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 新校注陶庵梦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校注陶庵梦忆

品相如图以图为准!店铺里是有实拍图的哦!

8 1.2折 68 九品

仅1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张岱 著;[清]王文诰 评;栾保群 校注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D5

上书时间2024-12-20

古芳书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明]张岱 著;[清]王文诰 评;栾保群 校注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2
  • 版次 1
  • ISBN 978755942514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8页
  • 字数 270千字
【内容简介】


陶庵梦忆是明代小品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佳作,几百年来历久弥新,广受喜爱。
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个精良注本,由学者栾保群历时八年,对照四种古籍版本,并多方证地理、民俗、历史之后精心校注。
栾保群先生以尘封的“乾隆本”为底本,以“砚云本”等其他三个版本为参照,并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如张岱本人的其余著作、其他明代散文家的著作,以及后世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不仅校正百余处文字,更加贴近张岱原文;而且做出大量极富价值的注释,解决了很多疑点难点,使得这幅晚明的生活长卷栩栩如生。
可以说,这个注本既严谨又方便,为读者扫清了阅读路障,读者进入那个繁华、诗意、率真又惆怅的世界。

【作者简介】


栾保群,于会科学院院历史系,导师王毓铨。后出任河北出版社编审。著有多部历史书籍,如扪虱谈鬼录说魂儿中国古代的与谶语等;点校古籍有琅嬛文集帝京景物略困学纪闻知录集释古今谭概智囊全集陔余丛等。

精彩内容:

