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见日本——一位中国教师的行走笔记
  • 所见日本——一位中国教师的行走笔记
  • 所见日本——一位中国教师的行走笔记
  • 所见日本——一位中国教师的行走笔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所见日本——一位中国教师的行走笔记

正版实拍全新未拆封

27 5.4折 49.8 全新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向明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L-13-4

上书时间2024-05-22

美廉美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向明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4169266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所见的直达心底,辗转的是一种文化的共鸣

  我们开始的,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文化欣赏之旅

  我们品察的,也不仅仅是一种反观自身教育的心镜

  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一位教师的心底韵律——一种淡定,一种包容,一种成熟,一种轻松??????

  这,也许是一种对教育的真正理解

  百余幅图片,全彩再现作者的亲历亲觉——
【作者简介】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授,“文革”时曾当工人和中小学代课教师8年,后入湖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并任教,80年代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又在牛津大学、名古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机构做访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研究方法、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已出版《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等书,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内外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十余项,兼任教育部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并曾获北京市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奖。

  2010年9月至12月,我有幸作为访问教授在名古屋市的A大学生活了4个月。本书记载的便是我那段时间在日本时的一些观感,其中包括我所看到的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心态、教育实践等,并提供了我自己的感受和解释。我的身份是一个“学者”,即“学习者”,学习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学习记录和反思,而不是“专家学者”意义上的“学者”。我所观察到的事情不可能“代表”整个日本,我所提供的“观感”也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井蛙之观”。现在将如此个人化、局部的观察正式出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和理解日本的渠道。至于这个渠道是否“可靠”,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真实”,需要留待读者自己来判断。我所能做的,只是尽量提供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读到的。

  中小学的环境

  在中小学参观时,我看到所有的教室内都有自来水龙头和水池供学生洗手洗脸,各种清洗用具整齐地摆放在教室内。墙上不仅挂着学生打扫卫生的值日表和要求(每个班都有当天打扫卫生的目标),而且有教学生如何洗手和刷牙的图示,甚至有一面镜子让学生随时检查自己的仪容。学生的书包都整齐地摆放在教室后面的柜子里,不仅整洁美观,而且腾出空间便于学生走动。

  插花

  这是一位看起来50多岁的女士,虽然已经是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美丽端庄,气质非凡。她身着日本传统的和服,素雅的色彩映衬出她白皙的皮肤。她在演示插花之前,首先对日本的这个文化传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她在助手的帮助下,在一个长条桌上放上一个花盆以及一些松散的鲜花和绿叶。然后,她用一把大大的剪刀修剪它们,直到她认为合适的样式,再插入花盆里一个橡皮泥座子里。当她将花盆基本装饰成型后,主持人邀请大家到前面近距离观察。

  培养独立精神

  日本的小孩子冬天穿得都很少,特别是女孩子数九寒冬的天气里仍旧穿着短裙。12月名古屋的气候已经很冷了,我们都穿上了大棉袄。然而,这里的大部分年青人都是一身短打。有一天我们在医院看病时,看到一个日本小女孩,身穿短裙和短袜,膝盖和小腿全部露在外面(见下图)。她背上背的书包显然很重,手里还拿着另外一个提包。但是,在等待医生看病时,她在翻阅杂志,自己一直背着书包(提包放在座凳上面,显然是不想占用等候室其他空间)。她的妈妈就在旁边,但却一直没有帮忙。

  在体验和游戏中学习

  在一个班上,学生围成一个圈相对而坐,教师则跪在地上,用双手做动作演示一个概念(如下图)。在我看到的改革型学校里,学生的座位没有排排坐的,全部都是排成马蹄型或半圆型,便于学生能够相互看到彼此。有的教师看起来非常放松,坐在可以移动的椅子上,不时地滑到学生中间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不时又滑回黑板前进行讲解。

  为孩子着想

  在日本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现象是:不论是在银行里、医院里,还是在学校里,都能够看到服务人员或教师蹲(或跪)在地上与顾客或学生交谈。通过询问,我了解到,日本人普遍认为,与人谈话时眼睛平视比较有礼貌,因此个子高的人都需要俯下身去,迁就儿童或坐着的顾客和病人,以示对对方的尊重。这幅图是我在访问一个保育园时看到的情景:一位女老师正蹲在地上与一个小男孩谈话,看情况似乎是在询问孩子的感受?

