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得新 编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
装帧其他
货号C1/3
上书时间2024-11-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常得新 编著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87
-
ISBN
9787117004312
-
定价
1.6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内容简介】
-
本书搜集经外奇穴392个,手针疗法穴25个,新针疗法中的新发现穴31个,穴位刺激结扎疗法新穴14个,共462个穴位。每个奇穴均按穴均按穴位、主治、针灸法及备考4项分述。
- 【目录】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穴位的取法
第二章 头面部的奇穴
1. 侠承浆
2. 燕口
3. 地合
4. 唇里
5. 颊里
6. 金津 、玉液
7. 海泉
8. 聚泉
9. 悬命
10. 内迎香
11. 上迎香
12. 鼻流
13. 鼻准
14. 鼻交(鼻交〓中)
15. 鼻环
16. 鼻穿
17. 鼻柱
18. 立命
19. 笑散(散笑)
20. 印堂
21. 额中
22. 夹人中
23. 光明
24. 鱼腰
25. 鱼尾
26. 颞颥
27. 太阳(当容)
28. 球后
29. 当容
30. 插花
31. 下关下五分
32. 三阴三阳
33. 珠顶
34. 机关
35. 鬼床
36. 翳明
37. 新明
38. 耳屏外三穴
39. 耳尖
40. 耳中
41. 阳维
42. 耳上
43. 发际
44. 伴星(夹上星)
45. 目明
46. 目飞
47. 当阳
48. 四神聪
49. 前、后神聪
50. 明堂
51. 风岩
52. 内睛明
53. 睛中
第三章 颈项部的奇穴
1. 脊三
2. 全知
3. 颈臂
4. 肩背
5. 哑穴
6. 外金津、外玉液
7. 新设(新识、下风池)
8. 崇骨(椎顶、太祖)
9. 百劳
10. 下百劳
11. 百劳四穴
12. 向阳
第四章 背腰部的奇穴
第一节 背腰部正中线上的奇穴
1. 无名穴
2. 巨阙俞
3. 八椎下
4. 督脊
5. 接骨(接脊)
6. 血愁(血见愁)
7. 中风不语
8. 癫痫
9. 下极俞
10. 十七椎
11. 痔疮
12. 下椎
13. 灸血病
14. 下腰(三宗穴、三宗骨、八〓心)
15. 鸠杞
16. 玉田
17. 贫血灵
18. 跃中(耀中)
19. 小儿疳痢
20. 腰奇
21. 尾穷骨
22. 回气
第二节 背腰部第一侧线上的奇穴(距正中线5分)
1. 柱侧
2. 佗脊(华佗侠脊)
第三节 背腰部第二侧线上的奇穴(距正中线1寸)
1. 喘息
2. 枢边
3. 肘椎
4. 肠风(阳刚)
第四节 背腰部第三侧线上的奇穴(距正中线1.5寸)
1. 患门
2. 四华(四花)
3. 〓俞(〓俞、胃脘下俞、胃管下俞、八俞)
4. 斜差
5. 团冈(环冈)
第五节 背腰部第四侧线上的奇穴(距正中线2寸)
1. 气喘
2. 阶段之灸
3. 浊浴
第六节 背腰部散在的奇穴
1. 背缝
2. 胛缝
3. 肩上
4. 肩头
5. 一噫
6. 肩柱骨(肩柱)
7. 前肩〓(〓前)
8. 银口
9. 背胛中间
10. 后腋下(腋下、后腋)