校点说明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古典文学注本,它的前言照例应该用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篇幅介绍作者,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篇幅介绍作品,其中思想和艺术三七分还是四六分均可,至于版本校勘一类的情况,我想三两行说完优选,超过五行有些让人不好忍受了。但这一本我却不得不破例,因为作者和作品都为读者熟悉,即使变个法门,也不会有几个人爱看的。所以我想把篇幅让给别人谈得较少的内容,即此书的版本和校勘,希望尊贵的读者能耐着子看上几行,也许会觉得有继续赏光的必要。
陶庵梦忆是为的古籍之一,各种版本多到据说有四五十种。但遗憾的是,我所见所知的这一部分(包括我自己做过的在内),它们直接或间接采用的底本都是一个,也是差的粤雅堂本。
其实陶庵梦忆的版本系统并不复杂。张岱石匮书?艺文志中所载梦忆二卷(此书本名梦忆,“陶庵”二字为乾隆时王文诰所加),应该是他的手订本,或即传说中的“凤嬉堂抄本”,但此本至今没有发现。现在为人熟知的只有两个系统的四种刻本:
一,砚云甲编一卷本。乾隆乙未(四十年,1775)据瓯山金忠淳藏本刻,题名梦忆,内无小题,仅四十三篇。(以下简称“砚云本”。)
二之一,乾隆甲寅(五十九年,1794)王文诰从王竹坡、姚春漪所得抄本刻成八卷本。始题书名为陶庵梦忆,共收一百二十三篇,每篇有小题,后有评语。(以下简称“乾隆本”。)
二之二,王见大本。乾隆甲寅版失,至道光壬午(二年,1822)王文诰又据甲寅本重刻为巾箱本,删去乾隆本“纯生氏”(即王文诰)评,因小序自署“王文诰见大”,故人称“王见大本”。(以下简称“道光本”。)
二之三,咸丰壬子(二年,1852)粤雅堂丛书八卷本。南海伍崇曜跋文称,此本亦据乾隆甲寅本重刻,删去“纯生氏”评及每卷所题“文诰编”字样。(以下简称“咸丰本”。)
先介绍一下八卷本系统三种刻本的情况:
据王文诰识语,“乾隆本”所据的底本并未分卷,是他自己“釐为八卷”的。至于八卷中各篇的位置顺序,王文诰只是略做了调整。卷开篇沿用了原本的锺山以示“尊君”,然后把孔庙桧和孔林下移到第二卷开篇以示“尊孔”,其余诸篇的前后顺序可以说和砚云本几乎一致,也是说,乾隆本所用的稿本原来是遵从着张岱“不次岁月”、“不分门类”所编,从而可以推想其稿本与张岱原本的一致。但乾隆本中的各篇小题,则很可能非原稿所有。理由如下:据康熙刻本西湖梦寻,中有包衙庄篇,实即梦忆之包涵所;小蓬莱,即梦忆之奔云石;所附西湖香市记,即梦忆之西湖香市;附岣嵝山房小记,即梦忆之岣嵝山房;附西湖七月半记,即梦忆之西湖七月半;附湖心亭小记,即梦忆之湖心亭观雪;附定香桥小记,即梦忆之不系园。同一篇文章,梦忆的小题均与张岱在梦寻中所题有所不同,有的甚至根本不同,再加上“砚云本”也无小题,不妨可以揣测:此本之小题或为王文诰所加。王文诰做了这些工作之后,于每卷题上“文诰编”三字,也无不妥。
再看“道光本”。这个本子好像存世不多,周作人注意搜寻乡邦文献有年,可是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才觅得一个不全本,其中七、八两卷还是抄补的。我托朋友在京沪及江浙各大图书馆都咨询过,结果很失望:砚云本、乾隆本和咸丰本都有馆藏,是没有这个“王见大本”。我把后的希望寄于北京图书馆,但在借阅书目中也是查无踪迹,真是出乎意料。好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马兴荣先生点校的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合订本,用道光本出校三条,其中第三条较为重要。梦忆后一篇嫏嬛福地有“呜呼陶庵张长公之圹”,道光本则改为“有明陶庵张长公之圹”,也是说,乾隆时为删去的“有明”二字,在道光时得到了恢复。除此之外,道光本主要是对乾隆本的错字做了些纠正。可以说,道光本是乾隆本的刊正本,同出一人之手,气脉相承。
