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联结的社会:人工智能网络化时代的伦理与法律(全新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AI联结的社会:人工智能网络化时代的伦理与法律(全新的)

42.99 5.4折 79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成原慧 著;宋爱 译;福田雅树;林秀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30

上书时间2021-07-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成原慧 著;宋爱 译;福田雅树;林秀弥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61381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400页
  • 字数 271千字
【内容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时代开始了。
  全球联机协作的人工智能,将构筑一个深度改变人类生活的“人工智能网络”。
  在人工智能网络化时代,我们将面临不可预测和控制的风险。我们的社会是否已为迎接迎接这一切做好准备?
  科幻小说与生活的边界即将模糊,“电车难题”不再是脑海中单纯的思想实验。
  人工智能是否能像人类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数据下无处不在的“人物侧写”,还有“责任的空白”“数字污名”“就业难民”等全新社会问题,是否会催生新的歧视与压迫?
  ……
  面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和社会风险,我们当下又能做些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日本信息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多位前沿学者从国际化、专业化的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者们通过“情景设定”的方式,对人工智能网络化时代的风险和危机进行了预演,并在社会政策和法律应对层面,提出了精彩的建议。
【作者简介】
福田雅树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学际信息学博士。曾任总务省信息通信政策研究所调查研究部部长,现任大阪大学社会技术共创研究中心教授(副所长),兼任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教授。

林秀弥

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法学博士。现任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教授、总务省电波监理审议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合作会员。

成原慧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学际信息学府博士课程结业。现任九州大学法学研究院副教授、理化学研究所革新智能综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译者简介

宋爱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庆应义塾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AI网络化”及其治理:从法律、政策的视角思考“智联社会”

一背景

二 AI网络化

三 AI网络化的治理

四结语

【座谈会】AI网络化的影响及风险:情景分析的意义

一引言

二为什么要做“情景分析”

三 AI网络化的风险

四如何应对AI网络化的风险

五风险传播:如何制造“场域”

六如何与AI共生:“立人设”和“公开设计思想”

七结语:多角度的社会状态构想

 

第二部分 研究开发

AI研究开发的原则和方针

一引言

二 AI的技术发展与网络化带来的便利、益处及风险

三欧美对AI研究开发原则、方针的讨论

四面向国际讨论的AI开发指南

五结语

【座谈会】AI、机器人研究开发的伦理与法律

一引言

二 AI研究开发中的伦理问题

三 AI研究开发中的法律问题

四控制的重要性:对“自主型”AI的出现进行预测

五如何对AI研究开发进行治理

六结语

 

第三部分 数据、信息、知识的流通及使用

今后立足于AI及大数据的竞争政策

一引言

二 AI网络的协作与竞争

三数据集中:现在正在产生的问题

四大数据、AI与竞争法

五今后的课题

AI网络化与知识产权

一正在扩张的AI内容生产

二可预想的社会影响

三 AI知识产权问题的未来走向

四结语

 

第四部分 隐私与安全

对传统的隐私理论产生的影响

一引言

二传统的隐私权

三传统的隐私权与AI

四 AI的发展与隐私保护

五结语

使用AI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的课题

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的课题

二可预想的企业回答

三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四基于修正案的讨论事项

五 AI与涉及个人信息处理企业的义务

六残留课题:人物侧写

AI网络社会中安全问题的诸多侧面

一 AI网络化时代的安全与法律

二 AI网络化对安全产生的影响

三结语

 

第五部分 AI网络时代中的社会基本准则

AI网络时代的制造物责任法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衍生型电车难题”:事例1的解说

二“责任的空白”:事例2的解说

三结语

AI网络时代的刑事法律

一引言

二自动驾驶汽车与过失犯罪

三自动驾驶汽车与生命权之间的两难境况

四结语

AI网络与政治参与、政策制定

一 AI与政治领域的匹配度

二 AI与政治参与

三国际化与技术性担忧

四共生的条件

 

第六部分 AI网络时代的人类

AI与“尊重个人”

一引言

二基于集团属性的歧视

三数字污名与血

四“尊重个人”原则将会被如何侵蚀?

五结语

人格与责任:来自不属于人者的诘问

一近代的法律体系与责任

二 AI向我们提出的问题

三遗留问题

变化的雇佣环境与劳动法:如果穿越到2025年

一职场的智能化

二高度化的ICT

三数字化的冲击

四非雇佣劳动

五面向未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