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文论 “象” 范畴的发生研究
  • 先秦文论 “象” 范畴的发生研究
  • 先秦文论 “象” 范畴的发生研究
  • 先秦文论 “象” 范畴的发生研究
  • 先秦文论 “象” 范畴的发生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秦文论 “象” 范畴的发生研究

66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安竹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573

上书时间2024-06-18

丁老头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安竹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231808
  • 定价 57.00元
  •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发生学的角度将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研究推进到先秦时期“象”范畴的发生。研究“象”范畴的发生,需要追索“象”作为概念和思维活动的形成过程,其源起当溯源到人类鸿蒙初开之际。本书梳理了“象”由一个实指名词发展演变为一个哲学范畴、然后逐步增加文学蕴涵并终发展为独立的文论范畴的基本脉络。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视角入手,结合殷商宗教背景、周代礼乐文化考察了先秦时期“象”范畴的生成和创构。本选题认为“象”范畴的生成根植于先秦时期的尚象传统,象思维是其形成的逻辑起点,“象”这个字词义的泛化和哲学化是“象”由实指动物到泛指世间万象的重要转化,并在《老子》《庄子》《周易》那里实现的形而上的理论提升。《诗经》之“兴”则是“象”范畴在诗学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意象在生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对“象”范畴进行发生意义上的研究,是把握先秦时人思维方式、理论建构、话语表达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溯源工作中可以深刻认识到古代文论范畴的发生、创构、演变脉络及其所以然。
【作者简介】
李安竹,博士。本硕博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现工作于暨南大学。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甲骨文、日本甲骨学研究。

出版《管子》译注(合著)(中信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同步出版)。发表论文数篇,代表性作品有《论殷商龟卜之以“象”为卜》(《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六期,《论卦象的生成》,(《周易文化研究(第九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等。主持广东省课题一项。
【目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