但“咸丰本”不同了,虽然它也是据乾隆本重刻,但出于别人之手,不但心中没什么底数,动起手来更是无所顾惜。它倒也纠正了一些乾隆本的错字,但猛浪无知的删改更多。聊举数例:齐景公墓花樽一篇,乾隆本的“乾阳刘太公”,不知为什么被咸丰本改为“乾刘阳太公”,害人胡猜;另如奔云石中把黄汝亨书室“寓林”改作“武林”,自作聪明;柳敬亭说书乾隆本作“不辄言”,咸丰本改作“辄不言”,“不辄言”与“辄不言”语有轻重,改后柳麻子大不近人情;砎园“则閟而安,则水之”,删去“水之”二字,使一组四个排比句到后竟不成语;葑门荷荡“鼓吹之胜以杂”,改“杂”为“集”,冰山记“噤龈”改为“噤断”,让人不知所云;兖州阅武之“借骗翻腾”改“骗”为“骑”,全不懂“骗马”之意。不可思议者,松化石一篇竟改为不知为何物的“松花石”。咸丰本对乾隆本错字的纠正,多属字形之误,如“女宫”改“女官”,“周墨浓”改“周墨农”,以及“地嶽”改“地狱”之类,即便不改,读者也能看出,后来的校者也会改动,但胡乱删改的那些只能误导读者,让人入迷途而难返。所以我认为咸丰本小功难抵大过,是诸本中差的一个版本。不幸的是,我所见过的陶庵梦忆诸本(包括俞伯和台静农的标点本),不管它们是从哪里辗转而来,溯其原始,“底本”都是这个差的咸丰本。(近偶见有自称以乾隆本为底本者,可惜只是在咸丰本上做了一些改动,只能说是局部参校。)
下面再谈一卷的“砚云本”。乾隆本篇目虽然是砚云本的三倍,但却比砚云本少了四篇和锺山一篇的末一节(这些都应是为故意删掉的)。我见到的早把这“四篇一节”合入八卷本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夏咸淳、程维荣二先生校注的陶庵梦忆。我整理梦忆时采用的是此本的文字,而且我能断定,眼下所有收入这四篇一节的梦忆版本,大抵和我一样是直接或间接抄录此本的。因为此本文字有一处笔误,是锺山末一节的“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一句,这“玉石”二字在砚云本中本来是“玉食”。但这一处笔误,结果成了夏程本的标志特征,可以说,坊间凡是作“玉石”的版本,都是抄录夏程本,而我还没发现有一种是不作“玉石”的。
但“砚云本”的价值并不止于多此四篇一节,还在于它的文字与乾隆本多有异同,而可喜的是,相比之下,砚云本往往明显胜出。所以虽然它仅有四十三篇,但它是四种版本中错误少的,也是文字接近张岱原作的。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用乾隆本作参校本的或有,用砚云本作参校的却没见过(仅马兴荣本用砚云本纠正了孔庙桧的一处年号)。
说到这里必须强调一下,我丝毫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我年轻时读的俞伯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买到的影印美化文学集刊本和马兴荣本,都是我的阅读老师,它们的底本都是“咸丰本”,但并不影响那个时代对读书界的积极影响。我深表遗憾的只是事经三十多年,花样翻新了几十种,用的底本竟然还是这个差的“咸丰本”!陶庵梦忆是本神奇的书,好像怎么印怎么注都会有人买,甚至注成“天方夜谭”也能荣膺大名家的。既然如此,谁还要管它什么版本呢?
至于我自己,对陶庵梦忆的版本接近是个门外汉,只是在八年前才略有接触,摸索到还有个比通行本更好的“乾隆本”,并且因题页有“见大”白文印而误以为是“王见大本”。三年后在年轻朋友侯体健先生的帮助下才见到“砚云本”,而且至今还与“道光本”无一面之缘。以这样的浅陋,也没什么资格来谈版本,所想做的,只是希望为大家喜爱的陶庵梦忆能少一些错字,让人读得更明白些,所以不得不强扯了那么一堆话,以求读者的理解。
于是根据掌握的版本情况,便以乾隆本为底本,用砚云本和咸丰本参校。西湖梦寻中有六篇采自梦忆,因此书曾经由张岱的几位朋友评校,且成书较晚,虽间有因避讳的改动和误字,但也有参校价值。除此之外,张岱本人的其他著作如嫏嬛文集、石匮书以及别人著作可校正本书的,也尽量采用。所见异同,在有把握的前提下择善而从,与现有的通行本相比,计改易增删一百余字。且又难“妄测”故,对一些可疑字句虽然缺少佐证,却不肯藏拙而忍不住说出鄙见,如卷七山艇子中“不敢以竹二之”,疑为“不敢以竹竹之”,等等。但“妄改”则是不敢的,所以只在注释中说明,供读者参,如此之类又有若干处。至于各个版本以及所引诸书的异同,除了一见即知的形近之误外,都在校记中列举无遗,博雅君子自可决定去取。
