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宋明理学纲要 蒋维乔、杨大膺 著

一版一印6000册 老库存 无翻阅痕迹 书口轻微受潮 近十品

4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维乔、杨大膺 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1

上书时间2024-06-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蒋维乔、杨大膺 著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出版时间 2010-12
  • 版次 1
  • ISBN 9787807614876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宋明理学纲要》用概论的体例编制,运用理学家自己研究之纲目,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于其不合于现在者去之,于其缺漏者增之”,分为论道体、论为学、论存养、论政治四纲目,并逐一作了简明扼要且深人浅出的论述,为后来宋明理学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规模、问题,并为后来研究的深入做了先导。理学实在是一种切实的学问,很有功于人生社会国家:不过因它过于广大深远,不是一般沉醉于物质的人,所能实行或者了解的,因此有许多人认它为一种虚空的学问。其实不是理学自身的虚空,而是人们不能遵照去做。譬如登高山一般,山何尝算高呢,天下最高的山,也有一个顶,不是绝对不可登的,但是人不肯举足,立在山下,举目仰望,就以为高,这到底是山高,还是人弱呢?
【作者简介】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曾先后入江阴南菁书院和常州致用精舍深造,弃八股文,研究西学。除与杨大膺合作编著的本书之外,另著有《因是子静坐法正续篇》《中国佛教史》《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佛学概论》等。杨大膺(1903—1977),江西上饶人,民国著名学者,著述颇丰,其中有较大影响者除与蒋维乔合编的本书之外,另有《荀子学说研究》《孔子哲学研究》《孟子哲学研究》等。蒋维乔和杨大膺还合作编著过《中国哲学史纲要》。
【目录】
叙文

凡例

绪论上

绪论下

第一纲 论道体

第一目 总论

第二目 太极

第三目 太和

第四目 理

第五日 气

第六目 生

第七目 阴阳

第八目 心性

第九目 鬼神

第十目 人物

第二纲 论为学

第一目 总 论

第二目 为学大要

第三目 格物穷理

第四目 教学之方

第三纲 论存养

第一目 总论

第二目 涵养

第三目 改过迁善及克己复礼

第四目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第五目 改过及人心疵病

第四纲 论政治

第一目 总论

第二目 治国平天下之道

第三目 制度

第四目 齐家之道

第五目 处事之方

结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