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课堂做研究系列·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进课堂做研究系列·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第2版)

品相核验准确、体验好,不符包售后;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

7.5 1.9折 39.8 九五品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庆芳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4184849503

上书时间2024-05-22

捞书怪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庆芳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2
  • ISBN 9787504184849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走进课堂做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走进课堂做研究系列·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第2版)》第一版入选2011年“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
  《走进课堂做研究系列·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第2版)》第一版一经出版,深受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欢迎,不少学校、教研机构将其作为培训教材,扎实推进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改进和研究。
  2011年,《走进课堂做研究系列·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第2版)》第一版入选“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三年来,世界及中国本土课例研究理论和实践发生重要变化,作者胡庆芳及时更新相关内容,调整补充新的典型案例。更新后的第二版,案例更为典型、新颖,范围扩展至高中阶段,学科指导更为多元化,相信会对一线教师持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自身教学研究素养更具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胡庆芳,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比较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与比较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代表作品有《捕捉教师智慧:教师成长档案袋》、《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目录】
前言走进课例研究,感受神奇魅力

上篇课例研究的国际背景
1.在日本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校本培训同课例研究有什么关系?
2.日本的中小学教师是怎么做课例研究的?
3.日本中小学的课例研究活动是怎么组织和管理的?
4.日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对课例研究持怎样的态度?
5.在日本中小学广泛开展的课例研究实践是怎么传播到美国的?
6.日本和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怎样看待课例研究对自身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7.美国中小学的教师做课例研究同他们的日本同行相比有哪些不一样?
8.在美国中小学的教师看来,做好课例研究需要哪些条件作为保障?
9.在美国的中小学,课例研究的发展前景如何?
10.在日本和美国的中小学校里开展的课例研究实践对我国由来已久的教研活动有哪些启示?
11.课例研究能够在全球迅速地传播和推广,其背后是什么样的理念和思潮在起作用?
12.世界课例研究协会作为课例研究的一个国际专业组织,在促进课例研究向全球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怎样的?

中篇课例研究的本土实践
1.和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课例研究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2.传统的评课活动为什么不能像课例研究过程中对课的研讨那样,可以比较彻底地解决课堂教学的问题?
3.课例研究过程中的研讨特点给我国中小学现行的评课活动提供了哪些变革的要求?
4.以往教研活动中进行的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课堂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5.课例研究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6.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课堂观察可以尝试怎样的视角与流程?
7.课例研究和日常教学是什么样的关系?
8.课例研究课和常态课是什么样的关系?
9.广大中小学教师如要进行课例研究该如何选题?
10.课例研究活动如何灵活有效地组织开展?
11.课例研究过程中的研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2.课例研究要坚持什么样的方针,才能保证行动过程中不会迷失方向?
13.课例研究报告应当包括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
14.课例研究往往需要一课多轮地施教,有没有可以简化的形式,以便课例研究能够更好地回归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常态?
15.课例研究的广泛开展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起到哪些作用?
16.在中国大陆开展的课例研究,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和态势?

下篇课例研究的范例诠释
范例1:优化语文教学环节的课堂实践研究
范例2:提升课堂提问品质的英语教学研究
范例3:扩大小组学习实效的英语课堂研究
范例4:超越说教的思品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范例5: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范例6: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的多科异构研究
范例7:促进学生温故知新的复习教学研究
范例8:促进学生文本多元理解的策略研究
范例9: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组织的行动研究
范例10: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