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运营论:雷曼兄弟经营失败案例分析(精装全新未拆封)
  • 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运营论:雷曼兄弟经营失败案例分析(精装全新未拆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运营论:雷曼兄弟经营失败案例分析(精装全新未拆封)

8.8 1.0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云贤、何荣天、潘峰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a2.3

上书时间2024-06-17

枫叶书吧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云贤、何荣天、潘峰 著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4965127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2页
  • 字数 35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风险收益对应论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运营论:雷曼兄弟经营失败案例分析》是一部从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理论角度出发,严谨、翔实地剖析华尔街独立投资银行经营失败的研究报告。报告的首要目标在于归纳导致境外顶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命运终结的因素,并试图从中提取出一些有意义的运营经验、经营教训,以前瞻性地启发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综合性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运营论:雷曼兄弟经营失败案例分析》首先系统性地回顾了金融危机中独立投资银行时代的终结,粗线条地勾画出金融危机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独立投资银行接二连三或被收购、或倒闭、或转型的原因。这些原因大体上共同指向了固定收益业务线上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出现了问题:投资银行购买大量的次级贷款或不动产抵押贷款,以证券化的方式向市场分销。无疑,当美国次贷风险问题暴露后,“发起一分销”的证券化模式将风险传递到市场各个角落,系统性风险陡然加大。处于资本市场核心与纽带的投资银行在其中发挥了风险扩散器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陈云贤,1955年10月出生,福建上杭人,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广发证券创始人,后由商转政,曾先后任广东省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顺德区委书记,佛山市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广东省副省长。
1988年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后,曾先后受广东省委组织部和中组部派遣,赴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学习。
先后出版了《证券投资论》、《投资银行论》、《风险收益对应论》、《财政金融理论与实践探索》、《美国金融体系考察研究》、《超前引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等著作。

何荣天,1971年6月出生,福建上杭人,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曾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规划管理部风险管理业务主管、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现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1993年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陈征教授,在福建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1998年获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资助前往英国阿尔斯特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9年-2001年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系副主任、副教授,2001-2003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后进入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潘峰,1985年2月出生,贵州安顺人,西安交通大学理学博士,山东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曾在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从事投资银行学研究,研究领域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境外投资银行破产案例、信用风险衍生品设计。曾参与多个境内外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现为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员。
【目录】
1金融危机中独立投资银行时代的终结
1.1背景: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1.2贝尔斯登危机缘起于固定收益业务
1.3美林证券向固定收益买方业务转型失败
1.4高盛与摩根士丹利选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1.5MFGlobal倒闭与欧债危机
1.6危机高潮: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
1.6.1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始末回顾
1.6.2破产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1.6.3破产原因初探与事件逻辑梳理
1.7投资银行破产原因的研究综述:以雷曼兄弟为例
1.7.1公司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环境
1.7.2交易策略与资产配置
1.7.3金融市场信心对投资银行破产影响
1.7.4高管薪酬对独立投行风险偏好影响
1.7.5投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1.7.6其他角度的研究与综述小结
1.8风险收益对应论在案例分析中的要素与出发点
1.8.1注重资产结构与流动性特征
1.8.2考察证券组合投资与风险分散
1.8.3研究经济周期波动与投资决策
1.8.4分析风险收益对应管理与组织体系性
1.8.5案例研究的意义、目标与价值

2独立投行从金融中介走向全能交易商
2.1独立投行业务线深化与中介形态演化
2.1.1兼并收购业务主线下的纵深发展
2.1.2证券化业务主线下的纵深发展
2.1.3独立投行中介形态演化
2.1.4资产负债杠杆运营特征明显
2.2独立投行创新业务与发展趋势
2.2.1资本市场创新业务
2.2.2投资银行创新业务
2.2.3资产管理创新业务
2.2.4资产证券化业务
2.3独立投行金融危机中的资本运营特点与作用
2.3.1独立投行金融危机期间的经营业绩
2.3.2独立投行资本运营特征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2.3.3过度投机与金融产品异化
2.3.4表外实体融资下杠杆放大作用
2.3.5顺周期风险隐性累积作用
2.4美国投资银行经营的外部监管环境特点
2.4.1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历程
2.4.2金融危机前独立投行的监管背景——低利率与市场自由化
2.4.3当代美国投资银行业监管现状
2.4.4独立投行监管的两种困境
2.4.5股权激励与金融创新对监管的影响

3雷曼兄弟经营失败的风险收益对应论分析
3.1投资银行管理轴心的背离——风险收益非对称经营
……
4建立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发展模式
附录缩写词或简称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