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

正版实拍内页无笔记划线

18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弘 编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1-5

上书时间2024-05-21

美廉美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弘 编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7691938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8页
  • 字数 900千字
【内容简介】
  创始于1842 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1857 至1901 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

  它们大多是关于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第一手的原始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

  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它们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其他中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作者简介】
沈弘:杭州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世纪90 年 

  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 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著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
【目录】
出版说明

在西方发现历史

图像的力量

译序

上册1842~1857

中国的道光皇帝

中国

海德公园角的“万唐人物馆”

中国报道:对乍浦的描述

中国报道:扬子江、广州、南京、上海、大运河、黄埔

中国的外交

长城与大运河

中国的大使

1843

中国人的贡金

福摩萨(台湾)岛与广州十三行

鸦片贸易

1844

关于英国军舰的一张中国画

1845

中国的巨型白炮

中国青年

1846

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在香港

中式床架

1848

“耆英号”中国兵船

停泊在东印度公司码头的中国兵船

1849

清军的军旗

在虎头门寨的会谈

加尔各答的华人陵园

澳门总督被刺

1851

在中国沿海被烧毁的一支海盗船队

参观中国的长城

1851

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中国官员(希生)

中国家庭

在“耆英号”兵船上的中国武术表演

到奥斯本宫做客的中国家庭

1853

香港的中国帆船比赛

中国的革命

基督教:在中国

中国的内战——英国皇家海军“赫耳墨斯号”在扬子江上

1854

包令爵士——法学博士、香港总督和英国驻华主权代表

德鲁里巷剧院

1855

包令爵士出使北京

南京的叛匪向“李号”炮舰开火

南京的太平军起义者

1857

炮轰广州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