11. 巨觉(臣觉、巨搅)
12. 中空
13. 喇嘛
14. 痞根
15. 积聚痞块
16. 腰眼(遇仙灸、癸亥、腰目、鬼眼、腰目〓)
17. 疔根
18. 胃海
第七节 背腰部特定取穴法的奇穴
1. 骑竹马
2. 灸痨(灸劳)
3. 久劳(久痨)
4. 灸哮
5. 六华、八华
6. 咳嗽
7. 传尸痨
8. 子宫出血
9. 脊部五穴
10. 腰部八穴
11. 五处
12. 九连环
13. 脊缝
14. 夹脊(肘椎)
15. 淋泉
16. 闾上
17. 竹杖
18. 消瘰
19. 横痃
20. 经穴(经门之六穴)
21. 腰宜
第八节 背腰部其它一些奇穴
1. 至阳六之灸
2. 新四花
3. 上下字灸
4. 八曜
5. 忠阳
6. 解喘
第五章 胸腹部的奇穴
第一节 胸部的奇穴
1. 气堂
2. 赤穴
3. 肋头(新肋头)
4. 小儿龟胸
5. 乳泉
6. 下肋头(腹肋头、肋头)
7. 胸堂
8. 龙头(龙颔)
9. 小儿食〓
10. 神府
11. 鸠尾骨
12. 饮郄
13. 应突
14. 痰喘
15. 右宜左宜
16. 右俞左俞
17. 传尸
18. 疰市
19. 九曲中府
20. 通谷
21. 呃逆
22. 乳下
23. 纪门
24. 期门
25. 鬼门
26. 肩俞
27. 肩内俞
28. 腋灵
29. 天灵
30. 转谷
31. 大泉
32. 胁堂
33. 旁庭
34. 腋下(太阴、腋间、腋门)
35. 腋气
36. 肋罅
37. 始素
38. 截疟
39. 乳上
40. 直骨
第二节 腹部的奇穴
1. 通关
2. 食仓
3. 石关
4. 血门
5. 食关
6. 脐上下五分(囟门不合)
7. 脐上下
8. 脐中四边
9. 脐旁(三角灸)
10. 魂舍
11. 长谷(循际、循脊)
12. 阴都(经中)
13. 胞门子户
14. 气门
15. 气中
16. 利尿穴
17. 子肠
18. 子宫
19. 肠道
20. 肠〓(肠绕、肠遗)
21. 维胞
22. 维宫
23. 盲肠
24. 横骨
25. 命关
26. 身交
27. 脐下六穴(脐下六一)
28. 舒积
29. 肓募(胃募)
30. 关寸
31. 梅花穴
第六章 会阴部的奇穴
1. 龙门(泉门、玉门、下曲骨、前明、前会阴)
2. 育门
3. 玉泉
4. 阴茎(势头)
5. 玉门
6. 窈漏
7. 急脉
8. 阑门(关门)
9. 下曲骨
10. 泉门
11. 囊底下(囊底)
12. 阴囊下横纹(囊下横纹)
13. 泉阴
14. 羊矢(羊矢下横纹)
第七章 上肢的奇穴
1. 肩内陵
2. 治疗痈
3. 治疹毒
4. 夺命
5. 泽前
6. 泽下
7. 臂石头子(〓石子头)
8. 灸齿痛(牙风痛)
9. 斗肘
10. 屈委阳
11. 小儿睡惊
12. 肘尖
13. 肘俞
14. 中桡
15. 喉干穴
16. 疔俞
17. 瘰疬穴
18. 手逆注
19. 臂间
20. 寸桡
21. 龙玄(龙元、龙渊)
22. 二白
23. 河口
24. 寸平
25. 中泉
26. 手髁
27. 阴池
28. 内阳池
29. 高骨
30. 靠山
31. 池泉(永泉)
32. 一窝风
33. 外劳宫
34. 威灵精灵
35. 一扇门
36. 二扇门
37. 三门
38. 虎口(大都)
39. 鬼当
40. 傍虎
41. 拳尖
42. 中指节
43. 手呃逆穴
44. 大骨空(大骨孔)
45. 小骨空
46. 大指头
47. 凤眼
48. 大指内侧横纹头
49. 大指甲根
50. 指根(四横纹)
51. 端正
52. 中魁
53. 风关
54. 小指节
55. 小指尖(小儿盐哮)
