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笔记,污迹,褶皱

3.5 2.8折 12.7 七品

仅1件

重庆九龙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贲长恩 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10

装帧平装

货号下172

上书时间2024-06-21

重庆优越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贲长恩 编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85-10
  • ISBN 9787532302239
  • 定价 12.7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19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是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学科的要求,按照新的教学大纲,各编审小组制定了编写提纲,在总结二十多年来中医学院普通课、西医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中医学院的普通课和西医课教材主要是为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
【目录】
1绪论
1.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1.2组织学与胚胎学发展简史
1.3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
1.3.1固定组织的观察
1.3.2活细胞观察
1.3.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1.3.4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
1.4怎样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

基本组织
2上皮组织
2.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及分类
2.2被覆上皮
2.2.1单层扁平上皮
2.2.2单层立方上皮
2.2.3单层柱状上皮
2.2.4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2.2.5复层扁平上皮
2.2.6变移上皮
2.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3.1上皮细胞游离面
2.3.2上皮细胞的侧面
2.3.3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2.4腺上皮
2.4.l外分泌腺
2.4.2内分泌腺
2.5感觉上皮
2.6上皮的再生和修复

3结缔组织
3.1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及分类
3.2固有结缔组织
3.2.1疏松结缔组织
3.2.1.1基质
3.2.1.2纤维
3.2.1.3细胞
3.2.2致密结缔组织
3.2.3网状组织
3.2.4脂肪组织
3.3软骨组织
3.3.1透明软骨
3.3.2弹性软骨
3.3.3纤维软骨
3.4骨组织
3.4.1骨组织的结构
3.4.1.1细胞间质
3.4.1.2骨细胞
3.4.2长骨的结构
3.4.2.1骨松质
3.4.2.2骨密质
3.4.2.3骨膜
3.4.2.4骨髓
3.4.2.5骨的血液供应
3.4.3骨的发生和生长
3.4.3.1成骨的基本过程
3.4.3.2成骨的基本方式
3.4.4骨的再生
3.4.5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3.5血液
3.5.1血浆
3.5.2血细胞
3.5.2.1红细胞
3.5.2.2白细胞
3.5.2.3血小板
3.5.3血细胞发生
3.6淋巴

4肌组织
4.1骨胳肌
4.1.1骨胳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4.1.2骨胳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4.1.3骨胳肌纤维的收缩机理
4.1.4骨胳肌的构造
4.2心肌
4.2.1心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4.2.2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4.2.3心肌传导纤维
4.3平滑肌
4.3.1平滑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4.3.2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4.4肌纤维的再生

5神经组织
5.1神经元
5.1.1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5.1.1.1细胞体
5.1.1.2树突
5.1.1.3轴突
5.1.2神经元的分类
5.1.3神经纤维
5.1.3.1有髓神经纤维
5.1.3.2无髓神经纤维
5.1.3.3神经纤维的分型
5.1.4神经
5.1.5神经末梢
5.1.5.1感觉神经末梢
5.1.5.2运动神经末梢
5.1.6突触
5.2神经胶质细胞
5.2.1中枢神经内的神经胶质细胞
5.2.2周围神经内的神经胶质细胞
5.3神经组织的再生
5.3.1神经元的再生
5.3.2神经纤维的溃变和再生

器官和系统
6循环系统
6.1心血管系统
6.1.1毛细血管
6.1.2动脉
6.1.2.1中动脉
6.1.2.2大动脉
6.1.2.3小动脉
6.1.3静脉
6.1.4心脏
6.1.5微循环
6.2淋巴系统
6.2.1淋巴管
6.2.2淋巴器官
6.2.3胸腺
6.2.4淋巴结
6.2.5脾
6.2.6扁桃体
6.2.7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6.2.8淋巴细胞与免疫

