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花生/成长记忆名家经典 儿童文学 许地山 新华正版
  • 落花生/成长记忆名家经典 儿童文学 许地山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落花生/成长记忆名家经典 儿童文学 许地山 新华正版

11.5 5.0折 22.8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地山

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42246288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07页

字数109千字

定价22.8元

货号xhwx_1201846832

上书时间2024-06-14

念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本丛书拟将20世纪的文学经典代表作逐一推出,给中国的孩子们很好的文学读本。虽不指望孩子们以后个个成为文学家,但年幼时候的阅读,可以打下精神的底子,让他们成为精神上的探索者,乃至成为精神巨人。

目录:

目录

内容简介:

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许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地区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在港期间曾兼任中英协会。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现在徐闻县有他的故居。

精彩内容:

债    他一向住在妻子家里,因为他除妻子以外,没有别的亲戚。妻家的人爱他的聪明,也怜他的伶仃,所以万事都尊重他。    他的妻子早已去世,膝下又没有子女。他的生活是念书、写字,有时还弹弹七弦。他绝不是一个书呆子,因为他常要在书内求理解,不像书呆子只求多念。    妻子的家里有很大的花园供他游玩,有许多奴仆听他使令。但他从没有特意到园里游玩,也没有呼唤过一个仆人。    在一个阴郁的天气里,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舒服的。岳母叫他到屋里闲谈,不晓得为什么缘故劝起他来。岳母说:“我觉得自从俪儿去世以后,你比前格外客气。我劝你毋须如此,因为外人不知道都要怪我。看你穿成这样,还不如家里的仆人,若有生人来到,叫我怎样过得去?倘或有人欺负你,说你这长那短,尽可以告诉我,我责罚他给你看。”    “我哪里懂得客气?不过我只觉得我欠的债太多,不好意思多要什么。”    “什么债?有人问你算账么?唉,你太过见外了!我看你和自己的子侄一样,你短了什么,尽管问管家的要去。若有人敢说闲话,我定不饶他。”    “我所欠的是的债。我看见许多贫乏人、愁苦人,如该了他们无量数的债一般。我有好的衣食,想先偿还他们。世间若有一个人吃不饱足,穿不暖和,住不舒服,我也不敢公然独享这具足的生活。”    “你说得太玄了!”她说过这话,停了半晌才接着点头说,“很好,这才是读书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然而你要什么时候才还得清呢?你有清还的计划没有?”     “唔唔”他心里从来没有想到这个,所以不能回答。    “好孩子,这样的债,自来没有人能还得清,你何必自寻苦恼?我想,你还是做一个小小的债主罢。说到具足生活,也是没有涯岸的:我们所谓具足,焉知不是明的缺陷?你多念一点书知道生命即是缺陷的苗圃,是烦恼的秧田,若要补修缺陷,拔除烦恼,除弃绝生命外,没有别条道路。然而,我们哪能办得到?个个人都那么怕死!你不要作这种非非想,还是顺着境遇做人去罢。,,    “时间计划做人”这几个字从岳母里发出,他的耳鼓如受了极猛烈的椎击。他想来想去,已想昏了。他为解决这事,好几天没有出来。    那天早晨,女佣端粥到他房里,没见他,心中很好疑惑。因为早晨,他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海边呢?他是不轻易到的。花园呢?他更不愿意在早晨去。因为丫头们都在那个时候到园里争摘好花去献给她们几位姑娘。他很怕见的是人家毁坏现成的东西。    女佣四围一望,蓦地看见一封信被留针刺在门上。她忙取下来,给别人一看,原来是给老夫人的。    她把信拆开,递给老夫人。上面写着:亲爱的岳母:    你问我的话,叫我实在想不出好回答。而且,因你这一问,使我越发觉得我所负的债更重。我想做人若不能还债,得避债,绝不能叫债主把他揪住,使他受苦。若论还债,依我的力量、才能,是不济事的。我得出去找几个帮忙的人。如果不能找着,再想法子。现在我去了。多谢你栽培我这么些年。我的前途,望你记念;我的往事,愿你忘却。我也要时时祝你安。    婿容融留字    老夫人念完这信,很好愁闷。以后,每想起她的女婿,便好几天不高兴。但不高兴尽管不高兴,女婿至终没有回来。         p33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