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25 3.2折 78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伯礼、吴勉华 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4

装帧平装

货号车大720

上书时间2025-01-06

百家汇老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伯礼、吴勉华 编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4
  • ISBN 9787513234825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64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10版
【内容简介】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
第三节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
第三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概要
第一节 风寒暑湿燥火辨治概要
第二节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
第三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第四节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辨治概要

下篇 各论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痈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八节 肺痿
第五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
第三节 心衰
第四节 不寐
【附】多寐
第六章 脑系病证
第一节 头痛
第二节 眩晕
第三节 中风
第四节 痴呆
第五节 癫狂
第六节 痫证
第七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
【附一】吐酸
【附二】嘈杂
第二节 胃痞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噎膈
【附】反胃
第五节 呃逆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泄泻
第八节 痢疾
第九节 便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