此外要说明的是,王文诰在三十年间两次刻印陶庵梦忆,分卷,加题,校订,可谓是张岱的功臣。他为梦忆诸篇后面所加的评语,虽然多是自说自话,但不比现在人所做的更差。所以为了感念这位张岱的知音和功臣,这次保留了“纯生氏”的评语,我想大多数读者是会理解的,何况王文诰还是苏诗名刻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的辑注者呢!
下面再简单谈一下注释。本书的注脚密度大一些,但绝不把“百度”搬家,也不对难点“装瞎”,努力的目标是让读者从这里找到别的注本中没有的解释。对别家注释有所采用和借鉴,必标其名,不敢厚掠美。但有的解释,我也未必苟同,出现较大差异也是可能的,如卷七松化石之“潇江”应是“清江”之误,卷八过剑门与“剑门关”毫无关系,诸如此类,很有一些。至于表示认同或斥为胡说,都由诸君自便,我是春雨秋霜,莫非菩提,只要赐下的批评我能领悟,下次有机会改正。在注释过程中,颇受王培军先生教益,是不可不提的。
梦忆除了那几篇骈体文之外,很少用典故,对于中等的读者,如果不求甚解的话,有没有注释也差不了太多。但如果认起真来,那种风俗散文也让人头疼,是读书多而且是绍兴人的周作人,也未必全能解释清楚,何况我辈。我在前一个注本中,凡涉及到地方山川方物的多有失误,比如栖霞的“摄山”,本来我是曾经爬过的,但却不知道这是山名,乱说了一通。多蒙的朋友武健先生指正,这次能有机会改过,并顺便请他把与、扬州、镇江相关的诸篇一一订正。
另一位年轻的老朋友严晓星先生,杂览得无边际,只要看到谈梦忆和张岱的文章,发给我。结果让我发现绍兴本地学者不仅从文献上研究张岱,更利用本地优势从乡土地理上察张岱,从而使张岱及其作品立体化,所见虽然只是零星短文,其中却多真知灼见,非外乡人所能想到。所以近听说有绍兴娄如松先生的陶庵梦忆注笺校出版,立刻买了下来。作者对梦忆中涉及的地名、景点乃至一木一石都亲自踏勘寻觅,实在让人感动和羡慕。此书的乡土特和成果,对于解读梦忆有无可替代的功用,让我恍若置身其境,似乎回到三十多年前在秋雨中探访的卧龙山。这次注释梦忆,对这些绍兴学者的成果多有借鉴,这是不可不特别表示感谢的。
至于对梦忆和它的作者的介绍,张岱本人所写的自序和自为墓志铭已经足够了。如果硬要我说两句感想,那么对张岱其人,即便说他是“浊世佳公子,乱世大丈夫”也不算过分。至于梦忆,对张岱来说自然是寄托着故国之情的,但对我们难隔膜。正如读张岱认为绘于南渡之后的清明上河图,有谁能从中体味出张择端的故国之情呢?所以也没必要向这方面特意拔高梦忆,好像多谈几句梦忆的灵、文采便辱没了它的“民族大义”。我还是老看法,梦忆中半数以上的文章是鼎革之前的旧作,有些只是在首尾略作了点染,便好像是忆旧之作了,但当时当境的特有情感是无法抹掉而张岱本人也不愿意抹掉的。梦忆现存一百二十七篇,时间跨度大,文章风格变化也大。周作人说,如果自己能写出其中的一两篇,很满足了,这话虽然夸张,但也可见其艺术水之高。这些凝聚了张岱半生心血的文章,怎么可能于颠簸流离、瓶粟屡罄的困境中,不到一年的时间井喷似地纷呈于世呢?张岱所说的“饥饿之余,好弄笔墨”,“遥思往事,忆即书之”这几句话可信而不可过信。他自己呕心沥血写出的文章,不会为迁时间而随意更动,只要细心品读,诸篇的写作时代不难辨清。举个简单易明的例子,弘光时阮大铖为马士英谋主,兴党祸,乱朝政,投降清兵,为敌先导,赵之龙则是城尚未破,先到户部查钱粮,封府库,然后上表迎降,以奉敌酋。在亲历这些变故之后,张岱如果还能写出阮圆海戏和牛首山打猎,岂不是太昏了?梦忆诸篇写作时间的判定,直接影响到张岱人格和作品的价值判断,绝非细事。但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拙见,与已经被家塑造好的张岱形象和梦忆主题颇多抵触,想来不会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目录上标注了砚云本各篇的顺序,书末附上〈陶庵梦忆〉诸篇事迹编年,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至于标点、校勘和注释中的错误,亟望读者诸公多加指正,至盼至盼。

