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历史文化研究
  • 通化历史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化历史文化研究

30 3.5折 85 全新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经希军、邵汉明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502

上书时间2024-05-24

丁老头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经希军、邵汉明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4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90587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通化历史文化研究》由通化市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编纂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共十二章,系统阐述了通化地区的族系、都城、墓葬、松花砚、抗日联军、大通道等论题,内容设计充分考虑到横向与纵向、个别与一般等辩证关系,其所依据的史料、运用的方法、表达的观念,都有值得关注的特色,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通化历史文化诸要素的学术新著,也是东北地域文化研究中又一项值得关注的学术创新。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明初曙
一、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3.类型及特征
二、青铜时代
1.青铜时代
2.特征及类型
3.水平及影响
三、部族聚落
1.华夏文化流布
2.夫余文化南下
3.古代方国寻踪

第二章 秽貊族系文化
一、族系源流
1.族系溯源
2.形成发展
3.消解融合
二、文化始末
1.文化生成
2.文化繁盛
3.文化衰亡
三、文化特色
1.源远流长
2.多元会聚
3.遗产丰厚

第三章 高句丽都城文化
一、城名考证
1.丸都山城
2.国内城
3.尉那岩等城
二、都城文化流变
1.文化形成
2.文化兴盛
3.文化衰落
三、内容及特征
1.文化考量
2.军事思想
3.科学规划

第四章 高句丽墓葬文化
一、墓葬分布
1.区域划分
2.形制分析
3.碑文辑录
二、主要形制
1.积石墓类型
2.封土墓类型
3.壁画墓分期
三、文化特色
1.古墓折桂
2.多元融合
3.生动展示

第五章 肃慎族系文化
一、族系源流
1.族系溯源
2.族系形成
3.族系演变
二、文化始末
1.文化形成
2.文化发展
3.文化鼎盛
三、文化特色
1.兼收并蓄
2.化民成俗
3.后出转精

第六章 清代松花砚文化
一、松花砚“三考”
1.产地考
2.创制考
3.命名考
二、清人的松花砚赏鉴
1.诗赋讴歌
2.歌行吟诵
3.铭文赞叹
三、文化特色及当代传承
1.精英文化
2.皇家文化
3.当代传承

第七章 农猎文化
一、形成发展
1.文化萌生
2.文化辉煌
3.文化没落
二、近代转型
1.清末复苏
2.民国发展
3.日伪变异
三、基本特征
1.不对称发展
2.塑造性作用
3.资源性依赖

第八章 商业文化
一、商业文化源流
1.酝酿萌生
2.发展衰微
3.近代转型
二、商业文化内容
1.商会组织
2.商业道德
3.品牌字号
三、商业文化特色
1.源远流长
2.多元融合
3.创新发展

第九章 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流变
1.文化生成
2.文化发展
3.文化传承
二、民俗文化内容
1.饮食文化
2.服饰文化
3.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民俗文化特色
1.地域特色
2.民族特色
3.时代特色

第十章 宗教文化
一、本土信仰的留守
1.佛教传播
2.道教传播
3.萨满教发展
二、外来宗教植入
1.基督教
2.伊斯兰教
3.神道教
三、宗教文化特征
1.政教结合
2.中外汇聚
3.天人之间

第十一章 抗联文化
一、抗联文化的形成发展
1.时代背景
2.文化形成
3.文化发展
二、抗联文化的丰富内涵
1.文化学习
2.文艺创作
3.思想宣传
三、抗联文化特色意义
1.鲜明主题
2.地域特色
3.时代价值

第十二章 丝绸之路与“大通道”
一、东北及东北亚丝路今昔
1.酝酿及形成
2.发展及转型
3.影响及启示
二、通化地区丝路发展及影响
1.发展时期
2.时空布局
3.积极贡献
三、面向21世纪的丝路建设
1.建设新机遇
2.建设新挑战
3.建设新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