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库·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库·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

20 5.0折 40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静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2-31

楚河汉界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静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14367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2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西文明在近代的对撞加速了rf1国从传统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西方的音乐与教育体系东传到中国,逐渐受到士林的重视。西洋音乐由于被视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救亡”、“启蒙”、“教育”、“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问题深入互动,逐渐成为参与建设现代中国的重要角色。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库·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从一个全方位的“文化”视角来研究中同近代的“音乐”问题。在更深的意义上,作者希望可以进一步思考传统“乐教”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思考在对“安顿人心”缺乏关注的现代社会中,“音乐”可能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李静,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讲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诗乐文化、明清小说等方面的研究。现主持教育部“近代音乐文化编年”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参与编写《中国小说鉴赏》(教育部指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从梅花说到美》(四川天地出版社,2012年)、《礼乐无锡》(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以及《近代散文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等工作。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选题旨趣
第二节研究史概述,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本书各章说明

第一章近代音乐的“发生”——“音乐”重新进入“政”、“教”体系
第一节近代对音乐的重新“发现”
第二节近代的“音乐改良”
总结

第二章“尚武”的歌曲
第一节晚清的三部军歌
第二节近代“尚武”精神的提出
第三节“尚武”的乐歌创作
第四节近代音乐中的身体政治——“军国民主义”与学校音乐、体育教育

第三章俗乐改良——近代音乐改良的第二条道路
第一节《新小说》上的“杂歌谣”
第二节《绣像小说》上的“时调唱歌”
第三节近代音乐改良的第二条路线
第四节以民间曲调入学堂乐歌
附录近代期刊中的“歌谣”

第四章“文”、“白”之间
第一节“文”、“白”问题的初显
第二节“质直如话”的“教育唱歌”
第三节“古义微言”的“国学唱歌”
第四节“正体”与“别体”
第五节“文雅”:近代乐歌艺术性的诉求

第五章国歌的诞生——以民国国歌《卿云歌》为中心
第一节“国家主义”与晚清的爱国歌曲
第二节民国国歌《卿云歌》的诞生
第三节对中华民国的政治想象
第四节国歌品性之争:“右文”还是“尚武”
第五节歌词之争:“文言”还是“白话”
第六节曲谱之争:“中乐”还是“西乐”

第六章音乐作为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音乐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音乐作为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近代音乐带来的礼仪变化

第七章近代乐歌对“少年中国”的想象与塑造
第一节近代乐歌对新事物的宣传
第二节近代乐歌对新人格的塑造
第三节新人眼中的新世界
结语
附录1901-1918年乐歌集存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