56. 小指中节
57. 地神
58. 板门
59. 手心
60. 大都
61. 上都
62. 中都(液门)
63. 下都(中渚)
64. 中平
65. 四缝
66. 六缝
67. 五虎
68. 鬼哭(鬼眼四穴)
69. 手足髓孔
70. 尺桡
71. 鬼眼(鬼目、鬼信)
72. 八关
73. 八邪(八关、八关大刺)
74. 四关
75. 八法穴
76. 十王
77. 十宣
78. 三商
第八章 下肢的奇穴
1. 环中
2. 环上
3. 后期门
4. 新建
5. 关兔
6. 灵宝
7. 四连
8. 髋骨(髋市)
9. 膝上
10. 百虫窝(血郄、百虫窠)
11. 关仪
12. 足明
13. 大轮
14. 髓膏
15. 五灵
16. 郎阴
17. 膝眼(膝目)
18. 成骨
19. 鹤顶
20. 阴委三
21. 阴委二
22. 阴委一
23. 足罗
24. 陵后
25. 陵后下
26. 兰门
27. 膝旁
28. 膝下
29. 膝跟
30. 前承山
31. 鲁根
32. 阑尾穴
33. 胆囊穴
34. 中平
35. 太阴
36. 交仪
37. 治转筋
38. 欲断产(取右足)
39. 少阳维
40. 营池(阴阳)
41. 内昆仑
42. 吕细(内踝尖)
43. 足太阴
44. 承命
45. 泉生足
46. 漏阴
47. 女膝
48. 足踵
49. 内踝前下(内踝前)
50. 内太冲
51. 外踝上
52. 足太阳
53. 外踝前交脉
54. 脑根
55. 通理
56. 〓趾横纹三毛
57. 〓趾聚毛
58. 〓趾表横纹
59. 〓趾里横纹
60. 阴阳
61. 里内庭
62. 华佗穴
63. 节纹(足大趾节)
64. 踝下
65. 然后
66. 鞋带
67. 内外踝尖
68. 二趾上(足第二趾上)
69. 阴独八穴
70. 独阴
71. 足小趾尖(小趾尖)
72. 八冲(八风)
73. 气端
74. 足心
75. 足底跟(失眠)
76. 甲根
77. 足大趾爪甲下
78. 前报隐珠
第九章 由多数孔穴组成的奇穴
1. 十三鬼穴
2. 十二井穴
3. 中风七穴
4. 脚气八处灸
5. 六之灸(六华灸、胃病六之灸)
第十章 手针疗法穴位介绍
1. 一号穴
2. 二号穴
3. 三号穴
4. 四号穴
5. 五号穴
6. 六号穴
7. 七号穴
8. 八号穴
9. 九号穴
10. 十号穴
11. 十一号穴
12. 十二号穴
13. 十三号穴
14. 脾穴
15. 大肠穴
16. 小肠穴
17. 心穴
18. 三焦穴
19. 肺穴
20. 肝穴
21. 肾穴
22. 命门穴
23. 小天心穴
24. 板门(版门、鱼际)
25. 横门
第十一章 新针疗法中的新穴介绍
1. 治聋
2. 听穴(聋穴)
3. 治聋
4. 治聋
5. 治聋
6. 治聋
7. 听灵
8. 天听
9. 增声
10. 上〓泉
11. 鼻通(上迎香)
12. 止痛
13. 扁桃腺(东风)
14. 治瘫
15. 治瘫
16. 治瘫
17. 治瘫
18. 治瘫
19. 治瘫
20. 治瘫
21. 髂后上棘
22. 肾脊
23. 落枕
24. 牙痛
25. 安眠
26. 安眠(镇静)
27. 兴奋穴
28. 胃上穴
29. 定喘(喘息)
30. 中喘
31. 外定喘
第十二章 穴位刺激结扎疗法的新穴
1. 抬肩
2. 举臂
3. 纠外翻
4. 迈步
5. 跳跃
6. 跟平
7. 趾平
8. 落地
9. 前进
10. 阴亢
11. 直立
12. 腓肠
13. 四强
14. 上阳关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