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思索讲义丛书 第一农业文明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文化思索讲义丛书 第一农业文明

品相核验准确、体验好,不符包售后;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

8.9 3.4折 26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绶祥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49576647503

上书时间2024-05-22

捞书怪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绶祥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49576647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4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化学者陈绶祥有关中国文化的演讲录。该书从中国农业文明的诞生出发,结合耕种方式的演变、农业工具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文字的诞生等,引申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征。中国的“农业文明”,即靠种子繁殖的农业,区别于西方的狩猎、畜牧业。因而作者认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从根本上就有所不同。中国农业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总括,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也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特征。如中国人平和的交往方式与人性特征;讲求“仁义”,注重修身与劳心的统一等,都可在农业文明中追本溯源。可以说,这种生产方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思维模式,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和往来模式,这些认知模式最终形成了后来的中华文化。在本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而作为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其起源和特征,也可以在农业文明中找到蛛丝马迹。如,陶器上的几何纹样,中国画中人物头重脚轻的奇怪比例,“六艺”“六法”等,均可在中国独特的农业文明中找到依据。将中国美术放在农业文明的宏观背景下分析,是为该书的一大亮点,这与作者的美术史论家、画家身份密不可分。同时,这也是本书有别于普通论述中国农业文明或中华文明的著作的地方。



【作者简介】

  陈绶祥,字大隐,号老餮,斋名无禅堂。1944年生,广西桂林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美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评介为“文化学者”。出版有《中国的龙》、《顾恺之》、《中国书画》、《遮蔽的文明》、《文心万象》、《陈绶祥画集》等十余本专著及个人画集,担任主编、编委并参加撰写的著作有《中国美术史》(十二卷)、《中国民间艺术全集》(十四卷)、《中国民间艺术》(二卷),并担任“九五”规划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中华艺术通史》(十四卷)副总主编。曾获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等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并发起“新文人画”,为“新文人画年展暨研讨会”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重要的参展画家与理论代言人。


【目录】

绪 论

第一讲  换一副心眼

一  从“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说起

二  三生万物

三  中华文化的名实思辨国学思路

第二讲  地造天设

一  从“一江春水向东流”想起

二  何处黄土不埋人

三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三讲  素食民族

一  从“纤纤擢素手”说开去

二  盘古与女娲

三  物候与龙凤

第四讲  吾理吾心

一  百感交集

二  载地容天

三  文心万象

四  尾声: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特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