栾保群
2018年7月28
书  摘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①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挤②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③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④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避仇,⑤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⑥,列俟岸上。一入舟,速⑦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⑧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頮面。⑩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扑人,?清梦甚惬。
纯生氏曰:如游七十二峰,神奇诡异,一峰一叫绝。
①此“童娈”指小儿,故下云“笑啼杂之”。
②“挤”,乾隆本、咸丰本俱误作“跻”,此从砚云本改。西湖梦寻?十锦塘附张岱西湖七月半记亦作“挤”。
③幌:帘幕。
④逃嚣里湖:逃避嚣闹而到里湖。西湖中孤山、白堤之北的部分称里西湖或里湖,又为了与西里湖相区别,称为北里湖。
⑤“避”字,乾隆本、咸丰本无,据砚云本补。
⑥擎燎:手举火把。
⑦速:催促。
⑧如魇如呓:如同“撒呓症”,即“梦游”。
⑨关门:关城门。西湖在杭州城外。
⑩頮(huì)面:洗脸。
?“扑”,乾隆本、咸丰本俱作“拍”,据砚云本改。梦寻亦作“扑”。

越俗扫墓

越①俗扫墓,男女袨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②二十年前,中人之家尚用水屋帻船,③男女分两截坐,不座船,④不鼓吹。先辈谑之曰:“以结上文两节之意。”⑤后渐华靡,虽监门小户,⑥男女必用两座船,⑦必巾,必鼓吹,必欢呼畅饮。下午必其路之所近,游庵堂寺院及士夫家花园。鼓吹近城,必吹海东青、独行千里,锣鼓错杂。酒徒沾醉,⑧必岸帻⑨嚣嚎,唱无字曲,或舟中攘臂,与侪列厮打。自二月朔至夏至,⑩填城溢国,?如之。
乙酉,方兵画江而守,?虽鱼菱舠,收拾略尽。?坟垄数十里而遥,子孙数人挑鱼肉楮钱,?徒步往返之,妇女不得出城者三岁矣。?萧索凄凉,亦物极必反之一。
纯生氏曰:草角花须,悉为溅泪。
①越:古越国在今浙江绍兴,故越又为绍兴代称。
②清明扫墓,古礼所无。或寒食,或上巳,或清明,俱为士女游春之,自唐玄宗时始下诏,令士女游春,勿忘先人,于是而有清明扫墓之事,浸而成俗,但不废靓妆丽服,不仅越地如此,南北皆然。或讥人们借扫墓而游春,其实是因果颠倒。
③水屋帻船:周作人有上坟船一文(收入药味集)谈及张岱此船,云:“水屋帻船不知是何物,水自然是地名,屋帻船则后来不闻此语,若是田庄船,容积不大,未必能男女分两截坐,疑不能明。”杭州政协2005年第四期有署名思衡的扫墓?游春一文,言及此船,云:“我问一个绍兴木匠,他说这是于普通的航船上遮以布幔,状如屋顶,俗称‘丧船’,不知道是否?”此说应是,盖下文云有“座船”专门载人者,此船则值清明旺季,临时改航船为载客用者。航船指运货之船,据娄如松先生说,水为绍兴城南一集镇,为城南山货聚散地,故水屋帻船即专跑水码头的运货船。此船较大,可以临时改装为“男女分两截坐”。
④不座船:即不雇用专门载人的“座船”。思衡先生文曰:“座船即专门载人的船,不兼作他用。”此“座”字与下文“两座船”之“座”,乾隆本、咸丰本均误作“坐”,如此则与上文“分两截坐”之“坐”相混,不知此船是坐还是不坐了。今从砚云本均改为“座”。
⑤这是评八股文中的用句,意谓对上文两段文字作结语。此处作谐谑语嘲上坟之船。思衡先生文曰:“‘上文两节’,本来我也不懂,后来写信问知堂,他回信说是如此:‘越中年末、年始对于祖墓,有送寒衣、拜坟年及扫墓三重仪文,而扫墓则作为结束。’”另知堂上坟船一文亦言绍兴墓祭有三次,“一在正月曰拜坟,实即是拜岁,一在十月曰送寒衣。这两回都很简单,只有男子参与,亦无鼓吹,至三月则曰上坟,差不多全家出发。”知堂答思衡之意,似以“送寒衣、拜坟年”为两节(节之节),而以清明扫墓一节结束之。此说过绕,以为“上文”与“上坟”谐音,“两节”与“两截”谐音,此语盖谑指“上坟两截船”也。
⑥监门小户:监门指闾里守门者。但此处似指寻常弄巷人家。
⑦两座船:即两只“座船”,男女各坐一只。
⑧沾醉:微醉。
⑨岸帻:把头巾向后推,露出前额。为不拘礼节、举止随意的样子。
⑩二月朔,相当于清明前二十天左右,到夏至则将近三个月左右。
?填:填塞,盈满状。国,此处仍作城解。即“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之“国”。
?乙酉:1645年,明亡之次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小朝廷旋立旋亡,清兵破苏、杭,明鲁王朱以海监国绍兴,画钱塘江而守。方兵:明将方国安所部之军。方国安,少无赖,鲁王监国,封镇东侯,实与马士英、阮大铖一党。率军守钱塘江,大掠江浒,数百里无宁宇。及清兵渡江,方军不战而溃。国安、士英谋挟鲁王降清,鲁王得脱,国安遂降清,后被杀。
?菱舠(dāo):采菱用的小船。收拾略尽:为方国安守江之兵收走,以北兵用船偷渡。
?楮钱:纸钱。
?虽然次年浙东即为清兵所破,但郑成功坚持抗清,浙东战事继续到顺治五年(1648)。可见梦忆中文字有迟至明亡若干年之后方做结者。

