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刑适用标准研究 法学理论 李风林 新华正版
  • 死刑适用标准研究 法学理论 李风林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死刑适用标准研究 法学理论 李风林 新华正版

26.5 4.6折 5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风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69949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92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732_9787519769949

上书时间2024-05-15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死刑适用标准概说

节死刑适用标准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一、死刑适用标准的概念

二、死刑适用标准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死刑适用标准的确立原则

一、观点评述

二、确立原则

第二章死刑适用标准的国际察

节国际公约中的死刑适用标准

一、《公民权利公约》与相关国际文件的规定

二、《第二项任择议定书》的规定

三、评议

第二节本的死刑适用标准

一、立法现状

二、死刑基准的形成——“永山事件”

三、启示

第三节美国的死刑适用标准

一、死刑适用于严重犯罪

二、死刑实际执行率低

三、制定《美国联邦量刑指南》

第三章死刑适用的一般标准

节死刑适用标准与刑事解释方法

一、刑法解释方法的现状分析

二、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解释进路

三、刑罚人道主义之提倡

四、刑事中法官释法的公众认同

第二节“罪行极其严重”的界说

一、案例引入:类似案件的不同命运

二、理论争端:“罪行极其严重”的不同解说

三、一条坦途:人格责任论之引入

第三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与“必须立即执行”

一、学界观点

二、归纳型案件处理参系统罪量评价体系之提倡

三、死缓减刑的适用

第四章死刑适用的具体标准

节死刑适用具体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主义的倾向

二、死刑适用标准缺乏统一、规范

三、量刑原则抽象、法定刑跨度大、弹条款多

四、受重刑思想影响,夸大死刑威慑力

五、受区域标准影响

第二节死刑适用标准与死刑裁量情节

一、死刑裁量情节的特点

二、死刑裁量情节的分类

三、死刑裁量情节的适用

四、死刑裁量情节适用的难点

五、对死刑裁量情节适用制度的反思

第三节死刑适用标准与民愤——以邱某某特大杀人案为例

一、民愤的两张面孔——感抑或理

二、民愤对死刑适用标准的影响——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博弈

三、出路与对策——制度的设计与完善

第四节死刑适用标准与刑事和解制度

一、死刑适用标准的原则与刑事和解

二、刑事和解在死刑适用标准中的运用

三、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构想

第五章死刑适用标准与证明标准

节外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概况

一、外情况

二、死刑案件证明独立标准的必要

第二节独立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一、基本思路

二、经办案件:从判处死刑到宣判无罪

第六章死刑适用标准与故意杀人罪

节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标准新思路

一、从小说《神木》谈起

二、用人格责任论的量刑标准分析

第二节故意杀人罪中不同情形下的死刑适用标准

一、民间纠纷致人案件

二、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案件

三、共同犯罪致人案件

四、雇凶杀人案件

五、教唆、帮助案件

六、同意杀人案件

七、激愤杀人的故意杀人案件

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第三节我国故意杀人罪的立法、改革方向

一、完善的必要

二、四个故意杀人案件的再审视

三、立法、完善方向

附:死刑废止论的法解说

一、我国死刑废止论的困境

二、死刑废止论如何走出困境

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出于死刑、严格死刑适用标准的目的,笔者通过吸收古今中外的理论成果,认为对死刑适用标准之“罪行极其严重”的认定,应引入人格评价机制,并对其引入合理进行了较充分论证,主张应加大人格因素在死刑量刑中的认定分量。人格因素之引入,亦将有利于界定“不是必须立即执行”与“必须立即执行之间的界限”,同时认为对之进行实证分析非常必要。以此为立论基础,以故意杀人罪为例,主张人格因素的作用应在死刑适用的具体标准中得到贯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