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35 4.3折 82 全新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显一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21

上书时间2024-04-18

丁老头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显一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71512
  • 定价 8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71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中国道教研究的好多领域,经过几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中国道教”的学术研究,就在中国!然而,比起国外学者,特别是西方专家学者,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宗教”的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我们的“中国道教”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些薄弱或欠缺,有的领域甚至还有“空白”。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就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和空白地带之一。潘显一教授主持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即将出版,作为他的导师,阅读这近80万字的书稿,甚感欣慰:这是一部填补中国道教研究空白的优秀作品,是他用专著《大美不言——道教美学范畴论》勾画了道教美学思想范畴框架之后,再用十多年的辛苦和汗水换来的道教学和中国学的又一丰硕成果。
【目录】

前言道教美学思想史在中国传统美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道教美学思想的文化史价值
二、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三、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绪论道教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嬗变
一、道教美学思想的渊源
二、美学思想从道家到道教的嬗变
三、道教美学思想及审美文化的成熟
四、道教美学思想“三教融合”趋向的形成
五、道教美学思想的鼎盛与分化
六、明清道教美学思想的世俗化及提升

第一章道教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前道教时期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至道一至美”:道教核心美学观渊源
一、“道一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
二、“道一美”的“不可见”与“可见
三、“玄”、“一”:“道一美”之别称
第二节“大德日生”:道家“生一美”观的宗教化
一、“道在养生”:“大德曰生”的通俗的美学解释
二、“贵生”、“乐活”:追求生命现实美的观点
三、从“惜生畏死”到“养气全身”:“生一美”的主观性
第三节“至善一至美”:儒道互补的伦理美学观的形成
一、“善”即“美”:道家伦理美学思想及其宗教化
二、“忠”、“孝”:道教伦理美学的核心
三、“仁慈”、“博爱”:道教人格美、心灵美的观点
第四节道家“仙真”到道教“神仙”:美学人格理想的蜕变
一、“仙”:可学致的美学理想人格
二、“真”:道教理想人格美
三、“朴”:到达道教人格美的阶梯
第五节先秦其他思想派别与道家美学思想
一、墨子“非乐”美学思想
二、韩非子“画犬马难”艺术美学观
三、《乐记》的“音生人心”艺术美论
第六节《易经》美学对道教美学的影响
一、“阴”与“阳”对举的美学观
二、“刚”与“柔”相推的形象说
三、“变”与“通”统一的美学论
四、“神”与“几”相交织的美学思维论
五、“中”与“和”为中心的平衡美
六、“象”与“意”统一的美学观
第七节《淮南子》的汉代新道家美学思想
一、“一”为至“美”:美的本体论
二、“西施毛嫱,其好美均”:多样美论
三、“靥确在颊则好”:适宜美论
四、“小恶不足妨大美”:美的本质与加工
五、“形、气、神”艺术美论
第八节《河上公章句》与《想尔注》美学思想之一: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变
一、内藏美好,外在质朴:道家一道教人格美
二、“文饰”与“质朴”:“凡一圣”人格差异
三、除嗜欲、守清静:“道人”审美心理修养
四、“五色”与“五音”:与“圣”仙人格相悖
第九节《河上公章句》与《想尔注》美学思想之二:“道一美”妙不可言
一、“道美大之”:道美的非感性特点
二、“道一美”:无形无象且难得
三、“浮华”之文:有悖“道一美”观
四、“情欲文饰”:大乱之源
五、“道一美”:文艺的无用之用

第二章道教美学思想的形成:魏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一节《太平经》的“寿一美”思想
一、以“寿”为“善”(美),以“活”为“乐”的美学观
二、“与元气比其德”:“寿一美”之最高目标
三、“爱气,尊神,重精”:修道与审美双重超越
第二节《太平经》的伦理美学思想
一、道即“神”:伦理的人(仙)格美观点
二、“喜乐者,乃道德之门”:伦理化美感论
三、“天地之至情”:伦理化美学情趣论
第三节《太平经》的文艺美学思想
一、“出真文”:对真善美的呼唤
二、“弃除邪文巧伪”:对假恶丑的批判
三、“乐盛刑绝”:文艺美学价值观
四、“音声者,乐之语谈”:艺术美规律探索
第四节葛洪的神仙美学思想
一、“仙”:可学致的理想美人格
二、“真”、“朴”:神仙品格之美
三、“绝迹幽隐”:融冶自然美与神性美之途
第五节葛洪的“道一美”观
一、以“玄”代“道”之美学史意义
二、“一”之美:物性到神性
三、“大德日生”:生命的美学解释
第六节葛洪的道教文艺美学思想
一、“文非余事”:以“文”行“道”的主张
二、古书“未必尽美”:文艺美学发展观
三、“众色乖而皆丽”:文艺美的多样性观点
第七节陶弘景道教美学思想
一、“炼形莹神”:陶弘景的“生一美”观
二、“游心忘形”:陶弘景的环境美学思想
三、“手随意运”:陶弘景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三章道教美学思想的兴盛之一:隋及初唐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一节成玄英美学思想之一:生命美学思想
一、“虚通至道,无始无终”:“道美”的特点
二、“道通生万物”:“生一美”的实质
第二节成玄英美学思想之二:“知足止分”的内在修养美
一、“形逸神凝”:人格美的追求
二、“养中和臻长生”:平和的心性美
三、“积德”与得道:内在美要求
第三节成玄英美学思想之三:“自然大冶”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天道运转,覆育苍生”:自然之“大”美
二、“物我平等”:天道之“大”爱
三、“人天不二”:和谐美
第四节成玄英美学思想之四:文艺美学思想
一、“物我兼忘”:审美观照活动
二、“言以传意”:“妙理”文质观
三、“动乐音以和性”:音乐美学思想
……
第四章道教美学思想的兴盛之二:盛唐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五章道教美学思想的兴盛之三:唐末五代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六章“三教融合”的趋势:北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七章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一:南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八章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二:金元时期的全真教美学思想
第九章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三:金元时期的正一派美学思想
第十章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四:南宋金元时期的绘画美学思想
第十一章道教美学思想的世俗化及提升: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结语道教美学思想的文化史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