庞公池

庞公池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阪,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
余设凉簟,卧舟中看月,小傒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歌终忽寤,含糊赞之,寻复鼾齁。小傒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②促起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③一枕黑甜,高舂④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纯生氏曰:妙夺漆园之梦。
①庞公池:池在绍兴城南,龙山城隍庙前绝壁下。砎园即在庞公池。
②篙啄丁丁:用竹篙敲船板,丁丁作响,以惊醒乘客。
③“蒂”,乾隆本、咸丰本俱误作“带”(“蒂”字异体为“蔕”),马兴荣点校本云道光本作“蒂”,据改。
④高舂:太阳西落,近于黄昏时。
【目录】


目  录:
自序一
【卷一】
锺山①三
报恩塔③八
天台牡丹一一
金乳生草花一三
月湖一七
金山夜戏⑥二
筠芝亭二二
砎园二四
葑门荷荡⑦二六
越俗扫墓⑧二九
奔云石三二
木犹龙三五
天砚三八
吴中绝技?四一
濮仲谦雕刻?四三
【卷二】
孔庙桧④四七
孔林⑤五
燕子矶五三
鲁藩烟火五六
朱云崃女戏五八
绍兴琴派六一
花石纲遗石六三
焦山六六
表胜庵?六八
梅花书屋七三
不二斋七五
砂罐锡注⑨七七
沈梅冈⑩七九
岣嵝山房八一
三世藏书八四
【卷三】
丝社八九
南镇祈梦九二
禊泉?九六
兰雪茶一
白洋潮?一三
阳和泉一五
闵老子茶一八
龙喷池一一一
朱文懿家桂一一三
逍遥楼?一一五
天镜园?一一八
包涵所一二
斗鸡社一二三
栖霞一二五
湖心亭看雪?一二七
陈章侯一二九
【卷四】
不系园?一三三
秦淮河房?一三六
兖州阅武?一三八
牛首山打猎?一四一
杨神庙台阁一四四
雪精一四六
严助庙?一四八
乳酪一五二
二十四桥风月?一五四
世美堂灯一五七
宁了一六
张氏声伎一六二
方物?一六五
祁止祥癖一六七
泰安州客店一六九
【卷五】
范长白一七三
于园一七六
诸工?一七八
姚简叔画?一七九
炉峰月一八二
湘湖一八五
柳敬亭说书?一八七
樊江陈氏橘一九
治沅堂一九二
虎丘中秋夜一九五
麋公一九八
扬州清明?二
金山竞渡二三
刘晖吉女戏二五
朱楚生?二八
扬州瘦马?二一
【卷六】
彭天锡串戏?二一五
目莲戏二一七
甘文台炉二一九
绍兴灯景二二一
韵山二二四
天童寺僧二二七
水浒牌?二二九
烟雨楼二三二
朱氏收藏二三四
仲叔古董二三七
噱社二四
鲁府松棚二四二
一尺雪二四四
菊海二四五
曹山二四七
齐景公墓花樽二四九
【卷七】
西湖香市二五三
鹿苑寺方柿二五六
西湖七月半?二五八
及时雨二六一
山艇子二
悬杪亭二六六
雷殿二六八
龙山雪二七
庞公池二七二
品山堂鱼宕二七三
松化石二七五
闰中秋?二七七
愚公谷二七九
定海水?二八二
阿育王寺舍利二八四
过剑门二八六
冰山记二八八
【卷八】
龙山放灯?二九三
王月生?二九六
张东谷好酒?二九九
楼船三一
阮圆海戏三三
巘花阁三五
范与兰三七
蟹会三九
露兄?三一一
闰元宵三一四
合采牌三一八
瑞草溪亭三二一
嫏嬛福地三二四
补遗
鲁王②三二九
苏州白兔?三三二
草妖?三三四
祁世培?三三六
附录
张岱:自为墓志铭三四一
《砚云甲编》本《梦忆》序三四七
乾隆甲寅本《陶庵梦忆》王文诰识语三四九
《粤雅堂丛书》本《陶庵梦忆》伍崇曜跋三五一
《陶庵梦忆》诸篇事迹编年三五三
补记三六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