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139 9.4折 148 九品

仅1件

浙江温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9.99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向祖文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5-04-02

评价87好评率 100%

  • 品相不错 22
  • 包装仔细 21
  • 物流很快 21
  • 非常满意 21
  • 发货速度快 19
  • 物超所值 18
  • 价格实惠 16
  • 值得信赖 16
  • 服务态度好 16
  • 品相超预期 14
查看全部评价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正版书籍,实图拍摄,内页干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向祖文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47889
  • 定价 1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0页
  • 字数 5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苏联各个时期经济思想演变轨迹的学术著作,《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文本解读的形式,研究和总结了苏联经济理论产生、形成及发展的历史过程:以经济学领域“学者排队”为主线,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再现了苏联经济思想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及其理论思维行程。
【作者简介】
  向祖文,生于湖北省秭归县兴隆乡(今属兴山县),196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从198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其间,1992~1995年在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任外交官。1995~1999年任国家级学术理论刊物《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执行主编兼编辑部主任。1999~2001年在中国驻立陶宛共和国大使馆任外交官。编审。

  参加《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顿河晨曦——今日俄罗斯漫步》等书的写作。

  与人合译《苏联百科手册》、梅德维杰夫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普京文集》和《人的创造潜力》等书。

  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书评、各类文章、译文100余篇。
【目录】
前言
奠基篇列宁后期的经济思想
导论列宁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
第一节列宁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列宁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章列宁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新经济政策学说的形成和理论贡献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
第四节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五节农业合作制思想
第六节社会主义经济管理
第七节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
第八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开放

探索篇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思想
导论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学界的主要思潮
第一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消亡论及其演变
第二节苏联30年代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孕育和诞生
第四节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苏联第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评介
第二章布哈林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社会主义民族类型”理论
第二节“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三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
第四节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第三章托洛茨基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不断革命论
第二节由市场加以控制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
第三节加快发展大工业的计划
第四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
第四章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定义
第三节价值规律在过渡时期的作用
第四节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与价值规律的斗争
第五章瓦尔加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周期
第三节国民经济军事化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表现
第四节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不是经常发生的
第五节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长波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长波理论诠释
第三节长波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长波理论的经济贡献与局限性
第七章沃兹涅先斯基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创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计划工作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及价值规律
第四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矛盾
第八章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理论基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高速工业化
第三节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全盘集体化
第四节对外经济战略思想
第五节理论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第九章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第四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和经济改革的实质内容

变革篇后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思想
导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变化
第一节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历史嬗变
第二节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变革理论的演变
第三节苏联市场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苏联经济学的终结——苏联最后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评介
第十章康托罗维奇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解乘数法
第二节“客观制约估价”理论的经济涵义和性质
第三节客观制约估价的应用意义
第四节对客观制约估价理论的评价
第十一章涅姆钦诺夫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与价格
第三节从“计划-任务”到“计划-订货”
第四节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
第十二章利别尔曼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利别尔曼建议及其大讨论
第二节“计划-经济核算”——新计划机制
第三节利润是衡量企业经济效果的尺度
第四节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
第五节利别尔曼建议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第十三章加托夫斯基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的社会方面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
第三节商品货币形式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因素
第四节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经济
第十四章卡普斯金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第三节完善分配关系的首要任务是工资制度改革
第四节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国际形式
第十五章布坚科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发达社会主义概念的形成和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第三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辩证关系
第四节作为世界体系的社会主义
第十六章梅德维杰夫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
第二节《资本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节社会主义生产因素
第四节所有制关系的变革是改革的核心
第五节利润率是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十七章阿巴尔金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形成现代经济思维的必要性
第二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第三节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结构及实现机制
第四节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
第五节经济机制的内涵、结构和改造途径
第十八章阿甘别吉扬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经济改革的构想
第二节经济改革“三浪潮”说
第三节利用经济杠杆完善计划管理
第四节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关系的新内容
第十九章布尼奇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含义和理论根据
第二节经济机制模型的结构系统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特征
第四节自筹资金和产品价值的分配
第二十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加速战略出师不利
第二节“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实质
第三节向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完全市场经济过渡
第四节经济改革由空转走向混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书籍,实图拍摄,内页干净。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