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辆电车
  • 最后一辆电车
  • 最后一辆电车
  • 最后一辆电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后一辆电车

小说的二位作者梁晨和无相中,具名为无相的是潘贵发同志,也是小说的主要构思和起草者。是潘贵发同志年轻时所接触电车公司工人生活所累积的生活体验而创作。报社编辑指定了具名“梁晨”的作者修改润色,并在新民晚报上连载发表,潘贵发为小说的发表取了个笔名“无相”。小说在新民晚报1984年4月23日至1984年7月1日的《夜光杯》栏目连载70天。现在从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新民晚报上摘取后汇集成册,便于阅读。

25 25 九五品

库存2件

上海虹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晨 无相

出版社自印

出版时间2020-11

印刷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页数75页

字数65千字

定价25元

上书时间2021-01-0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小说的二位作者梁晨和无相中,具名为无相的是潘贵发同志,也是本书的主要构思和起草者。潘贵发同志青少年时就随父亲从无锡来上海,由于其父亲来上海后进入当时的英商电车公司做卖票使得潘贵发平时会经常去常德路的电车公司,接触了不少卖票,也了解了电车公司卖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潘贵发年轻时在旧上海没有固定工作,在静安寺路口摆了个书报摊卖一些报纸还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潘贵发在卖报时接触了进步书刊,接受了新思想,在1948年成为上海地下党的一员并在解放初进入上海人民书报社。解放后在先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原上海印刷机械一厂工作。由于青年时就患了肺部疾病,身体一直虚弱,所以在文革开始后就陆续病假,在家休息。潘贵发一生没有在正规学校读过书,但他一直有勤学的习惯。在家休息期间,自学了国语、英语、书法,对新生事物怀有深厚兴趣。在晚年,潘贵发萌生了把旧上海电车公司的一些故事写成小说,使这些带有历史印迹的生活情景保留下来。其克服了自己身体不佳,还有自己也从未写过小说等困难,趴在桌上写出了这篇反映旧上海电车公司卖票等工人群众和日本大板、英国大板及其走狗斗争,争取自身权益的小说。内容简介:本书描写旧上海电车工人的贫苦生活,以及和日本大板,英国大板及其爪牙作斗争的小说。小说以生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旧上海时期的电车工人真实生活的点滴,以及早期上海底层百姓的市井烟火,充满着当时历史的画面和满满的回忆。是潘贵发同志年轻时所接触电车公司工人生活而累积成的生活体验而创作。报社和出版社的同事和朋友也提供帮助,报社编辑指定了一位具名“梁晨”的作者为本书修改润色,并在新民晚报上连载发表,还请了方瑶民、金稼仿二位画家为此画了插画,给小说增色不少。潘贵发为小说的发表取了个笔名“无相”。小说发表在新民晚报1984年4月23日至1984年7月1日的《夜光杯》栏目,连载70天。36年过去了,为了使这篇小说完整的保留,现在从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新民晚报上摘取后汇集成册,便于阅读。小说里用了旧上海的地名以增强了历史感,同时小说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沪语衬托了海派的市井文化;为此尽量加上些注释,以帮助阅读时理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