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涵道式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研究
  • 基于涵道式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研究
  • 基于涵道式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研究
  • 基于涵道式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研究
  • 基于涵道式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涵道式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研究

库存书,无划线

213 九品

仅1件

广东佛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小璐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1

上书时间2023-01-03

江荣小睿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任小璐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版次 1
  • ISBN 9787121348440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页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无人飞行器的*发展,对涵道式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进行研究,包括动力学建模、飞控系统、姿态控制等。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涵道式无人飞行器概述,坐标系及其变换,大气扰动,螺旋桨的气动理论,舵面及涵道的空空气动力学分析,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数学模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飞行器姿态控制器设计,飞行器悬停状态鲁棒满意容错控制,针对飞行器大角度机动的跟踪控制,多无人飞行器协同任务简介。

  本书可供飞行器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任小璐,女,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哈尔滨学院教师。主持哈尔滨学院青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小区安防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参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概述1

1.1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特点1

1.2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工作原理2

1.3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发展现状4

1.3.1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国外发展现状4

1.3.2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国内发展现状8

1.4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研究现状9

第2章  坐标系及其变换12

2.1  常用坐标系12

2.1.1  本体坐标系12

2.1.2  地面坐标系13

2.1.3  速度坐标系13

2.1.4  航迹坐标系13

2.2  飞行器的运动参数13

2.2.1  飞行器的姿态角13

2.2.2  航迹角14

2.2.3  攻角与侧滑角14

2.3  坐标变换14

2.3.1  地面坐标系与本体坐标系间的变换14

2.3.2  本体坐标系与速度坐标系间的变换15

2.3.3  航迹坐标系与速度坐标系间的变换15

2.3.4  本体坐标系与航迹坐标系间的变换16

2.4  四元数法16

2.4.1  四元数的运算法则16

2.4.2  用四元数表示旋转18

2.4.3  用四元数表示坐标变换20

2.4.4  四元数与欧拉角的关系22

第3章  大气扰动24

3.1  大气的静态特性24

3.2  伯努利方程25

3.2.1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25

3.2.2  理想流体的能量方程26

3.2.3  实际流体的能量方程26

3.3  气体的黏性27

3.3.1  质量守恒定律——连续方程28

3.3.2  动量守恒定律——运动方程29

3.3.3  能量守恒定律——黏性流体的能量方程33

3.4  压缩性37

3.5  大气的动态特性38

第4章  螺旋桨的气动理论40

4.1  叶素理论40

4.2  动量理论42

4.3  涡流理论44

第5章  舵面及涵道的空气动力学分析47

5.1  计算流体力学介绍47

5.2  理论基础48

5.2.1  复势函数及复速度48

5.2.2  典型复势50

5.2.3  空气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53

5.2.4  计算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方法56

5.3  面元法57

5.4  空气动力学模型的简化61

5.4.1  气体性质假设61

5.4.2  简化的流体力学模型62

5.5  舵面仿真分析63

5.5.1  舵的几何外形的计算63

5.5.2  舵的表面压力计算64

5.6  涵道的动力学分析66

5.6.1  涵道周围流场仿真67

5.6.2  涵道的简化分析69

第6章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数学模型72

6.1  基本假设72

6.2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建立72

6.3  小扰动线性化77

第7章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83

7.1  测量元件83

7.1.1  陀螺敏感器83

7.1.2  加速度传感器86

7.1.3  高度传感器87

7.2  GPS接收机88

7.3  遥控遥测和地面监测89

7.4  执行机构90

7.4.1  电液伺服阀和作动筒的工作原理90

7.4.2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92

第8章  飞行器姿态控制器设计93

8.1  不确定性的定义93

8.2  不确定性的来源94

8.3  状态反馈H∞控制器设计95

8.3.1  标准的H∞控制问题95

8.3.2  状态反馈H∞控制方法97

8.4  状态反馈H∞-D稳定性控制98

8.4.1  问题描述98

8.4.2  H∞-D稳定性分析99

8.4.3  H∞-D稳定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103

8.4.4  飞行器姿态控制数值仿真研究109

8.5  输出反馈H∞-D稳定控制113

8.5.1  问题描述114

8.5.2  动态输出H∞-D稳定反馈控制器稳定性分析115

8.5.3  动态输出H∞-D稳定反馈控制器设计119

8.5.4  飞行器姿态控制数值仿真研究120

8.6  巡航状态下的姿态跟踪验证123

8.6.1  轨迹控制律设计123

8.6.2  仿真分析125

第9章  飞行器悬停状态鲁棒满意容错控制128

9.1  引言128

9.2  针对飞行器执行器故障的D稳定H∞鲁棒容错控制128

9.2.1  问题描述128

9.2.2  飞行器执行器故障时D稳定H∞鲁棒容错控制器设计130

9.2.3  执行器故障容错控制仿真研究132

9.3  针对飞行器传感器故障的D稳定H∞鲁棒容错控制137

9.3.1  问题描述137

9.3.2  飞行器传感器故障的D稳定H∞鲁棒容错控制设计138

9.3.3  传感器故障的容错控制仿真研究140

第10章  针对飞行器大角度机动的跟踪控制144

10.1  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问题描述144

10.2  趋近律设计方法145

10.3  控制律设计146

10.4  稳定性分析148

10.5  姿态控制仿真结果148

第11章  多无人飞行器协同任务简介154

11.1  多无人飞行器协同任务的意义154

11.2  多无人飞行器协同任务的国内外研究成果154

参 考 文 献15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