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并、收购与公司重组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兼并、收购与公司重组

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超时赔付

11.91 2.1折 56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帕特里克A.高根(Gaughan P.A.) 著;朱宝宪、吴亚君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111148319504

上书时间2024-06-11

才华有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帕特里克A.高根(Gaughan P.A.) 著;朱宝宪、吴亚君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0
  • 版次 1
  • ISBN 9787111148319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5页
【内容简介】
  《兼并收购与公司重组(原书第3版)》这本书曾获得美国出版商协会授予的年度最佳图书奖。在这次最新修订的第3版中,帕特里克A高根从新的视角出发,对并购艺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并购的策略与机制,并且说明了如何处理公司重组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作为一本实用的综合性参考书,本书几乎关注公司现今运用的所有重组类型。从并购到剥离与合资,从杠杆收购到资本结构调整等内容。新版列入了并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近发生的案例,不仅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释了这些交易,还考虑了经济、法律、税收的监管等其他因素。作者以专业性和国际性的眼光分析并购的动机,并且提供了实施或防御敌意收购最好一的攻防策略,并从管理层和股东的不同角度出发解释这些方法,从财富变化的角度强调不同的策略对于股东的影响。

  最新的第3版也重新检验了重组对于新一代公司的价值,并且深入介绍了评估上市公司和私人持有公司时所使用的方法。此外,书中所附简单易懂的图表对于阅读非常有帮助。

  本书适于EMB学生、相关专业学科的本科、研究生学习使用,同时也为精明的公司经理们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A.高根,是经济模型研究协会主席,美国费尔利迪金森大学商学院经济金融学教授,在并购和其他经济金融领域有许多著作和文章,他积极投身于并购的商业评估实务和其他相关应用,多年从事并购的研究生教学工作,是多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顾问。

  朱宝宪,男,1954年12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北京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获学士学位;1983年9月-1985年12月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统,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国际金融与贸易系教授。曾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士进修金融市场课程,赴美国道琼斯公司研究股票指数的编制,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进修投资学公司并购课程和参加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讨论班。多年来写作并翻译了多种著作和译作,比较主要的有主编《中国并购评论》,著《投资学》《金融市场》、《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投资学》《国际经济学》,译《工商管理词典》、《投资学》等。 
【目录】
译者序

