视察

第五章  辗转抗

撤至长沙

恢复蒙建制

梦断

返回故里

点滴家事

痴心不改

本投降

第六章  西北任职

一个烂摊子

独辟蹊径

西北安家

又遇困难

兰州解放

接受军管

家人变故

第七章  建设一所科技机构

新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

体设计师

不错人才靠引进

技术骨干靠培养

生物制品理念

规划兰州所的科研生产方向

中国部实验动物规程

劫后重生

第八章  灭天花——传奇“天坛株”

“天坛株”的守护神

普种“天坛株”天花疫苗

销毁“天坛株”

全世界消灭天花

“天坛株”的科研价值

警惕用天花作生物武器

第九章  为霞尚满天

家事国事

灵魂栖所

齐氏物语

天伦之乐

佳士有约

叶落归根

后记

内容简介:

齐长庆先生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创者,兽医科学家、发明家。他研制的“天坛株”痘苗毒种,为中国和消灭天花做出过很好的贡献。本书全面、客观记录了齐长庆先生为科学事业坚持不懈奋斗的一生。齐长庆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也是一个常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挫折。本书从齐长庆先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科学追求到天伦之乐、落叶归根,所记录的既是齐长庆先生的风雨人生,也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进步。

精彩内容:

    满族家庭
    1896年12月26,丙申年冬月甘二,朔风凛冽、草木萧瑟,成瑞的小儿子呱呱坠地。成瑞,祖姓喜塔腊氏,隶属于满八旗的镶黄旗,世授武职,13岁入职武行,武艺精湛,擅长马术,曾任咸丰帝神机营左哨马队教、营,因家中排行第二,帝呼其“马成二”,后以积功升任正阳门城门领,钦授蓝翎正四品,钦赐夫人领正四品夫人衔,后又特赐二品顶戴和花翎。不久,成瑞的族谱里,新添了一个喜兴的名字:长庆。
    长庆5岁那年,母亲送他到铺读书,只不过读了本三字经。铺里除了教授“人之初,本善”之外,还设有售糖豆、果品的零食摊。年幼的他不住这些甜蜜蜜的诱惑,用母亲给的买早点的钱,换了零食吃,同时还换来了甜蜜的痛苦:胃病。了小半年,他的胃病才接近治愈。后来,母亲依旧锲而不舍地送他去拔贡连先生的书馆,又读了一年书。
    1900年庚子之变后,北京有了学堂,于是1904年(光绪三十年),母亲将他送到老君堂的北京第六初小继续读书。
    长庆8岁时,父亲已经奉旨,照领全俸,在家养老。里,父亲板着一张威严的面孔和一副审慎的态度,绝不允许五个儿子在学业上稍有懈怠。儿子们均不敢在父亲面前有任何张八样儿,个个谨言慎行,按说老幺儿子长庆或许是个例外,然而父母也未曾偏疼偏爱过他。
    长庆11岁那年,家人呼唤父亲吃饭,这才发觉他老人家已然在睡梦中悄然离世。毫无心理准备的一大家子人,顿时失魂落魄、慌了手脚。家庭的责任和重担陡然落在了母亲和大哥的肩上。
    父亲突然故去,家里的生活渐拮据,母亲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朝廷发放的那点父亲微薄的抚恤金,她也愈发强势,不顾家人的怨言,一股脑儿地把属于各家名下的金银首饰和值钱物件,归拢于自己手头,统一存放、统一管理,以备万一。
    即便家中经济趋紧,母亲却从未闪过停歇孩子们学业的念头,她捧着喜塔腊氏的衣钵,执拗地督促几个儿子要学业有成。那时北京的学堂还是以读经为主,那些所谓的国文不过是改头换面的八股文,备科教材也大多是科举时代的内容。高等小学的校长多是翰林、进士,或者举人出身,而教师也多为秀才出身,内容还是原先换汤不换药的忠君爱国之说。
    说实话,长庆对四书五经毫无兴趣。教书先生也毫不留情地告知其母:“朽木不可雕也!”
    这句话激得劳心劳力培养儿子的母亲火气直蹿脑顶,急赤白脸地吼道:“你是想学那些败家子儿吗?成天提搂着鸟笼子过活,很后没吃没喝没人样吗?”
    受到斥责的长庆,心里会小声儿咕哝:“科举都废除了!” 
    母亲仿佛能听到似的,立马眼睛一睖,音调尖锐:“人活着,得有心气儿!”    母亲的尖声怒骂冲入耳鼓,可他的脑袋里飘荡的却是那些骑着高头骏马,潇洒自如地挥舞马鞭的八旗男儿。
    但很快,升腾的仰慕之情又被这些人的现实光景打了折扣:
    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连饭都混不饱,他们之前沉迷于踢球、斗蟋蟀、玩鸟、抽烟、喝酒、赌博、掷、摸骨牌,终无所事事,很终都走上了祸福自成的道路
    回过神来,他的眼睛迎面撞上了母亲犀利的眼神,在一股看不见的狂风席卷之下,他忙不迭地跑回书桌旁,不情愿地捡起令他生厌的书卷,一边安慰自己:“忍忍好了,忍忍好了!”一边扯着嗓子不知所云地念诵起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抚母亲的暴怒,息先生的断言,也静自己的天地。
    彼时疾言厉的母亲瞅着不成器的小儿子,不无困惑地跟家人念叨:“先生说长庆朽木不可雕也,可初小学制五年,这孩子只念了三年,报了北京高小,录取了150人,他排名第四,跳级念了高小,怎么成了块朽木呢?唉,别怨我嘴毒,呲嘚儿你们,不求你们拔尖儿,只求你们将来都能堂堂正正地养活自己个儿。”
    八旗没落
    “长庆15岁了,老大不小了,不能在家闲待着,得为将来做打算!”母亲忧心忡忡。
    1911年,辛亥爆发。14岁的长庆高小。在新旧制度的历史巨变中,失势的八旗子弟已经走向没落,那些没有,没有手艺,又无正业的八旗子弟,顿时落入饥寒交迫的窘境之中,有的旗人开始明里暗里的典当物件,即便光景好些的,也不外乎是当、做小贩,或者依靠儿女的赡养过活,很多八旗子弟不得不为混饱肚子,拉下脸面,干起了拉洋车和苦力的行当。
    长庆还记得父亲成瑞曾经说过:“咱们家是皇上亲自统领的镶黄旗,在满族八旗中属于上三旗。八旗原本骁勇善战,可后来怎么不成了?满族人进北京后,皇上把海子(北京南郊南苑)开辟成了一块皇家猎苑。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