  教与学的改革

  一位定居日本的中国女大学教师告诉我,她的孩子上小学时,5-6年级的班级是打通的,学生没有自己固定的班,很多教学活动都是统一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进行分层教学。这次在日本的一所学校我也看到,教室被打通了,学生平时可以一起开展活动,下课的时候也可以一起玩耍。在需要的时候,则用一个可以移动的隔板将两个班隔开。

  日本的“幼保小中一贯教育”

  这张图片是一些女初中生在用大图书给幼儿园孩子们讲故事的情景。可能是为了展示给参观者看,本次活动放在一个很大的活动室内,估计平时不会这样。坐在地上的小朋友们非常可爱,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但我不知道他们与大姐姐们隔得这么远,是否听得清楚故事的细节?

  在学校的体育馆内,一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在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结伴读书。陪同我的日本教授告诉我,这类活动在日本已经有10年的历史,而且每年秋天都会举行全国性的交流会。根据改革者的初衷,本活动开始之前要求双方记住对方的名字,以便产生一种共同体的感觉,减少彼此的孤独感和陌生感。活动要求双方倾听彼此的声音,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双方(特别是幼儿园小孩子)的主动感。

  “杂乱无章”的儿童游戏活动

  参观完幼儿园,我们驱车来到了一所小学,这里有来自3个不同幼儿园的孩子们来与小学生交流。幼儿园的儿童到小学校玩耍,被认为有利于他们较早了解小学生活。在旁边观察的大人特别多,把小小的学校挤得水泄不通。但日本专家并不认为这是“问题”,认为这“很自然”,说明学校没有专门为本次参观做太多刻意的安排。我发现,日本人对儿童的要求与对大人很不一样,认为儿童大声吵闹是非常自然的表现,不必限制他们。

  观课

  我在日本期间,经常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观课的热情所感动。如这幅图所示,公开课不得不在学校的大厅里举行,观课者黑压压的一大片,楼上楼下挤得水泄不通。我站在外面拍照,几乎完全看不到里面被团团围住的教师和学生。

  

  谷物实验

  本校举办的公开授课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先是全校公开授课,然后是集中公开授课。第一个活动的时间是下午1:15-2:00,学校所有班级的课程全部公开,供大家自由参观。此时,我们可以任意走进任何一个课堂,也可以随时离开。此外,我们也可以随意拍照,只要不是专门拍某一个学生或老师的脸部。这幅图是一个班的学生在做谷物实验,孩子们将一大块塑料布铺在地上,将教室变成了一个临时的实验场。

  夜幕

  这是我在教学楼第三层学生研究室内经常能够看到的情形,学生们在里面聚集读书,热烈地讨论问题。我的办公室在教学楼的五层,正好在这些研究室的对面,中间隔着天井。每天上班时,我都能看到这些研究室里一个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面庞。虽然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们的状态很打动我。有时晚上6点多钟我都准备回家了,还能在对面看到这些勤奋的身影。

  一瞬

  这副图所展现的情景是我偶然在办公楼的走廊上看到的,顿时触动了我的神经。当时,这几个女生正趴在走廊的地上,在一个大横幅上面写字。很显然,她们是在为一个活动做准备。也许是因为她们一个个趴在地上、姿态非常谦恭的缘故,也许是因为她们完全不为旁边的行人所打扰、如此专心致志的缘故,也许是因为她们三个人配合得如何默契、用毛笔各写各的大字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我在国内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情形,也许是因为……?反正我当时是被这个景象深深地打动了,赶快掏出照相机记录下来。
【目录】
日本的环境

 日本环境的“一尘不染”

 日本的环境保护

 日本的垃圾回收

 日本的节约与浪费

 日本的安全意识

 在日本的观光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日本物品的“小巧玲珑”

 日本食品的“天价”

 日本的出游费用

 日本人的日常用品

 日本人的业余生活

 在日本看病

日本的人们

 日本人的“一板一眼”

 ……

日本的文化

日本人的语言

日本的基础教育

日本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日本的大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