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
  • 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
  • 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

1-4

40 八品

仅1件

山东淄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龙 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龙 著
  • 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4404048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0页
【内容简介】
武术教育不是从无开始的,它属于历史。正是由于每一代人从武术教育的历史中解读出时代的价值,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才使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武术的意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离不开每代人的诠释,换句话说,武术在每一时代的意蕴都必然出现在每一时代人们与武术过去的对话之中。在这一对话之中,人们通过武术教育实现对中国武术文化的选择、整理、传递、保存与活化。哲学诠释学认为,受“历史作用的意识”,人们在任何诠释中都必然受到历史和文化赋予的“先有”影响,“先有”即指人们必然处在一定的文化之中,历史和文化先占有了人们。有了这种存在上的“先有”,人们才有可能理解自己和文化。从这一角度而言,每一个时代具体的武术形态不外两个基本来源:一是继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成果;二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一方面,人们要根据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的要求去诠释、筛选遗传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另一方面,人们又在继承遗留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去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在这两者互动作用中,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武术文化。因此,每一时代的武术文化既不是单纯地照搬传统武术文化成果,也不是纯粹地与过去“一刀两断式”的新生的武术文化,而是过去与现代交织和纠葛在一起的“藕断丝连式”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武术文化。可见,中国武术之所以具有渊源的历史,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由于每代人被历史的武术文化所占有,形成了一定的“先有”,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时代需要,解读出武术的时代价值,这样经过目积月累的时间结晶,于是逐渐析出了中国武术丰满而曼妙的身躯。这其中武术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武术教育,便不会有武术的今天。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就是在历史视域与现在视域融合中回顾与反思武术教育,以期站在当代武术教育基础上,借助于武术教育的过去,理解武术教育的现在乃至未来。
【作者简介】
李龙,男,1970年生,江苏省连云港人,教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9年苏州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1项,参加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2项。在体育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武术理论与方法和体育文化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节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五节研究基本构架
第六节武术教育相关概念释义
第二章中国武术教育历史嬗变
第一节中国武术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源起期武术教育
第三节夏朝至唐朝尚武背景下武术教育
第四节宋朝到清朝质文背景下武术教育
第五节近代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与交融背景下武术教育
第六节现代武术教育
第三章中国武术教育思想
第一节技击:亘古不变的武术教育主导思想
第二节武德:矢志不渝的武术教育思想
第三节教育媒介:中国武术教育方法论
第四节学生与老师:中国武术教育主体论
第五节武术“强种救国”和“健身强体”教育思想
第四章中国武术教育制度
第一节中国古代武术
第五章中国武术教育的区域性
第一节地理环境与中国武术文化的区域性适应.
第二节中国武术教育区域性架构
第三节中国武术教育的区际共享
第六章21世纪的中国武术教育
第一节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