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
  • 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
  • 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
  • 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

90 九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骋骋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O638

上书时间2023-09-06

丁老头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骋骋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66401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21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外部失衡是结果,内部失衡是原因,外部失衡最终又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到内部失衡。从单个国家来讲,一国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之所以出现不平衡,分别可以从一国国内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上找到原因。当前的国际收支失衡与金融体系有关。作者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前一年就预言美国长期形成的国际收支赤字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演变成金融危机。从短期来看,无论用支出增减型,还是支出转换型政策都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的国际收支失衡,而只能通过结构性的政策进行长期调整。
【作者简介】
  丁骋骋,男,1974年8月生,浙江新昌人。1996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3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等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07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目录】
代序
前言
第一章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要点与不足
四、逻辑结构与写作安排

第二章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及原因:文献综述
一、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三、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形成的原因
四、简要评述
(一)关于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述
(二)关于分析方法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金融体系差异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一、金融体系分类及十年来经历的变化
二、金融体系差异与证券资本流动
(一)理论假定及微观解释
(二)来自工业化国家的实证检验
三、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的内在关系
(一)CAKA模型
(二)来自工业化国家的实证检验
四、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四章法律制度差异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一、法与金融:一个文献综述
二、法律制度、金融体系和国际收支失衡
三、理论模型
四、在LLSV基础上的进一步实证
五、本章小结及启示
附录:理论模型命题一到五的证明

第五章国际收支失衡的可持续性及其调节
一、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可持续性
(一)关于可持续性的争论
(二)美国的“三赤字”分析
二、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一)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般政策
(二)调整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措施
三、我国政府的选择
四、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六章金融体系与我国的国际收支
一、我国的金融体系及存在问题
二、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结构性原因
(一)经常账户顺差反映的经济结构问题
(二)资本账户顺差反映的金融结构问题
三、龙象之争:中国与印度之比较
(一)中印国际收支之比较
(二)中印金融体系之比较
(三)简要评述
四、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的国际收支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利用外资概况
(一)全球的国际资本流动
(二)我国利用外资概况
二、外国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
(一)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绩效
(二)外国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比较与联系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我国的实证
四、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八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