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主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 作者 托马斯·赫斯维克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的设计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本主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 作者 托马斯·赫斯维克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的设计者

这是本关于建筑的人本主义宣言,它将改变你观察和思考周围世界的方式!而以人为本的建筑不仅会改变我们城市的面貌,也将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本书中,作者站在普罗大众的视⻆,用过路人的身份,对我们周围那些在日常生活之中与我们互动的建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希望我们从功能与效益的狂欢中醒来,去看到那些心灵的脆弱和肉体的速朽。他呼吁我们向以人为本的本质回归,去关注每一个人的真实体验。

72 5.7折 126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ISBN9787500177807

出版时间2024-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6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6元

货号9787500177807

上书时间2024-06-19

北京大地书苑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脑洞大开的创意使其作品受到广泛认可,涵盖了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他凭借人类的自觉以及对美学的独特理解,使其作品摆脱了俗套而无趣的陈旧规则,并改变了我们城市的天际线。在他的带领下,赫斯维克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也在持续为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注入无限的趣味与魅力,他们的项目作品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种子圣殿”、BFC外滩金融中心、天安千树、西岸漩心、西安“生命之树”、伦敦奥林匹亚中心、卸煤场、谷歌总部湾景城园区、纽约哈德逊河上的小小岛、灯笼屋等等,无不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艺术思维和精湛技艺。

编辑推荐

这是本关于建筑的人本主义宣言,它将改变你观察和思考周围世界的方式!而以人为本的建筑不仅会改变我们城市的面貌,也将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本书中,作者站在普罗大众的视⻆,用过路人的身份,对我们周围那些在日常生活之中与我们互动的建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希望我们从功能与效益的狂欢中醒来,去看到那些心灵的脆弱和肉体的速朽。他呼吁我们向以人为本的本质回归,去关注每一个人的真实体验。这不仅为我们周围的建筑带来了新的讨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将其变为现实的愿景和工具。

本书卖点

1.作者本人及其作品知名度高

托马斯·赫斯维克,是国际建筑界的璀璨明星,被誉为“当代达·芬奇”其作品遍布全球,备受赞誉。《人本主义》一书,集结了他多年来对艺术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位建筑大师及其作品的绝佳窗口。

2.对当今“并不现代”的建筑进行反思

在《人本主义》一书中,赫斯维克大胆质疑了当今建筑界的一些“现代”观念,指出许多建筑虽冠以现代之名,却忽视了人性与情感。他的反思深刻而独到,为读者揭示了现代建筑背后的复杂面貌和愚蠢逻辑,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建筑的真正面貌。

3.详细剖析当代建筑的无聊所在

赫斯维克在书中详细剖析了当代建筑的无聊之处,从思想到追求、形式到逻辑、材料到技术等等,他从诸多方面对无聊的建筑进行了总结。他的剖析鞭辟入里,直戳当代建筑的痛点,让读者对现代建筑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激发了我们对未来建筑的无限想象。

4.反抗现代主义以其功利性将人异化

赫斯维克在《人本主义》中猛烈抨击了现代主义的功利性,认为这种观念导致了人的异化,使建筑失去了应有的温度与情感。他呼吁人们回归建筑的本质,以人为本,关注人性与情感,创造真正属于人的空间。

5.向人的自性价值回归

本书深刻反思现代建筑的异化,揭示其对人类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冷漠。作者呼吁建筑应回归人本主义,激发情感,承载文化,反映个性,而非单纯的功能与效益。书中不仅剖析问题,更提出解决方案,倡导公众、建筑师、规划者共同推动建筑的人性化变革。这是对人的自性价值的重新发现与尊重,也是对建筑真谛的深刻领悟。

名人推荐

管涛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会从大衰退陷入真正的大停滞吗,还是衰退和通胀相互更替?经济学界对此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书作者为这一颇具意义的理论探讨贡献了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思路。

《人本主义》是一部杰作。它在平静中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愤怒、激情,严谨而有说服力。这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兼具激励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作品。

——诺瑞娜·赫兹(Noreena Hertz)

托马斯·赫斯维克以柔和而有力的方式改变了我们对建筑的看法……他用简洁而考究的话语号召我们以人为本。

——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人本主义》一书超越了所有的国界、文化和专业领域……它敦促我们地球上的所有人庆祝生命。

——片冈真实(Mami Kataoka)

一本社会与经济领域的巅峰之作。

马克·卡尼(Mark Carney)

《人本主义》认为,我们必须将公共价值和快乐带回建筑世界。

——玛丽安娜·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人本主义》一书激起了我呼吁多年的紧急公共探讨。

——特里·法瑞尔爵士(Sir Terry Farrell)

这本书将帮助沮丧的普通人和社区看到什么是可能的。

——大卫·拜恩 (David Byrne)

创意奇才。

——托尼·法戴尔(Tony Fadell)

这本书将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

《人本主义》为如何建造以人为本的建筑提供了有效建议,也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迈克尔·布隆伯格(Mike Bloomberg)

这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指南,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容忍没有灵魂的建筑,并告诉我们应当如何改变这一点。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内容简介

建筑不仅仅为人类遮风避雨,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身心健康。在这个精神追求多元化的时代里,城市却充斥着司空见惯的高楼大厦和千篇一律的密集住宅。这些同质化的建筑缺乏灵魂,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也使城市生活变得空洞乏味。那么,我们如何看见另一种可能?

在这本书中,托马斯·赫斯维克向我们解答了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一场“灾难”的真相——我们的城市正被建造得对人类的体验充满敌意。凭借三十年来设计优美而创新的建筑的经验,以及引用当代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他深入地分析了我们周围的现代建筑让人生病、感到不快,甚至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并阐述了我们如何才能让建筑更好地造福于人。

在他看来,以人为本且有趣的世界并非遥远的海市蜃楼。通过将人类情感重新放在设计过程的核心,我们所改善的不仅是城市的面貌,也是生活其中的人们的实际体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