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第二卷)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学(第二卷)

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超时赔付

38.95 4.4折 88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黑格尔 著;朱光潜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9787301280928013

上书时间2023-08-17

才华有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黑格尔 著;朱光潜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80928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496页
  • 字数 343千字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美学的经典著作,是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著,且自从翻译到中国以来,对中国学术界和艺术界的相关学者及普通大众都有很大的启发。 

  《美学(第二卷)》中,黑格尔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继而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核心观点,探讨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理念与理想,同时对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艺术类型进行了分析,也从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诗等艺术门类进行了具体阐述。 

  此版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突出了以下三大亮点:(1)对畅销几十年的经典版本进行了形式创新,精选近300幅精美高清彩色插图贯穿其中,插图内容涉及建筑、雕刻和绘画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与文本直接相关,适合大众阅读;(2)对之前版本中个别印刷错误及译误进行了更正,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黑格尔的美学思想;(3)特邀国内知名美学专家审读,并保留对大量专业术语的注释,降低阅读门槛,非研究人员的读者也可轻松阅读。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人类思想史上的不朽人物。他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他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但在他的哲学中,存在着体系和方法的矛盾,他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终于窒息了其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在美学上,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美学》《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等。 

  译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别名孟实,安徽桐城人。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他成就卓著,著有经典读物《谈美》《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等书。在著述的同时,他还翻译了大量美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如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维柯的《新科学》等,以上著作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录】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序论/2 

第一部分 象征型艺术 

序论 总论象征型艺术/10 

1.象征作为符号/12 

2. 形象和意义之间部分的协调/13 

3. 形象和意义之间部分的不协调/13 

a. 象征的暧昧性/14 

b. 神话和艺术中象征表现方式的暧昧性/17 

c. 界定象征型艺术的概念/22 

4.题材的划分/27 

a. 不自觉的象征/32 

b. 崇高的象征方式/34 

c.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36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38 

A. 意义和形象的直接统一/40 

1.古波斯教/42 

2.古波斯教的非象征性/48 

3. 古波斯教的掌握方式和表现方式的非艺术性/50 

 B. 幻想的象征/ 53 

1.印度人对梵天的理解/56 

2. 感性,漫无边际性和人格化的活动/58 

3.净化与忏悔的观念/72 

 C. 真正的象征/74 

1. 埃及人关于死的观念和表现:金字塔/86 

2.动物崇拜和动物面具/90 

3. 完整的象征:麦姆嫩、伊西斯、俄西里斯和狮身人首兽/92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98 

A. 艺术中的泛神主义/103 

1.印度诗/105 

2.伊斯兰教诗/108 

3.基督教的神秘主义/113 

B. 崇高的艺术/114 

1.神作为创世主和世界主宰/116 

2.抽去神的有限世界/118 

3.人的个体/119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122 

A. 从外在事物出发的比喻/128 

1.寓言/129 

2.隐射语、格言和宣教故事/139 

a. 隐射语/139 

b. 格言/141 

c. 宣教故事/142 

3.变形记/143 

 B. 在形象化中从意义出发的比喻/149 

1.谜语/151 

2.寓意/153 

3.隐喻,意象比譬,显喻/159 

a. 隐喻/159 

b. 意象比譬/166 

c. 显喻/169 

C. 象征型艺术的消逝/184 

1.教科诗/186 

2.描绘诗/188 

3.古代的箴铭/188 

第二部分 古典型艺术 

序论 总论古典型艺术/194 

1. 古典型艺术的独立自足性在于精神意义与自然形象互相渗透/202 

2. 希腊艺术作为古典理想的实现/209 

3. 艺术创作者在古典型艺术中的地位/212 

4. 题材的划分/217 

第一章 古典型艺术的形成过程/220 

1.贬低动物性的东西/224 

a. 动物供祭(牺牲)/224 

b. 狩猎/226 

c. 变形/227 

2.旧神和新神之间的斗争/241 

a. 神谕/245 

b. 旧神与新神的差别/247 

c. 旧神们的挫败/260 

3. 否定过的旧神因素以肯定的方式保留在新神体系里/265 

a. 秘密教仪/267 

b. 保存在艺术表现中的旧神/268 

c. 新神们的自然基础/271 

第二章 古典型艺术的理想/280 

1.总论古典型艺术的理想/282 

a. 理想起源于自由的艺术创造/282 

b. 古典理想中的新神们/289 

2.个别神的体系/297 

a. 个别神的多样化/297 

b. 缺乏系统的分类/298 

c. 多神体系的基本性格/299 

3.诸神各别的个性/302 

a. 个性化所用的材料/303 

b. 对伦理基础的维护/318 

c. 转向秀美和悦人的魔力/319 

第三章 古典型艺术的解体/321 

1.命运/322 

2.神由于拟人而解体/324 

a. 缺乏内在的主体性/325 

b. 向基督教的过渡作为近代艺术的题材/328 

c. 古典型艺术在它自己领域里解体/333 

3.讽刺/337 

a. 古典型艺术解体和象征型艺术解体的区别/337 

b. 讽刺/338 

c. 罗马世界是讽刺的土壤/340 

第三部分 浪漫型艺术 

序论 总论浪漫型艺术/346 

1.内在主体性的原则/348 

2.浪漫型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因素/350 

3.内容与表现方式的关系/359 

4.题材的划分/364 

第一章 宗教范围的浪漫型艺术/366 

1.基督的赎罪史/372 

a. 艺术在这里好像是多余的/373 

b. 艺术也必然要参与/374 

c. 外在显现中的偶然的特殊因素/374 

2.宗教的爱/380 

a. 绝对的概念作为爱来看/381 

b. 心情/381 

c. 爱,作为浪漫型艺术的理想/382 

3.宗教团体的精神/386 

a. 殉道者们/388 

b. 内心的忏悔和悛改/393 

c. 奇迹和传说/396 

第二章 骑士风/398 

1.荣誉/405 

a. 荣誉的概念/406 

b. 荣誉的可破坏性/409 

c. 荣誉的恢复/409 

2.爱情/411 

a. 爱情的概念/411 

b. 爱情的冲突/417 

c. 爱情的偶然性/419 

3.忠贞/422 

a. 服役的忠贞/424 

b. 忠贞中主体的独立性/425 

c. 忠贞的冲突/426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429 

1.个别人物性格的独立性/434 

a. 个别人物性格的形式上的坚定性/435 

b. 性格作为没有发展完成的内在的整体/439 

c. 形式的人物性格在艺术表现中所引起的实体性的兴趣/446 

2.投机冒险/449 

a. 目的和冲突的偶然性/450 

b. 对偶然性做喜剧性的处理/454 

c. 拟传奇式的虚构故事/458 

3.浪漫型艺术的解体/460 

a. 对现成事物的主观的艺术模仿/462 

b. 主体的幽默/470 

c. 浪漫型艺术的终结/47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