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经济的未来之路/郎君一席谈 电子商务 郎咸 新华正版
  • 互联网经济的未来之路/郎君一席谈 电子商务 郎咸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互联网经济的未来之路/郎君一席谈 电子商务 郎咸 新华正版

8.3 1.7折 49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郎咸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49586035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37页

定价49元

货号705_9787549586035

上书时间2024-05-17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篇  互联网经济的未来之路
  章  大数据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
    一、大数据时代呼唤定制化生产
    二、互联网让产业链从“6+1”到“4+0”
    三、数据金矿还被遗忘在角落里
  第二章  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不是人人都能成功
    一、自媒体的本质是什么
    二、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会衰落,未来属于专业媒体
    三、现在有多少自媒体赚钱了?
    四、专业领域做到才能生存
  第三章  85后、90后主导体验式消费
    一、青年群体味决定电影票房
    二、购物进入青年群体主导的体验式消费时代
    三、从万达、三里屯到拉斯维加斯
  第四章  可穿戴智能设备在网络经济中大有可为
    一、apple watch出来以后,健康大数据成为可能
    二、大健康产业链颠覆传统寻医问药模式
    三、只有建立大健康产业链,才能患于未然
  第五章  互联网经济的下一个风
    一、优衣库与zara颠覆财富旧秩序
    二、互联网销售不是灵丹妙药
    三、互联网新价值洼地在制造业
    四、韩都衣舍学到了zara精髓
第二篇  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
  第六章  疯狂的网购与电商大战障眼法
    一、中国网购的花儿别样红
    二、电商大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闹剧
  第七章  如火如荼的o2o创业如何收场?
    一、o2o泡沫离破灭不远了
    二、互补型o2o是专享有生存价值的
    三、烧自己的钱下注o2o的百度
    四、十万分之一的成功几率
  第八章  互联网金融一夕遍地
    一、金融民营化的星星之火
    二、规模迈向万亿的余额宝
    三、让人又爱又怕的p2p
    四、红包风靡网络
  第九章  跨界并购何其多
    一、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
    二、哪些投资会受到资本市场认可?三类!
    三、偏离主营业务的投资必会受到唾弃
  第十章  货标签何时才能撕掉?
    一、白皮书风波
    二、的货地图与货经济学
    三、如何跨越冒伪劣的藩篱?
第三篇  “新经济”盛名难副。经济体内的虚火
  第十一章  马云――一个时代幸运儿的故事
    一、国有银行的问题给了空间
    二、小小商贸企业也渴望高效便捷服务
    三、办公室购物的职场亚
    四、没有马云。也会有李云、王云
  第十二章  电商之花盛开在实体经济的伤上
    一、从实体店的式微看阿里巴巴神话
    二、红火电商的背后,一将功成万骨枯
    三、阿里巴巴如何做到高效低价?
    四、优选效的物流体系。造!
  第十三章  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只是新形式的价格竞争
    一、小米的创新在流通领域。不在产品本身
    二、缺少创新,配方替代不了工艺
    三、小米与格力,谁会笑到后?
  第十四章  移动支付走红要感谢金融服务缺位
    一、夹缝里杀出来的
    二、中地版八达通何以夭折?
    三、美国的为什么长不大?
第四篇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与其国外同行
  第十五章  阿里与百度并购体量,apple与google并购远方
    一、马云多数的投资让人看不懂
    二、苹果和谷歌90%的收购都是技术储备
    三、谷歌从信息检索到高科技公司的并购转型之路
    四、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哪条路通向光明?
  第十六章  3q大战,商业之争不能行使垄断之恶
    一、互联网公司垄断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二、美国如何保护创新?
    三、国有垄断行业的边界在不与民争利
    四、反垄断的目的不是打击企业
  第十七章  苹果的闭环链与小米的硬件
    一、苹果打造“硬件+软件+内容”一体的“闭环经济”
    二、小米靠硬件,一招鲜吃遍天
第五篇  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基因
  第十八章  保护知识产权
    一、滞后于时代的商标法
    二、国外商战有何不同?
    三、草根的安卓系统何以能活命?
  第十九章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一、阿里与的联姻是否良缘?
    二、阿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规模经济
    三、虚实结合,打造体验经济
  第二十章  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什么问题?
    二、p2p场外配资引爆千股跌停
    三、p2p的现状与危机
    四、互联网金融有效监管三原则
  第二十一章  中国的创新之路
    一、美国对创新的激励制度
    二、欧洲的工匠制度
    三、中国需要开辟第三条创新道路

内容简介:

在共享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热的时代,互联网经济的未来路在何方?究竟这么多互联网企业的未来在哪里?其他行业又该如何进行互联网?    郎咸教授重新梳理了自己关于互联网经济的观点,写成了互联网经济的未来之路这本脉络清晰的大众经济读物。对于过去,他告诉大家哪些投资、o2o、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是要引以为戒的;对于现在,他分析靠前互联网巨头的制胜法宝,同时将其跟国外的互联网公司相比,指出它们的差别和距离;对未来,他要回答大数据为带来了什么,如何挖掘数据,如何走向4.0;自媒体会如何发展;未来是什么样的消费时代,该具备什么新思维;未来竞争的是什么;以及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制度环境,才能保障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郎咸,有名经济学家,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中文大学金融学客座教授。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经济到了很危险的边缘、郎咸学术文选、郎咸说系列、郎咸案例系列等。在金融学报、金融经济学报等靠前很好学术期刊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

精彩内容:

一、大数据时代呼唤定制化生产    2015年4月14,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成立,为靠前少有大数据交易台。大数据时代来临了。    什么叫大数据呢?各位请注意,消费者刷银联卡支付,交易的数据出来了;使用信用卡支付,消费的数据也出来了;使用电话通话,通信数据也出来了;使用、等各种应用软件上网,留下的信息都是数据;驾车出行有g定位,开车的数据也出来了。这是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通过这些现代的通讯工具,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数据量大到什么地步呢?我们用数据来说话:谷歌每天要处理24pb(拍字节)的数据,而1pb=1024tb(太字节),1tb=1024gb(吉字节)。设一部高清电影约1gb,那么谷歌处理的信息相当于2516万部高清电影,也相当于100亿本图书。到2013年为止,世界上存储的数据量约1.2zb(泽字节)(1zb=1024×1024pb),这个数据量是多大呢?如果把这1.2zb的数据都刻成光盘,将这些光盘摞起来,可以去月球5次。    而且,这些数据的积累,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呈现爆炸式的发展。互联网用户生活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社交、消费、娱乐等方面的信息,会大量地积累。再加上apple watch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互联网用户更多的个人隐私数据都可以被积累起来。因此,整个大数据的概念,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我想问一下从事制造业的朋友:通过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时代,会不会给我们的制造业带来一个崭新的机会呢?或者相反,会不会带来一个毁灭的打击?我告诉各位,移动互联网所推动的大数据时代一旦来临,可能将给我们的传统制造业带来毁灭的打击。所以,想和各位谈谈为什么会这样。我也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制造业提供一些新的思维,帮助制造业领域的朋友脱困,帮他们寻找一个崭新的未来。    请各位想一想,过去你是怎么买东西的?如有1000个人要买手机,比如买苹果的iphone手机,消费者会发现只有两个款式可选。这1000个人只能从这两个给定的款式中选择一款相对喜欢的手机。如果是去买马桶呢?消费者到商店去买马桶,同样会发现只有两个型号的马桶在销售,因此这1000个消费者,必须根据自己个人偏好,从这两个型号的马桶里面选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可是万一消费者体型较小怎么办?是不是应该选一个比较小号的马桶呢?如果消费者体型较大呢?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大号的马桶?但是统统没有。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只能从商家提供的两个型号里面进行选择。    我们中国的制造业目前都处在这个阶段,生产两部手机、两个马桶的阶段。当然了,这里的“两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实际的产品种类要多一点,但是终归是有限类型下的规模化生产制造模式。所以,我想跟各位提出一个新的思维。为什么德国和美国要推出4.0,我们中国要推出“”,也是要推动中国版的4.0 7简单地讲,推出4.0的目的只有一个,那是在移动互联网所促进的大数据时代下,让产品能够同时满足1000个人的需求。这是4.0很基本的精神。    既然谈到4.0,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一下:1.0、.2.0、3.0又分别是什么呢?先谈1.0。1.0是蒸汽机推动的机械化生产。当然1.0现在已经基本上从生产实践中退出了。2.0是电力推动的大规模生产。例如富士康的工厂,是我们所熟悉的流水生产线,每一个人做一个机械的动作,效率高、成本低。这是2.0。    3.0是通过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水再提升一个档次的规模化生产,使产品的生产效率、良品率、机械设备寿命都得到提高。换句话讲,也叫做无人工厂。富士康的部分工厂是无人工厂。可是请各位记住:尽管是无人工厂,但还是流水线生产。那是为了降低成本,必须有机械化的动作:你装一颗螺丝,我钉一个钉子。因此,整个流水线很多只能生产两个产品,比如说两个马桶,或两个手机。只有这样,才能将产品的生产成本压缩到大力度优惠。这是3.0。    可是,大数据时代一旦来临,催生4.0。如果我们的企业一直还处在3.0以前的阶段,未来则很难摆脱惨遭淘汰的厄运。而且我很遗憾地告诉各位,中国99.9%的企业都处于2.0的水,目前能达到3.0水的企业都是凤毛麟角,大概只有几家而已。不管你是处于2.0阶段,还是处于3.0阶段,由于你只能生产“两个型号的马桶”,你都会被淘汰掉。    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