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10 2.0折 4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春花、乐国林、曹洲涛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2-1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春花、乐国林、曹洲涛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111469889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企业经营实践中,中国涌现了一批知名企业,许多企业保持了长期的增长并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行业领先的企业。它们的高成长、经营哲学和组织文化、组织管理制度、运营模式、技术能力(标准)等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的发展。
  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探索和评价的思潮中,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尤其是领先企业的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以海尔、华为、联想、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领先企业被许多企业视为追赶的对象、模仿的范型,作为企业建立民族信心的力量,作为中国本土管理成功的标杆。这些扎根中国文化土壤并在与西方前辈企业竞争中成长壮大的公司,为研究者深植于中国管理现实,观察和理解管理实践提供了成功实践的范本。
  我们根据“领先企业本土管理思想导入的逻辑”,探索性地提炼“和、变、用”三个本土管理元素,其中:“和”的管理元素包含聚和、联和、利和三个维度;“变”的管理元素包含自变、势变、量变三个维度;“用”的管理元素包含实用、适用、管用三个维度。通过借鉴波特价值链思想,探索性地提出领先企业“和、变、用”管理价值链模型。

【作者简介】

  陈春花,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华都商学院教授,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发表著作20多部,曾获2006、2009两届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2007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机械工业出版社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奖,并蝉联四届华南理工大学“我最喜爱导师”称号。

 


  乐国林,华南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成长、组织文化、人力资源。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注论文并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研究和实战咨询服务,先后担任过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

 


  曹洲涛,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现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是组织管理与组织文化。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近50项,项目研究主要涉及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方向,撰写管理方面的学术论文50余篇。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实践咨询,为多家公司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先后担任过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

【目录】
第1章 中国本土管理思想研究的兴起和现状
1.1 管理实践先行
1.2 从“照着讲”到“接着讲”
1.3 研究的兴起与展开
1.3.1 研究的缘起
1.3.2 何谓中国本土管理研究
1.4 研究现状评述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理论研究成果简析
1.4.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第2章 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评价及实践路径探索
2.1 如何评价
2.1.1 选题确定的评价
2.1.2 研究方法的评价
2.1.3 研究结果的评价
2.2 评价维度设置
2.2.1 实践性维度
2.2.2 理论性维度
2.2.3 创新性维度
2.3 评价视角的本土领先企业实践研究路径
2.3.1 三种路径的评价
2.3.2 本土领先企业实践研究路径探索

第3章 领先企业管理实践研究的框架:实践、文化与价值链逻辑
3.1 机遇和价值
3.1.1 国外领先企业的实践价值与实践性管理研究
3.1.2 中国领先企业的实践及其对本土管理思想的启发效应
3.2 领先企业管理实践产生的本土文化底蕴
3.2.1 文化与管理实践的关系
3.2.2 美日领先企业管理实践的本土文化底蕴
3.2.3 中国情境下本土领先企业的特征
3.3 “和、变、用”管理思想
3.3.1 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与传统文化关联的逻辑
3.3.2 “和、变、用”本土管理思想提出
3.4 企业领先成长的价值链探索

第4章 华为的“自组织”管理
4.1 从籍籍无名到享誉全球
4.2 华为的“自组织”实践
4.2.1 文化先导“危机感”常在
4.2.2 市场研发一体求变
4.2.3 “奋斗者为本”的人才自组织机制
4.2.4 自组织形态的管理流程设置
4.3 华为管理实践的价值贡献
4.3.1 基于灰度“和”的自组织管理逻辑
4.3.2 聚和兴利的“和”管理
4.3.3 自省日新的“变”管理
4.3.4 执两用中的“用”管理

第5章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驱动”
5.1 阿里巴巴的难题
5.2 阿里巴巴的成长
5.2.1 阿里巴巴的成长历程
5.2.2 阿里巴巴的高绩效成长
5.3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管理实践
5.3.1 价值观驱动型企业的诞生
5.3.2 基本的价值观原则--约法三章
5.3.3 系统的组织价值观
5.3.4 员工的价值观考核
5.3.5 价值观的发展
5.3.6 价值观的内外一致
5.4 阿里巴巴管理实践的价值贡献
5.4.1 价值观管理的“和、变、用”思维
5.4.2 实践指导
附录

第6章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核变”
6.1 一个甲子的长盛不衰
6.2 “核变”转型实践
6.2.1 核裂变之品牌裂变
6.2.2 核聚变之全媒体聚合战略
6.3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核变”转型的价值贡献
6.3.1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核变”的管理逻辑
6.3.2 产业的“和”管理
6.3.3 转型期大胆求变
6.3.4 发挥精神与文化的适用性

第7章 TCL--“鹰的重生”
7.1 从国内领先走向国际化
7.2 TCL国内领先之路
7.2.1 “以和为贵”的理念与行动
7.2.2 产权变革
7.2.3 渠道创新
7.3 TCL的国际化之路
7.3.1 国际化初探
7.3.2 国际化受挫
7.3.3 从挫折中汲取力量
7.4 TCL管理实践的价值贡献
7.4.1 以利益共享之“和”为本的自我成长管理
7.4.2 利益共享的“和”管理
7.4.3 顺应时势的“变”管理
7.4.4 谋求发展的“用”管理
附录

第8章 领先企业管理实践可移植性:情境与对策
8.1 领先企业管理实践的可移植性
8.1.1 领先管理思想和实践的迁移示范性
8.1.2 领先企业管理思想和实践是管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8.1.3 领先思想和管理实践迁移的理论分析
8.2 “和、变、用”管理思想实践转化的方法论
8.2.1 “和、变、用”管理思想嵌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论
8.2.2 领先企业管理理念与实践移植转化的对策
附录 中国领先企业领导者的文化领导力探索性案例报告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