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

30 7.7折 39 九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强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255

上书时间2024-06-26

丁老头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强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48069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2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是围绕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等问题,从哲学角度所概括、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后人对其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内容上,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双层结构(实践的底层结构和社会的表层结构),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和表层构架作为逻辑展开,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逻辑结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主要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和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表层构架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和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提供了思想的指南;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揭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从生态交往的角度分析了生态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解决方式。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概念分析

第一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萌芽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认识

    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初步认识

    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反思

  第二节  形成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视角解读

    一、《手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视角解读

    二、《形态》等对人与自然关系审视的唯物史观视角

  第三节  完善时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生态批判

    一、《资本论》从经济学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二、《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

    一、实践是自然观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一、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二、唯物史观视角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第三节  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

    一、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合理支配自然: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解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三个争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否是人类中心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否具有一致性

第三章  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二、法兰克福学派自然观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第二节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继承

    二、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从“绿化祖国”口号到“环境保护”国策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构架与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构架逻辑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起点

    二、双层构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展开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结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

    一、实践唯物的生态自然观

    二、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

    三、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表层构架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

    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

    三、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特征

    一、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

    二、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

    三、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意义

    一、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思想指南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航标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路径

    一、绿色科技的发展与管理的生态化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的生态变革

    三、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危机的解决

结语  增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自觉与自信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