7消化系统
7.1消化管
7.1.1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
7.1.2口腔
7.1.2.1舌的组织结构
7.1.2.2舌质与舌苔
7.1.3食管
7.1.4胃
7.1.5小肠
7.1.6大肠
7.1.7阑尾
7.1.8胃肠胰内分泌系统
7.1.9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7.2消化腺
7.2.1唾液腺
7.2.1.1腮腺
7.2.1.2颌下腺
7.2.1.3舌下腺
7.2.2胰腺
7.2.2.1外分泌部
7.2.2.2内分泌部
7.2.3肝脏
7.2.3.1肝小叶
7.2.3.2门管区
7.2.3.3肝的血管
7.2.3.4胆汁排出径路
7.2.3.5肝的主要功能
7.2.3.6肝的再生
7.2.4胆囊

8呼吸系统
8.1气管与支气管
8.2肺
8.2.1肺的导管部
8.2.2肺的呼吸部
8.2.3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8.2.4肺的非呼吸功能

9泌尿系统
9.1肾脏
9.1.1肾单位
9.1.1.1肾小体
9.1.1.2肾小管
9.1.2集合小管
9.1.3肾小球旁器
9.1.4肾间质
9.1.5肾的血液循环
9.1.6肾的功能
9.2排尿管道

10皮肤
10.1皮肤的结构
10.1.1表皮
10.1.2真皮
10.1.3皮下组织
10.2皮肤的附属器
10.3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0.4皮肤的功能
10.5皮纹
10.6皮肤的再生

11感觉器官
11.1眼
11.1.1眼球壁
11.1.1.1纤维膜
11.1.1.2血管膜
11.1.1.3视网膜
11.1.2眼球的内容物
11.2耳
11.2.1囊斑和壶腹嵴
11.2.2螺旋器

12内分泌系统
12.1甲状腺
12.2甲状旁腺
12.3肾上腺
12.3.1皮质
12.3.2髓质
12.4脑垂体
12.4.1远侧部
12.4.2中间部
12.4.3结节部
12.4.4神经部
12.4.5垂体门脉系统
12.4.6丘脑下部、垂体前叶与其他内分泌腺的关系
12.5松果体

13男性生殖系统
13.1睾丸
13.1.1曲细精管的结构
13.1.1.1支持细胞
13.1.1.2生精细胞
13.1.2睾丸间质
13.1.3直细精管与睾丸网
13.2附睾
13.2.1输出小管
13.2.2附睾管
13.3输精管
13.4附属腺

14女性生殖系统
14.1卵巢
14.1.1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14.1.2排卵
14.1.3黄体形成和演变
14.1.4闭锁卵泡
14.1.5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14.2输卵管
14.3子宫
14.3.1子宫壁的一般组织结构
14.3.2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4.3.2.1增生期
14.3.2.2分泌期
14.3.2.3月经期
14.3.3卵巢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14.3.4子宫颈
14.4阴道
14.5乳腺
14.5.1乳腺的一般结构
14.5.2静止期乳腺
14.5.3活动期乳腺

人体胚胎早期发生
15人体胚胎早期发生
15.1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成熟
15.1.1精子的发生
15.1.2卵细胞的发生
15.2受精
15.2.1受精过程
15.2.2受精意义和条件
15.3胚胎早期发育
15.3.1卵裂、胚泡形成和植入
15.3.2三胚层形成
15.3.3三胚层分化
15.3.4胚体外形的建立
15.3.5颜面的形成
15.3.6胚胎年龄测定及预产期计算
15.4胎膜和胎盘
15.4.1胎膜
15.4.1.1绒毛膜
15.4.1.2羊膜
15.4.1.3卵黄囊
15.4.1.4尿囊
15.4.1.5脐带
15.4.2胎盘
15.4.2.1胎盘的形态
15.4.2.2胎盘的构成
15.4.2.3胎盘的功能
15.5孪生和联胎
15.5.1孪生
15.5.2联体双胎
15.6先天性畸形
15.6.1先天性畸形生成因素
15.6.2致畸易感期或临界期
[附]常见畸形一览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