译者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并购的背景知识

第1章绪论

1.1定义

1.2交易估价

1.3并购类型

1.4并购动因

1. 5并购融资方式

1. 6并购专家

1.7杠杆收购

1. 8公司重组

1.9并购谈判

1.10并购审批程序

1.11简易并购

1.12股票冻结和少数持股者的应对措施

1.13购买资产与购买股票的比较

.1.14卖方的债务

1.15资产收购的优势

1.16资产出售

1.17买壳上市

1.18控股公司

1.19合资

1. 20战略联盟

参考文献

注释

第2章并购史

2.1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1904年

2.2第二次并购浪潮,1916—929年

2.320世纪40年代

2. 4第三次并购浪潮,1965—1969年

2.520世纪70年代的并购创新

2.6第四次并购浪潮,1981—1989年

2.7第五次并购浪潮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3章法律体系

3.1概述

3.2与兼并、收购和股权收购相关的法律

3.3证券交易法

3. 4业务判断准则

3.5反托拉斯法

3.6美国在第五次并购浪潮时的

反托拉斯执法行动

3.7衡量集中度和定义市场份额

3.8欧洲的竞争政策

3.9州立反托拉斯法

3.10对内部交易的监管

3.11公司披霹并购谈判内容的义务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4章并购战略

4.1发展

4.2协同效应

4.3多元化

4.4经济动机

4.5收购中的“虚荣”假设

4.6其他动机

4.7税务动机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二部分

敌意收购

第5章反收购的措施

5. 1管理壁垒假说和股东权益假说

5.2预防性的反收购措施

5.3改变法人的注册地

5.4主动的反收购措施

5.5反收购信息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6章并购策略

6.1初步收购步骤

6.2股权收购

6.3公开市场认购和街道清扫

6.4股权收购与公开市场认购的优势

比较

6.5代理权之争

6.6美国自由选举协会的任务

6.7代理权之争和股权收购的结合

6.820世纪90年代的代理权之争和

收购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三部分

杠杆交易

第7章杠杆收购

7.1杠杆收购的历史趋势

7.2上市公司的成本

7.3管理层收购

7.4杠杆收购程序

7.5为杠杆收购融资

7.6非担保杠杆收购公司的资本结构

7.7杠杆收购融资的来源

7.8杠杆收购基金

7.9杠杆收购企业

7.10杠杆收购对象财务分析

7.11杠杆收购给股东带来的回报

7.12部门收购给股东带来的回报

7.13杠杆收购的效率收益

7.14反向杠杆收购

7.15管理层收购中利益的冲突

7.16财富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

7.17对债权人的保护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8章垃圾债券

8.1历史

8.2投资银行与垃圾债券融资

8.3垃圾债券市场的演变成长

8.4债券评级系统

8.5失败的收购项目与债券评级

8.6z分数和zeta分析:债券信用等级之外的另一种信用评估方式

8.7垃圾债券研究

8.81980—1994年的垃圾债券回报率

8.9分散化垃圾债券投资

8.10垃圾债券投资组合的风险

8.11银行贷款融资与垃圾债券融资

8.12垃圾债券与“绿票讹诈”

8.13影响垃圾债券融资的监管规定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9章员工持股计划

9.1员工持股计划的历史发展

9.2计划种类

9.3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

9.4杠杆员工持股计划与非杠杆员工持股计划

9.5员工持股计划在公司财务领域的应用

9.6员工持股计划股份的投票权

9.7员工持股计划与现金流

9.8员工持股计划中股票投入的估价

9.9员工持股计划的避税条件

9.10员工持股计划的看跌期权

9.11股利支付

9.12员工持股计划与股票的公开发售

9.13员工持股计划与员工风险

9.14员工持股计划与证券法

9.15lesop的税务收益

9.16员工持股计划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9.17lesop的缺陷

9.18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绩效

9.19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反收购策略

9.20员工持股计划与股东财富

9.21员工持股计划与杠杆收购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四部分

公司重组

第10章公司重组

10.1剥离

10.2剥离与分立的程序

10.3出售交易的财富效应

10.4股权出售

10.5自愿清算(或主动破产)

10.6追踪股票

10.7挂牌有限合伙企业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11章破产重组

11. 1企业经营失败的种类

11.2经营失败的原因

11.3破产趋势

11.4破产法律

11.5重组与清算

11.6第11章重组程序

11.7第11章破产对债务人的好处

11. 8公司规模与第11章破产的好处

11.9预先打包破产

11.10非破产自愿协议

11.11公司控制权和违约

11.12清算

11.13对危机公司证券进行投资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五部分

并购估价

第12章财务分析

12.1敌意收购与善意收购:财务数据的获得

12.2资产负债表

12.3收益表

12.4现金流量表

12.5财务报表分析与计算机软件

12.6财务比率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13章公众持股公司的估价

13.1估价方法:科学还是艺术

13.2一种反收购防御策略:管理价值

13.3股票估价方法

13.4股票的变现能力

13. 5定义收益指标

13.6预测方法

13.7财务估价方法

13.8优先股资本成本

13.9普通股资本成本

13.10市场如何确定折现率

13.11控股贴水

13.12股票兑换交易估价

13.13交换比率

13.14固定股票数量与固定股票价值

13.15跨国收购与股票兑换交易

13.16价值基准

13.17理想的收购对象的财务特征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14章私人持有公司的估价

14.1公众持股公司估价与私人持有公司估价的差异

14.2报告收入的差异

14.3重塑收益表:调整流程举例

14.4最常用的估价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第15章税务问题

15.1财务会计

15.2应纳税交易与免税交易

15.3股票对换交易的税收影响

15.4逐步提高资产税基

15.5税收法律的变化

15.6税务在并购决策中的角色

15.7税务为管理层收购带来价值

15.8其他税务问题

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词汇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