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178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马克·波斯特 著;周宪、周晓虹 编;张金鹏、陈硕 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马克·波斯特 著;周宪、周晓虹 编;张金鹏、陈硕 译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513975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4页
  • 字数 35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Existential Marxism in Postwar France: from Sartre to Althusser
  • 丛书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思潮系列
【内容简介】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以萨特走向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程为轴心,论述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形成的三个阶段。*一个阶段以黑格尔的复兴和马克思的再发现为标志,构成了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以存在主义与斯大林主义之间的理论交锋为特征,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开启阶段;第三个阶段以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为主题,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形成阶段。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呈现为一个发现、争论、融合的历史进程,并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者简介】
  马克·波斯特,后马克思思潮在美国的重要代表之一,1941年生,1968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厄湾校区历史系教授,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同时受聘于该校的信息科学院和比较文学系。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欧洲知识分子与文化史、批判理论和媒介研究。自1970年以来波斯特出版了13本专著,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编译了很多著作,并为它们写作了“导论”。
  
  张金鹏,安徽怀宁人,1989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今淮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苏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已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代表作有《信息方式后现代语境中的批判理论》《圣火的光辉》《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等。
  
  陈硕,江苏盐城人,1986年生。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目录】
Ⅰ.既非唯心主义亦非唯物主义
一 黑格尔的复兴:走向一种哲学人类学
1.黑格尔在法国
2.科耶夫:从主奴辩证法到自由工人
3.依波利特:苦恼意识
4.黑格尔、马克思与萨特
二 马克思的再发现和异化观念
1.斯大林主义与法国共产党
2.卢卡奇与戈德曼
3.《1844年手稿》
4.法国人说不
5.两个马克思还是一个马克思
三 早期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概念
1.萨特的激进主义问题
2.创造自我的自由
3.自欺:与自身相关的自由
4.处境

Ⅱ.斯大林主义与存在主义者:1944—1956
四 向萨特开火:1944—1948
1.抨击开始
2.炮火下的《存在与虚无》
3.萨特回应
4.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五 存在主义者在行动:1950—1956
1.萨特发现了无产阶级:1950—1954
2.梅洛-庞蒂论萨特的“辩证法的冒险”
3.与皮埃尔·纳维尔的论战
4.匈牙利事件:怀疑主义抑或斯多葛主义
5.与自由主义交锋
6.热内与他者
7.《社会主义或野蛮》

Ⅲ.走向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957—1968
六 《争鸣》集团:存在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者们
1.《争鸣》
2.莫兰、马斯科洛和法国共产党
3.超越哲学
4.科斯塔·阿克塞洛斯与游戏概念
5.富热罗拉的海德格尔式马克思主义
6.夏特莱的满足概念
7.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
8.弗洛伊德问题
七 萨特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
1.皈依马克思主义
2.辩证法与它的界限
3.实践与自然
4.团体与自由
5.迈向一种社会本体论
6.从《批判》到福楼拜
八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
1.萨特与结构主义
2.阿尔都塞的“无起义者的革命”
九 结语:知识分子与1968年五月革命
1.后工业社会和新工人阶级
2.从景观到节日
3.萨特与列斐伏尔解释历史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