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托比症候群
  • 巴托比症候群
  • 巴托比症候群
  • 巴托比症候群
  • 巴托比症候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巴托比症候群

15 3.3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西班牙]恩里克·比拉-马塔斯(Enrique Vila-Matas) 著;蔡琬梅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18

天艺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西班牙]恩里克·比拉-马塔斯(Enrique Vila-Matas) 著;蔡琬梅 译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3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25131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12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Bartleby y compañía
【内容简介】
  巴托比,美国文学巨擘梅尔维尔笔下一位以“我宁愿不”来拒绝一切的诡异角色,竟跃出纸页化身为一种病毒,弥漫在文学世界中,让众多作家无法下笔。得上巴托比症的人都无药可治,而任何抵抗此病的举动亦是徒劳。本书的叙述者是便是一位“巴托比”患者,他年轻时曾写过一本小说,但因为某种心灵创伤,他拒绝再写。直到某一天,他开始写日记,记录那些和他同病相怜的作家封笔之谜。奇怪的是,他的日记里看不见正文,只有脚注,好像正文被某种不知名的病毒吞噬了……
【作者简介】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Enrique Vila-Matas),是西班牙目前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目前已经出版了近三十部著作,体裁包括短篇、小说、随笔和论文集。2000年之前,他的文学声誉主要局限于西语世界、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巴西等地。但随着《巴托比症候群》的成功,比拉-马塔斯逐渐被其他语言国家的读者接纳,影响力迅速扩大,他的作品已被翻译十余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并被媒体看作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又一热门人选。
  2013年,法国重要的文学期刊《文学杂志》将比拉-马塔斯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爱丽斯·门罗、帕慕克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起并列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比拉-马塔斯还和波拉尼奥私交甚好,波拉尼奥甚至断言:“在当今的西班牙文坛上,比拉-马塔斯无人能及。”比拉-马塔斯还被波拉尼奥以一个角色写进了短篇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
  西班牙著名导演阿尔莫多瓦也说过自己很钟爱比拉-马塔斯的小说。

  蔡琬梅,女,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毕业,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硕士。
【目录】

“不”的迷宫
编者说明

内容摘要
 巴托比,作家梅尔维尔笔下一位以“我宁愿不”来拒绝一切的诡异角色,竞跃出纸页化身为一种病毒,弥漫在文学世界中,让众多作家无法下笔……得上巴托比症的人都无药可治,而任何抵抗此病的举动亦是徒劳,还会变得愈加空虚平庸,如同没有在世上存活过一般,成为透明的影子,最终被世人遗忘……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编著的《巴托比症候群》的叙述者是便是一位“巴托比”患者,他年轻时曾写过一本小说,但因为某种心灵创伤,他拒绝再写。直到某一天,他开始写日记,记录那些和他同病相怜的作家封笔之谜。奇怪的是,他的日记里看不见正文,只有脚注,好像正文被某种不知名的病毒吞噬了……

精彩内容
 皮内达转学来时,我们都是中学二年级学生,那时学校即将实施新的着装和纪律守则。为此,大家都乐不可支,特别是我。皮内达那天的自信与骄傲,让我深深迷恋上他,觉得他帅、与众不同、时尚、聪明、极具魅力,最重要的是,我在他身上发觉一股外国人的气质。
第二天,我更说服自己,皮内达在每一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当我用眼角余光偷偷观察他时,都觉得他长相特殊,看起来聪明伶俐,而且极其自信。我发现,他的行为与个性都和我们这些普通学生不同,当他低头写作业时,竟像是一位研究人员全心投入自己的研究,希望能尽快解开谜题一般。另一方面,他的脸又好似散发出女性温婉的气息,曾经有那么一刻,我觉得他既不是成年男子也不是小男孩,看不出是年老还是年轻。那一刻,我竟觉得他像一个穿越时空来自古代的人,绝对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我对自己说,我要成为他的跟班、他的朋友,然后也和他一样不同凡响。某个下午放学时,我等全校同学都离开后,克服自己内心的胆怯与自卑感(因为我从小驼背,每个同学都因此认识我,还给我起了一
个绰号叫“驼子”),鼓起勇气靠近皮内达,并对他说:“你介意我和你一起走吗?”“完全不介意!”他认真、自然且毫不犹豫地这么回答,让我感到亲切极了。
皮内达是班上惟一一位从不叫我绰号的人,无论是驼子还是小驼子(后者当然更伤人)。不待我问,某天,他突然主动向我解释,语气坚定而自信,而我永远忘不了他对我说的话:“身体残缺的人,更能赢得我的尊重。”他说话的样子好成熟,应该说,比任何一个大人都成熟。这句话他说得高贵,而且没有一丝矫情。从来没有人这么对我说过话,于是,我沉默了一会儿,他也一样。然后他却突然转移话题问我:“你喜欢听什么音乐?你了解流行吗?”问完后他笑了笑,一种始料未及的粗俗笑容,像个王子正在与乡巴佬说话,试图模仿乡巴佬一样。
“你说的‘了解流行’是什么意思?”我问。
“意思就是别太落伍,就这么简单。那书呢?你喜欢阅读吗?”我的阅读真是差得不能再差了,所以我无法告诉他真话,我怕那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傻子。其实,我多多少少也明白自己的程度,而且期待有人能帮我,但我不能告诉皮内达实话,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会发现我竟为了谈恋爱,挑了法国神父作家米歇·库瓦的《爱,丹尼日记》来读。至于音乐,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不能告诉他我大部分时间都听西班牙歌手玛丽‘特里尼的歌,因为我喜欢她的歌词:“谁在十
五岁时不曾想过拥抱?谁又不曾为爱情写过诗?”“我偶尔会写写诗。”我这么回答。或许是受到玛丽‘特里尼的歌词激发,我编了一个这样的谎。
“什么样的诗?”“例如,昨天我写了一首诗,名为《户外的孤寂
》。”他又粗俗地笑了起来,又像是王子在与一位乡巴佬对话,并且尝试模仿他。
“我写的诗从来没有完成过。”他说。“我连第一句都写不下去。到目前为止,我大概写了至少五十
首这种被我中途放弃的诗。如果你好奇,可以改天到我家来,我拿这些诗给你看。我从来不曾想过要完成这些诗,即使完成了,主题也不会是孤寂。孤寂这个词太过陈腔滥调,你也知道,就像是那些钻牛角尖的青少年会喜欢谈的东西。你找个时间来我家吧!我给你看我都写了些什么。”“那你又为什么从不把诗写完?”一个小时之后,我人在他家时问他。
当时,我们待在他宽敞的房间里聊天,直到今天我都清楚记得皮内达一家人对我热情又丰盛的款待;至于皮内达的父母亲,也理所当然都和他一样优雅迷人。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仅仅睁着两眼发愣,然后盯着那扇他抽烟时会打开的窗户。
“为什么你不写完你的诗?”我又问了一次。
“听着,”他回答,“我们现在可以做些别的事,不如来抽烟吧!你抽烟吗?”“我抽。”我骗他。其实我大概一年只抽一根烟

P194-19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